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祖國好 家鄉美】新校園帶來新希望

發布時間:2024-03-27 09:59:00來源: 青海日報


學生正在進行課外活動。


夏拉幼兒(er) 園的小朋友正在和老師做手工。楊紅霞 攝

  “可是,到了嚴(yan) 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們(men) 並不因寒冷而減少對過年與(yu) 迎春的熱情……”3月7日,伴著初春的暖陽,琅琅的讀書(shu) 聲從(cong) 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寧木特鎮第三完全小學六年級的教室傳(chuan) 出來。

  或許是臨(lin) 近下課,教室裏14個(ge) 學生的聲音格外洪亮清晰,14歲的讚拉吉拿著課本認真讀著課文,也在期待著下課鈴聲。教室的黑板報上寫(xie) 著對新學期的寄語:“勇敢向上衝(chong) ”。隨著下課鈴聲響起,大家禮貌地和老師作別,而後迅速向食堂衝(chong) 去。

  食堂門口,同學們(men) 自覺地排起隊,冒著熱氣的土豆燉牛肉和熱騰騰的白米飯是今天學生的午餐。生活老師組織孩子有序進入飯堂。不一會(hui) 兒(er) 幹淨亮堂的食堂就坐滿了學生。而在2019年以前,這裏甚至都沒有像樣的食堂,低矮的平房是學生學習(xi) 生活的地方。

  為(wei) 提升當地教育質量,寧木特鎮第三完全小學2019年開始重建,2023年3月投入使用。重建期間全部師生暫時到河南縣委黨(dang) 校學習(xi) 。

  讚拉吉告訴記者,她家離縣城比較遠,每次去縣裏上學路上至少要花費兩(liang) 三個(ge) 小時,遇到雨雪天氣很有可能就出不去,而這裏的學生基本都是這樣的情況。“那個(ge) 時候就盼著新學校趕緊修好,因為(wei) 爸爸媽媽也很忙,不想他們(men) 為(wei) 了我上學在路上花費很長的時間。”隨著學校重建完成,現在她上學隻要半個(ge) 小時。

  吃完飯的讚拉吉正和同學在操場上看同學玩摔跤。她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開心地向記者介紹起學校:“教學環境要比縣裏的還要好,有個(ge) 大大的操場,還是塑膠跑道的,我們(men) 別提有多開心了。在這樣好的學校中學習(xi) ,我更有動力了。”

  “原來我們(men) 學校都是平房,操場很小,現在都變成了樓房,學校看著非常漂亮。爸爸送我來新學校上學時都說這裏好,讓我好好學習(xi) 。”讚拉吉告訴記者,學校沒重建以前,教室裏的取暖設備是爐子,每次開學大家都會(hui) 背著兩(liang) 三袋牛糞來,如今背牛糞上學也成為(wei) 了一段曆史。“雖然燒牛糞取暖是我們(men) 牧民的習(xi) 俗,但不用背牛糞上學也是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讚拉吉開心地說著現在的變化,一臉幸福的模樣。

  據了解,作為(wei) 附近的惟一一所學校,周圍四個(ge) 行政村的孩子在這裏上學,最遠的孩子要走將近60公裏的路才能來到學校。“我們(men) 這裏都是山路,溝溝灣灣比較多,所以有的孩子家你看著離得就一二十公裏,可能也得走一小時,遇到雨雪天有些地方根本走不了。”校長卻揚多傑說,為(wei) 了讓適齡兒(er) 童都能到學校學習(xi) ,這裏的老師還有一項工作就是找機會(hui) 給當地群眾(zhong) 做工作,讓他們(men) 把孩子送到學校接受義(yi) 務教育。

  “好在現在大家也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了,眼看著學校的變化越來越大,也願意把孩子送到這裏。之前有條件的家庭會(hui) 把孩子送往鎮上、縣上上學,去年竟然還轉進來兩(liang) 個(ge) 學生,我聽到後都覺得震驚,學校的新建還是受到家長認可的。”卻揚多傑說。

  卻揚多傑介紹,2019年政府投資1259萬(wan) 元新建了教學樓、宿舍樓、食堂及操場,還配套了相應的教學及生活設施,同時還投資200萬(wan) 元新建了幼兒(er) 園。目前小學有六個(ge) 年級共121個(ge) 學生,幼兒(er) 園有孩子79人。“到我們(men) 這裏上學,學生什麽(me) 都不用帶,人來就行,不管是學習(xi) 用品還是生活用品,學校都會(hui) 提供。幼兒(er) 園也是免費上,但因為(wei) 幼兒(er) 園沒有餐食經費,家長送來的時候會(hui) 給孩子帶午飯,老師也會(hui) 悉心照顧孩子吃飯。”

  卻揚多傑說,現在學校的整體(ti) 環境大變樣,教職工隊伍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教育局給我們(men) 配備的師資力量也很強,目前我們(men) 有任教老師17名,其中有3個(ge) 還是研究生,還有15個(ge) 後勤人員全力保障孩子在學校的吃住。”沒有了後顧之憂,寧木特鎮第三完全小學的老師將精力全部放在教學及學生的課餘(yu) 文化生活上。

  “上學期六年級的統考成績拿到了全縣第一。”卻揚多傑無不驕傲地說。在他看來,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xi) ,但也要快樂(le) 的成長。“我們(men) 現在每周一都有國旗下的講話,每周三會(hui) 觀影,每周上一次思政課,還有‘我是小小講解員’的練習(xi) 活動,這些不僅(jin) 是孩子得到鍛煉、放鬆心情的機會(hui) ,也是非常好的愛國主義(yi) 教育的機會(hui) ,讓他們(men) 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讓他們(men) 懂得感恩。”

  卻揚多傑指著教學樓前一塊未施工的空地向記者介紹,這裏是學校未來的籃球場。“預計4月份就能施工,孩子就要有專(zhuan) 門的籃球場了。”

  盡管這裏的草還未生芽,但從(cong) 明亮的教室望出去,已經可以想象在綠草如茵的季節裏,孩子在籃球場裏打球奔跑的身影。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