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可可西裏藏羚羊“幼兒園”
在荒無人煙、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的可可西裏,有一所特殊的“幼兒(er) 園”。這裏生活著一群靈動活潑、萌態十足的藏羚羊“寶寶”。
這所藏羚羊“幼兒(er) 園”已建成22年,是一座占地550畝(mu) 的野生動物救助中心。漫長的歲月中,可可西裏巡山隊員先後救助了50多隻藏羚羊“寶寶”。它們(men) 在“幼兒(er) 園”接受治療、健康成長,又重返自然。
作為(wei)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藏羚羊的種群數量在持續保護中不斷回升,可可西裏地區藏羚羊種群數量增至7萬(wan) 多隻,其保護級別也從(cong) “瀕危物種”調降為(wei) “近危物種”。
藏羚羊保護級別的“降級”,是中國救助保護瀕危物種的成功實踐,也是可可西裏生態環境美麗(li) 蝶變的生動注腳。
在位於(yu) 青海省的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索南達傑保護站,巡山隊員才文多傑和藏羚羊在一起(2023年5月30日攝)薛玉斌 攝
為(wei) 藏羚羊幼仔“安家”
可可西裏腹地卓乃湖被譽為(wei) 藏羚羊“大產(chan) 房”,每年5月至7月,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的藏羚羊會(hui) 集中到卓乃湖區域產(chan) 仔。
2023年藏羚羊遷徙產(chan) 仔季,巡山隊員在可可西裏腹地卓乃湖救助了3隻落單的藏羚羊幼仔。“遷徙產(chan) 仔途中,如果遭遇惡劣天氣、天敵襲擊,藏羚羊幼仔很容易與(yu) 羊群走散。碰到這種‘落單’的小藏羚羊,我們(men) 都會(hui) 抱回來。”巡山隊員才文多傑說。
“幼兒(er) 園”裏的藏羚羊“寶寶”並不孤獨——巡山隊員會(hui) 變身為(wei) “奶爸”,為(wei) 它們(men) 衝(chong) 泡奶粉、進行野化訓練……這些愛與(yu) 陪伴溫暖了可可西裏。
今年春節,31歲的才文多傑與(yu) 3隻藏羚羊幼仔實現了特殊的團圓:留在藏羚羊“幼兒(er) 園”所在的索南達傑保護站,負責照料藏羚羊“寶寶”。
記者看到,在藏羚羊“幼兒(er) 園”,3隻滿半歲的藏羚羊“寶寶”時而追逐嬉戲,時而低頭覓食,萌態十足。看到“奶爸”才文多傑握著奶瓶,小家夥(huo) 們(men) 爭(zheng) 先恐後地圍了過來,其中一隻還親(qin) 了一口“奶爸”臉頰。
“短短幾個(ge) 月,它們(men) 對我特別親(qin) 切和依賴。於(yu) 我而言,它們(men) 就像我的孩子。”才文多傑說,目前3隻幼仔健康狀況良好,不久將接受野化訓練。“它們(men) 身體(ti) 狀況符合條件時,就放生回到大自然。”
22年來,藏羚羊“幼兒(er) 園”已累計救助600多隻各類野生動物,放歸50多隻藏羚羊。
持續數十年的守護
這座藏羚羊“幼兒(er) 園”已成為(wei) 向外界展示藏羚羊保護成效和可可西裏地區生態變遷的“窗口”。
20世紀80年代,由於(yu) 盜獵分子的獵殺,可可西裏藏羚羊數量從(cong) 20多萬(wan) 隻銳減至不足2萬(wan) 隻。1994年,在一次與(yu) 盜獵分子的鬥爭(zheng) 中,時任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委副書(shu) 記的傑桑·索南達傑獻出了生命。30年來,索南達傑的精神號召和激勵著一代代可可西裏人守衛這片土地。
“索南達傑”的保護站目前共有12名生態管護員,承擔著巡山、反盜獵、守護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動物的職責。他們(men) 每半個(ge) 月輪流在保護站值守:在野外,他們(men) 是巡山隊員,看到落單和受傷(shang) 的藏羚羊就會(hui) 救助回來;回到“幼兒(er) 園”,他們(men) 就成了“奶爸”,負責照料藏羚羊幼仔。
自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以來,巡山人員每年還會(hui) 在索南達傑保護站,為(wei) 全國各地的誌願者、遊客開展生態教育活動。站裏的科普宣教展廳除了藏羚羊的照片,還貼有很多隊員在可可西裏巡山的照片。
“我們(men) 每次巡山都從(cong) 索南達傑保護站出發,這裏是我們(men) 巡山休息、物資補給的大本營。”巡山隊員鄧海平說。可可西裏冬天風雪不斷、夏天道路泥濘,但每當看到藏羚羊成群愜意奔跑,巡山隊員們(men) 就會(hui) 感到特別欣慰。
保護和研究不斷升級
隨著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建設,藏羚羊的保護與(yu) 研究工作也不斷升級。
受過度放牧、氣候變化等影響,三江源地區曾出現湖泊濕地萎縮、草原植被退化現象。為(wei) 持續改善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當地啟動生態移民工程,控製草原載畜量,減少人為(wei) 活動對三江源地區的影響。實施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保護修複項目,加強草地、荒漠、湖河、雪山冰川與(yu) 濕地等生態係統的保護與(yu) 恢複。
專(zhuan) 家表示,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立兩(liang) 年多來,當地環境承載力不斷提高、食物鏈的完整性不斷健全,自然生態係統實現整體(ti) 優(you) 化,生態功能持續向好。
在為(wei) 藏羚羊繁衍、遷徙保駕護航方麵,可可西裏地區不間斷地開展大規模、高密度、高頻率的專(zhuan) 項巡山行動,嚴(yan) 厲打擊一切違法活動。每年5月,當地還會(hui) 安排各站增加人員和車輛,在藏羚羊產(chan) 仔以及回遷時進行交通管製,並對失散、落單的藏羚羊進行救助。
經過持續多年的不懈保護,盜獵藏羚羊的行為(wei) 基本絕跡。目前,包括可可西裏地區在內(nei) ,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區)的藏羚羊種群數量已增至約30萬(wan) 隻。“藏羚羊保護級別已降級,但我們(men) 對藏羚羊的守護會(hui) 一如既往。”索南達傑保護站生態管護員才仁洛鬆說。
在持續開展藏羚羊研究工作方麵,為(wei) 加強重點生態地區的監測與(yu) 保護,青海自2016年以來開展了網絡化遠程視頻實時觀測係統的建設。目前,青海“生態之窗”遠程視頻監測管理係統有76個(ge) 觀測點位,可以在不打擾藏羚羊的情況下,實時觀測研究藏羚羊的遷徙過程。
“目前,借助人工智能視頻分析算法對曆史數據進行分析,我們(men) 已能做到識別遷徙藏羚羊種群數量。”青海省生態環境廳信息中心工作人員陳良博介紹,青海“生態之窗”為(wei) 藏羚羊保護提供了海量、詳實的數據支撐。
“這樣的遠程監測,可以幫助巡山隊員更精準地救助落單和受傷(shang) 藏羚羊,將它們(men) 帶回‘幼兒(er) 園’精心照料。”索南達傑保護站站長龍周才加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透過可可西裏“生態之窗”看美麗中國
從盜獵橫行到自覺守護,從滿目瘡痍到綠水青山,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在這裏,中國向世界打開了一扇美麗中國的“生態之窗”。[詳細] -
新春走基層丨“生命禁區”的守護——可可西裏巡山記
近30年、數百次巡山,他們常年飲冰臥雪、默默堅守。既要與盜獵分子赤手奪槍,又要麵臨狼、棕熊等野生動物的襲擊,他們在堅守什麽?[詳細] -
可可西裏巡山日記|直麵風雪 守護生靈
“每次看到藏羚羊媽媽為了幼仔不遠千裏遷徙,我都很感動。這是我們堅守在可可西裏看到的最美風景。”巡山隊員尼瑪紮西說。[詳細] -
新春走基層丨藏羚羊“奶爸”的新年願望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的牧民才文多傑,9年前加入可可西裏索南達傑保護站野生動物救助中心,成了一名藏羚羊“奶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