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董家鴻院士團隊,相信在他們(men) 的幫助下,我們(men) 這裏的包蟲病患者會(hui) 越來越少。”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的包蟲病患者吉措(化名)說。
7月29日開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再次帶領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青海大學附屬醫院以及陸軍(jun) 軍(jun) 醫大學西南醫院專(zhuan) 家組成的20餘(yu) 人的醫療團隊,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自然條件相對嚴(yan) 酷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展開了一場包蟲病公益救助行動。
圖為(wei)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左一)帶領團隊開展診療。王良 供圖
包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它主要受累部位為(wei) 肝髒,可以轉移到肺、腦等器官。未經治療的泡型包蟲病患者10年病死率高達94%,當地人稱其為(wei) “蟲癌”。
本次包蟲病公益救助行動中,醫療團隊在果洛州及果洛達日縣、班瑪縣開展係列公益篩查,針對可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完善術前評估,科學製定救治方案,提供及時、有效治療,確保手術安全性和成功率。
同時,醫療團隊發揮分級診療的優(you) 勢,采用基層醫護人員篩查、術前救助精準評估、屬地化規範化手術以及疑難病例轉診綠色通道等環節,最大化實現包蟲病患者的科學、規範、有效、及時救治。
圖為(wei) 醫療團隊在青海省果洛州班瑪縣一醫療機構合影。王良 供圖
截至目前,醫療團隊已篩查近200例案例,並實施了10台複雜包蟲病手術,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病情。
據報道,果洛州委書(shu) 記寧海鷹表示,當地把開展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作為(wei) 一項重要的民生、民心工程,實施以包蟲病為(wei) 主的地方病傳(chuan) 染病防治攻堅“清滅”行動,包蟲病發病率控製在1%以內(nei) 。
寧海鷹表示,下一步,將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加強臨(lin) 床技能人才培訓,提升醫療人才團隊診療水平,希望董家鴻院士團隊持續加強醫療幫扶和技術指導,幫助果洛培養(yang) 一批“帶不走”“高素質”的本地醫療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促進果洛包蟲病等地方病防治、醫療服務保障能力水平提升。
據悉,2015年起,董家鴻帶領團隊,先後20餘(yu) 次前往青海,深入玉樹、果洛、海西等平均海拔4200米的包蟲病流行區進行醫療幫扶,開展規模化公益手術的救治、基層包蟲病救治能力的提升、屬地化醫療技術人才的培養(yang) 、複雜包蟲病外科手術的創新應用、牧區疾病篩查與(yu) 遠程醫療技術的研發及多種形式的健康宣教。
董家鴻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與(yu) 果洛在醫療領域的合作交流,通過開展專(zhuan) 家義(yi) 診和醫務人員代培帶教,毫無保留地開展幫扶,造福果洛民眾(zho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