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守護“最美高寒濕地”!我國高水平生態研究站投用

發布時間: 2024-07-26 16:41:00 來源: 新華網

  若爾蓋濕地,我國麵積最大的高寒泥炭濕地,被譽為(wei) 中國“最美高寒濕地”。

  26日,位於(yu) 四川紅原縣的中國科學院若爾蓋濕地生態研究站全麵投入使用。研究站將圍繞高寒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育、生物資源利用、區域生態修複及可持續發展等,係統開展定位監測、科學研究等。

  若爾蓋濕地位於(yu) 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是我國高寒濕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區,承擔著黃河流域水源涵養(yang) 、高原生態屏障的生態重任。

  怎樣更好守護青藏高原生態,是建設美麗(li) 中國的一道必答題。若爾蓋濕地是全球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高原泥炭濕地,這裏不僅(jin) 擁有豐(feng) 富的水資源,是青藏高原特有鳥類黑頸鶴的棲息地,還蘊藏著大量的泥炭資源,碳密度是全球土壤平均值的3至6倍。若爾蓋濕地在調節流域水文、生物多樣性保育、緩解氣候變化等方麵具有重要作用。

  麵向國家生態安全重大戰略需求、麵向濕地科學研究世界前沿,以高寒濕地保護與(yu) 恢複為(wei) 目標,學術專(zhuan) 業(ye) 領域涵蓋生態學、土壤學、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和遙感與(yu) 地理信息學等……若爾蓋站標誌著我國自主建設高水平高寒濕地生態研究站的能力與(yu) 水平。

  河水潺潺,花湖景色如詩如畫。

  從(cong) 曾經的放牧過度,到如今通過科學研究評估放牧強度與(yu) 草地退化的關(guan) 係,解決(jue) 好生產(chan) 與(yu) 保護的矛盾;從(cong) 曾經的泥炭盜采,到如今超5000名河湖長、林長共擔巡河巡林之責……

  “我們(men) 將持續開展高寒濕地生態係統保護與(yu) 可持續利用的監測、研究和示範工作。”若爾蓋站站長高永恒說,做野外科研,就是要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


若爾蓋濕地生態景觀集納。(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供圖)

  林木蔥蘢,遠山覆著皚皚白雪。

  實施係列保護措施 , 紅原縣全縣禁牧封育區域植被蓋度提升25%以上,平均蓋度達到80%以上;地表水位全年保持在50厘米左右,核心區花湖湖域麵積上升至9630畝(mu) ……

  “經過多年治理,若爾蓋濕地資源總體(ti) 穩定,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長陳槐表示。

  若爾蓋站前身是“黃河源區氣候與(yu) 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如今已成長為(wei) 中國科學院野外台站、“中國高寒區地表過程與(yu) 環境觀測研究網絡”成員。

  “從(cong) 在野外搭帳篷做科研,到自建板房實驗基地,再到如今現代化、國際化的若爾蓋站全麵投用,目前能開展全球獨家的土壤深剖麵增溫試驗。我們(men) 自豪於(yu) 參與(yu) 、見證、奉獻了中國濕地保護事業(ye) 。”紮根若爾蓋20餘(yu) 年,陳槐動情地說:“這是新的起點,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下一步,中國科學院若爾蓋站將通過跨學科、跨部門的科學研究,以及緊密的國際合作,以國家生態安全需求為(wei) 導向,為(wei) 全球濕地保護事業(ye) 持續探索,做出更多成果。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