青海湖,奏響綠色發展的歡歌
湟魚洄遊。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供圖
青海湖冰封玉砌,別具特色。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青海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全力創建示範區。青海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飛閱”夏日青海湖。資料圖
這裏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東(dong) 蔓延的天然屏障,也是青海湖裸鯉的生存家園和眾(zhong) 多水鳥的棲息樂(le) 園;這裏是國家5A級和青海省的王牌景區,擁有獨特且原生態的高原風光;這裏是眾(zhong) 多國內(nei) 外遊客心中向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這處天水相接的湛藍水域就是青海湖。
順時應勢,青海在嚴(yan) 格的保護中向著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式轉型,給這處“靜躺”的生態資源賦予“能動”價(jia) 值的腳步從(cong) 未停歇。
圍繞持續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加快建設產(chan) 業(ye) “四地”的重大要求,青海全力創建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青海湖示範區,印發實施《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青海湖示範區創建工作方案》,以保護生態環境、自然景觀和地域文化為(wei) 前提,打造“生態青海湖”,維護水體(ti) 、大氣、景觀環境質量。促進湖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yu) 恢複,改善鳥類和湟魚的生存環境,提高青海湖周邊的草原質量,控製沙化土地擴大、加強環湖濕地保護……多舉(ju) 措打造具有特色觀光、文化體(ti) 驗、生態休閑、戶外運動等功能的高原湖泊生態旅遊勝地,全力建成全季、全域、全時的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青海湖示範區,推動青海國際生態旅遊品牌享譽全國、走向世界。
完善頂層設計 高標準打造生態旅遊示範區建設
完善管理體(ti) 製,整合現有資源,按照景區一體(ti) 化、管理一體(ti) 化、建設一體(ti) 化、運營一體(ti) 化目標,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經營;製定具有國際水準的生態旅遊服務標準;量化建設指標、明確評價(jia) 體(ti) 係,建立遊客滿意度調查機製、第三方評價(jia) 機製和考核督導獎懲機製;建立健全與(yu) 國際標準相銜接的旅遊要素服務體(ti) 係……青海省按照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打造要求,全麵實施青海湖景區標準化試點。
2023年5月17日,青海省青海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籌建辦成立並入駐青海湖;7月28日,青海省青海湖旅遊發展集團注冊(ce) 成立,完成了10個(ge) 職能部門、3家分公司和4家子公司的架構設置,開始全麵負責示範區創建和景區經營管理等工作,為(wei) 實現“多個(ge) 一體(ti) 化”奠定基礎。
“2023年,青海湖景區充分銜接國家公園總體(ti) 規劃及相關(guan) 專(zhuan) 項規劃,委托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yu) 資源研究所編製了《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青海湖示範區發展規劃(2023年-2035年)》《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青海湖示範區五年行動方案(2023-2027年)》等初稿;委托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編製了《環青海湖旅遊風景廊道規劃》初稿;委托中國建築設計院完成青海湖示範區黑馬河特色小鎮策劃方案和詳細性規劃方案……將高質量科學規劃、建設示範區。”青海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孟登奎說。
同時,加快環湖旅遊大道建設,目前已開工建設。對現有旅遊服務通用基礎體(ti) 係、服務保障標準體(ti) 係和服務提供標準體(ti) 係全麵梳理,完成“國家級青海湖生態服務業(ye) 標準化試點”申報工作,穩步推進景區生態旅遊標準化服務試點,逐步完善國際標準旅遊全要素服務體(ti) 係。
提升服務品質 遊客深度體(ti) 驗青海湖獨特魅力
春日的青海湖別具風情,吸引著省內(nei) 外遊客接踵而至。湖麵上金色的日光緩緩升起,湖邊棧道、八角亭邊有不少遊客駐足拍照。
“青海湖太美了,我去年夏天來過一次,水天一色,讓人流連忘返。前段時間聽說青海有冬春季旅遊的活動,我就跟家人又來了,感受一下高原的春天,想再來看看青海湖。”來自浙江省的遊客管煒煒說。
2023年,青海湖景區累計接待遊客322.74萬(wan) 人次,較2019年同比增長38%,創下曆史新高。2024年春節期間,青海湖共接待遊客1.32萬(wan) 人,經營收入突破63萬(wan) 元,創春節假期曆史新高。
提檔升級再出發。青海湖景區全麵提升完善旅遊服務基礎設施,投資約2.24億(yi) 元對青海湖二郎劍、仙女灣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全麵提升改造,完成15.4公裏景區道路路麵鋪裝、二郎劍碼頭加固維修、51頂帳房賓館翻新、6棟青年旅社改造、旅遊衛生間改造、水廠維修、鍋爐改造、演藝中心改建及醫療服務站建設等項目,新建5個(ge) 臨(lin) 時停車場,車位擴容至5718個(ge) ,完成標誌標牌完善、湖岸清淤清藻、景區綠化種植等,景區整體(ti) 形象煥然一新,遊客體(ti) 驗度進一步提升。
為(wei) 全麵提高景區服務標準和服務品質,製定《青海湖景區開展“品質服務季”專(zhuan) 項行動方案》,常態化開展服務提升培訓,全麵提高景區服務品質和服務標準。建立健全景區旅遊投訴受理機製,設立旅遊投訴受理中心,統一受理並妥善應對處理投訴和突發事件。完善生態旅遊保險體(ti) 係和應急救援機製,創新治安防控體(ti) 係,強化突發事件應急體(ti) 係建設,為(wei) 遊客營造安全旅遊環境。
此外,投資550萬(wan) 元,建成青海省交通醫院青海湖醫療服務站,配備醫療救護設備和高原氧艙,提供緊急醫療救護和常規醫療服務等,全力保障遊客生命健康。
推動融合發展 全麵打造國際生態旅遊“金名片”
景在紙上、人在景中,作為(wei) “文化+旅遊”的一項具體(ti) 實踐,前不久,青海生態攝影展在青海湖隆重舉(ju) 行,涵蓋生態、自然、人文等特色,通過攝影家的鏡頭躍然紙上,百幅精美作品為(wei) 參觀者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
近年來,“美好中國、幸福旅程”中國旅遊日主題活動,青海湖國際詩歌節,日出日落歸山海之旅活動等,都選擇在美麗(li) 的青海湖畔舉(ju) 行。
2024年春節假期,青海湖景區以“藍冰青海湖,冰雪生態遊”為(wei) 主題,持續開展特色“藍冰”景觀宣傳(chuan) ,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前往觀賞。青海湖觀湖國際酒店推出“住宿+藏服旅拍+觀湖煙花秀”藍冰之旅組合套餐,銷售火爆,日均入住超過100間,有效挖掘了景區淡季遊客消費潛力。
青海湖景區始終堅守生態優(you) 先,統籌平衡好生態旅遊與(yu) 景區開發和諧統一關(guan) 係。開展了景區“生態旅遊+交通”“生態旅遊+文化”經營模式創新,實施“彩虹路”、進港公路“魚鷗翔集”係列彩繪、特色網紅打卡點、改造露天演藝廣場推出民俗演藝節目、改造山鷹軍(jun) 博館等新思路新做法,體(ti) 現出多樣性、人文性、生態性的景區特色。
“青海湖景區與(yu) 茶卡壹號鹽湖景區製訂景區聯動合作方案,建立了聯票和營銷合作機製,充分利用雙方資源優(you) 勢,推出門票及經營項目聯票,開展景區核心酒店業(ye) 務增值以及景區內(nei) 小火車、遊艇等二次消費購票優(you) 惠經營合作,合理降低景區旅遊費用,吸引更多遊客體(ti) 驗,共同提升景區核心競爭(zheng) 力和品牌價(jia) 值,為(wei) 下一步打造青海省A級景區合作聯盟夯實基礎。”青海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小斌說。
同時,不斷深化景地融合發展,采取土地流轉、合作經營、吸納就業(ye) 等措施帶動周邊群眾(zhong) 參與(yu) ,讓群眾(zhong) 吃上旅遊飯。如今,在青海湖流域,多年的保護成效正轉化為(wei) 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wei) 民被生動詮釋。
將古與(yu) 今之美與(yu) 共,將文化與(yu) 旅遊融合,將生態優(you) 先理念貫穿發展始末……青海湖生態旅遊再度揚帆出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湖高質量發展之“勢”不可阻擋
“青海湖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取得的成效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斷鞏固拓展。”省委書記陳剛提出,青海湖是體現“大美青海”氣質與顏值的重要窗口,創建青海湖示範區是青海建設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的重要舉措。 [詳細] -
候鳥北歸 青海湖進入“碧波蕩漾”時期
春分將至,沉寂了一冬的青海湖開始呈現出一片醉人的明媚與柔美。斑頭雁、白鷺、漁鷗等夏候鳥陸續北遷而歸,在青海湖上空低翔尋找“安家”的最佳位置,準備開啟新生命的孕育旅程。[詳細] -
青海湖,繪就人水和諧生態畫卷
扛起源頭擔當和幹流責任,經過多年努力,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整體持續向好,流域麵積穩定增加,水資源總量達到33.02億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布哈河、沙柳河水質達到Ⅱ類及以上。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