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河。
馬鹿群穿過布哈河。
青海湖裸鯉逆流而上,前往布哈河產(chan) 卵。
江河湖海,尋根溯源,或為(wei) 一眼山泉,或為(wei) 一座雪山,或為(wei) 一座冰川。眾(zhong) 所周知,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諸多江河從(cong) 青海的涓涓細流,匯聚成磅礴奔流的大江大河,然而,中國內(nei) 陸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的源頭何在,鮮為(wei) 人知。
盛夏的清晨,從(cong)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出發,沿布哈河逆流而上,行進的方向,正是青海湖湟魚(裸鯉)洄遊的方向。從(cong) 高處俯瞰,布哈河的一條條分岔猶如人體(ti) 血管,肆意流淌,但最終又歸為(wei) 一處,河道兩(liang) 旁甚至河道內(nei) 的淺灘,密密麻麻分布著灌木林,林木簌、簌、簌……響動著,隻見馬鹿林中穿梭。
布哈河發源於(yu) 祁連山南麓,是直接匯入青海湖的最大河流,注入青海湖水量占總注水量的67%以上,充足的水量、良好的水質,保證了青海湖的水位水量,也保證了青海湖的水質。特別是布哈河的淡水在匯入青海湖後,鹹、淡水的混合作用,讓河口地帶水生動物豐(feng) 富,是鳥類、魚類活動理想區域。
祁連山孕育布哈河,布哈河注入青海湖,青海湖反哺祁連山,山—河—湖相互貫穿,密不可分。車輛行駛了一個(ge) 上午後,遠遠望見雪山聳立,雪山腳下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龍門管護站,雪山名為(wei) 雪合勒,雪山融水從(cong) 山兩(liang) 側(ce) 流下,分別形成西格爾河和陽康河,兩(liang) 河交匯形成了布哈河,河流、雪山、草原、濕地組成的7.3萬(wan) 公頃的麵積,是龍門管護站管護區域。
今年54歲的紮巴是管護站的“老人”,對於(yu) 如何巡護、如何記錄、如何守護區域內(nei) 生態資源,他手把手教管護站的年輕人。“2015年,我們(men) 這裏還是自然保護區,那時我就是一名生態管護員,如今快10年了。這些年,這裏環境越來越好,野犛牛多的都跑進我家牛群找‘媳婦’。”紮巴開玩笑地說。
野生動物種群數量的不斷增多,使得牧民家的草場深受壓力,草場產(chan) 草量不足以供應自家牲畜,然而當地生態管護員卻樂(le) 見其成,甚至還擔心野生動物吃不飽,遇上極端天氣還會(hui) 為(wei) 野生動物投放飼草料。
2021年端午節前,紮巴和同伴像往日一樣在草原巡護,發現一隻落單的白唇鹿幼崽,遠遠觀察,始終不見白唇鹿母親(qin) 歸來。紮巴將白唇鹿帶回家,用牛奶喂養(yang) ,一星期後白唇鹿幼崽被送到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
保護野生動物是流淌在牧民基因裏的自覺,2020年湟魚洄遊時,幾個(ge) 外鄉(xiang) 人鬼鬼祟祟進入布哈河流域,管護員巡護時發現並上報,最終外鄉(xiang) 人因捕撈湟魚被判刑入獄。
今年31歲的華木公家住紮瑪爾村,2020年成為(wei) 一名生態管護員,對於(yu) 每個(ge) 月的巡護任務,華木公輕鬆完成,甚至還會(hui) 多巡護一些。龍門管護站規定,每名生態管護員每月至少要完成300公裏路程的巡護,每月巡護至少10次。對於(yu) 華木公來說,每天放牧的過程就是巡護,上山下河,撿拾垃圾,尤其在這個(ge) 季節,河道巡護是關(guan) 鍵。
“這些日子,連續下雨導致河道內(nei) 水流量特別大,洄遊湟魚被衝(chong) 至淺灘,我們(men) 巡護中遇見擱淺的湟魚,會(hui) 撈出來放進大河裏。”華木公說,再過些日子就要轉場,前往夏季牧場,村裏的夏季牧場就在雪合勒雪山腳下,那裏是管護站巡護最遠的區域之一,從(cong) 村裏管護站駐地至雪合勒雪山足足有170公裏。
每年一次的轉場,讓華木公對雪合勒雪山再熟悉不過,“和我小時候看到的雪合勒雪山相比,如今雪山上的積雪越來越少,越來越薄,雪山下的濕地麵積越來越大,野生動物越來越多。”華木公說,雪山腳下濕地麵積增加後,牲畜很少過去,以前夏季草場要住3個(ge) 月左右,這幾年轉場去雪合勒雪山,隻住一個(ge) 月就要前往秋季草場。
從(cong) 生態管護員的講述中,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青海湖生態屏障越發堅固,“小河有水大湖豐(feng) ”有了具象化的體(ti) 現。東(dong) 方的一輪紅日點亮了漆黑的夜,天峻縣城旁的布哈河國家濕地公園內(nei) ,河水嘩嘩,鹿鳴啾啾,晨練的市民絡繹不絕,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徐徐鋪展。
布哈河國家濕地公園主體(ti) 是流經天峻縣縣城北側(ce) 的布哈河中下遊河段及兩(liang) 岸河灘,濕地公園內(nei) 還有灌木林地、草甸草場等。2014年,國家林草局批準布哈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2020年,國家林草局正式批準設立布哈河國家濕地公園。
“從(cong) 試點到正式批準設立,我們(men) 致力於(yu) 濕地的保護與(yu) 發展,發揮國家濕地公園的生態、社會(hui) 與(yu) 經濟效益,建成了集濕地環境保護、科普宣教、濕地功能展示為(wei) 一體(ti) 的濕地公園。”布哈河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主任劉占偉(wei) 說,布哈河國家濕地公園建成後,告別了天峻縣城沒有休閑公園的曆史,成為(wei) 群眾(zhong) 飯後休閑鍛煉“寶地”。
如今,包括布哈河國家濕地公園在內(nei) 的布哈河流域,生物多樣性豐(feng) 富,被稱為(wei) 青海湖地區重要的“生命搖籃”和“物種基因庫”,滋養(yang) 了碧波蕩漾的青海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