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四川若爾蓋高寒濕地生態係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揭牌

發布時間:2022-07-28 14:12:00來源: 四川日報

  四川若爾蓋高寒濕地生態係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於(yu) 近日揭牌,四川再添一重要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

  若爾蓋科學觀測研究站所在區域為(wei) 青藏高原東(dong) 緣,該區域屬於(yu) 亞(ya) 寒帶亞(ya) 濕潤氣候區,是國內(nei) 最大的高寒沼澤濕地,為(wei) 國家重點水源涵養(yang) 功能區和生物多樣性熱點區。該區域海拔3485米,年均溫度為(wei) 1.4攝氏度,年降水量為(wei) 749毫米,以高山泥炭土、亞(ya) 高山及高寒草甸土為(wei) 主。

  高寒生態係統對全球氣候和局地氣候變化響應最為(wei) 敏感,在氣候變化和超載放牧、挖溝排水等人類活動雙重壓力下,草地退化與(yu) 土地沙化已成為(wei) 該區域構築生態安全屏障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嚴(yan) 重製約因素,沙化造成土地荒漠化加劇、草場規模銳減、地下水位下降、濕地萎縮、生物多樣性降低等突出生態安全問題,製約川西北民族地區草牧業(ye) 的可持續發展。2011年,西南民族大學在此建立“西南民族大學青藏高原生態發展與(yu) 畜牧業(ye) 高科技研究示範基地”,成為(wei) 建設若爾蓋科學觀測研究站的重要基礎。2020年,若爾蓋科學觀測研究站入選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擇優(you) 建設名單。2021年,若爾蓋科學觀測研究站正式獲批建設。

  若爾蓋科學觀測研究站是青藏高原地區科學觀測、研究、示範、服務為(wei) 一體(ti) 的重要科研平台,服務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融合草學、生態學、畜牧學、生物學等學科,形成以高寒草甸與(yu) 濕地生態係統生態學、生物資源保護與(yu) 利用和草牧業(ye) 關(guan) 鍵技術集成示範三大核心研究領域;形成高寒濕地生態係統結構、過程與(yu) 功能研究、高寒草甸生態係統對放牧幹擾響應研究、高原植物特有種質資源保護與(yu) 利用、犛牛藏羊種質資源保護與(yu) 利用等10個(ge) 研究方向。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依托12個(ge) 國家生態站進行碳匯立體(ti) 監測科教基礎設施建設。這12個(ge) 站中有8個(ge) 森林站、4個(ge) 濕地站,其中濕地站中有3個(ge) 是濱海濕地站,隻有若爾蓋科學觀測研究站是高寒內(nei) 陸濕地站。若爾蓋科學觀測研究站碳匯立體(ti) 監測建成後,不僅(jin) 能為(wei) 紅原縣、阿壩州、四川省以及全國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提供實測數據和科技支撐,也為(wei) 國際碳衛星提供地麵驗證和理論依據。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