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14名終末期肝包蟲病患者從青海轉診抵京接受治療

發布時間:2023-12-06 16:1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5日上午,來自青海省的14名終末期肝包蟲病患者在家屬等人陪同下,乘坐火車抵達北京西站,赴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接受診療。

  此次是在青海當地政府、衛健部門和醫院的組織安排下,最大規模的一批肝包蟲病患者轉診至京治療。14名患者中,13名為(wei) 藏族,最小的隻有10歲,平均年齡尚不足30歲。他們(men) 經過青海省內(nei) 層層篩查、評估,最終轉診至北京。醫療費用將在青海當地政府、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和北京同心共鑄公益基金會(hui) 的支持下,通過減免、補助等形式獲得幫助。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從(cong) 事包蟲病醫療扶貧已有10年。“30餘(yu) 次深入青海,青海已像我們(men) 的第二故鄉(xiang) 。”董家鴻說。據悉,其牽頭的中國包蟲病防治聯盟,在青海省各級政府組織支持下,圍繞包蟲病形成四級分層診療聯動機製,常年有肝包蟲病患者通過分級診療,經綠色通道轉診至北京。

  作為(wei) 一種人獸(shou) 共患的寄生蟲病,包蟲病主要在高緯度、高海拔地區高發,在中國屬丙類傳(chuan) 染病。“包蟲病在國際上被稱作蟲癌,跟肝癌一樣浸潤性地生長,10年病死率高達94%。”青海大學附屬醫院院長樊海寧介紹。此次他帶隊護送危重患者,一同來到北京。

  前往病房的電梯裏,藏族少年索南仁青向身邊的人熱心講解日常用語的藏漢翻譯。一個(ge) 月前,他在青海陪同弟弟接受董家鴻院士的包蟲病手術治療,在篩查診斷中發現自身亦患有同種疾病,且情況更為(wei) 複雜,於(yu) 是轉診至北京。“治好了就可以去很多地方玩了。”他笑著告訴中新社記者。

  來自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的21歲藏族姑娘木紮,發現患病時已得病很久。她表示,先前一度以為(wei) 無法醫治,這次能來北京接受專(zhuan) 業(ye) 治療,非常開心。

  醫院內(nei) 已提前安置好幹淨整潔的病房,患者抵達即可先行入住。可調節電動床榻、緊急呼叫器……醫護人員為(wei) 患者及陪護人員耐心講解房間設施。

  “我們(men) 會(hui) 盡快完成術前檢查和評估,並在董院長的帶領下擬訂診療方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助理、肝膽胰中心執行主任盧倩說,院內(nei) 還將為(wei) 患者開通檢查綠色通道,預計最早一批手術或在下周進行。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