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像甜茶一樣越熬越醇——西藏森布日搬遷者在創業中擁抱新生活
高原四月,春意盎然,平緩的雅魯藏布江水從(cong) 村邊流過,陽光灑在一棟棟嶄新的藏式民居上。34歲的格多和妻子洛巴吃過早飯,來到自家開的帳篷茶館,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格多所在的森布日村,是西藏極高海拔地區居民生態搬遷安置點。4個(ge) 多月前,格多和4000多名藏北牧民跨越近千公裏,搬遷到山南市貢嘎縣森布日村。記者近日來到這裏,從(cong) 幾名創業(ye) 者的辛勤努力中,感受這群搬遷者對全新生活的擁抱與(yu) 追求。
打開音響,清掃地麵,再往長條的藏式鐵爐裏添加幾鏟燃料,輕快的音樂(le) 和溫暖的氣流,很快就讓格多的茶館從(cong) 昨夜中“蘇醒”過來……
格多腦子活,洛巴手腳勤快,在那曲市安多縣色務鄉(xiang) 的老家,他們(men) 除了放牧,還開了一個(ge) 小商店。來到森布日後,這裏氣候條件比老家好了許多,交通便利,有市場、醫院、學校等基礎設施,政府每年還給每家每戶發放一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
在森布日極高海拔地區生態搬遷安置點,格多(後左)和妻子洛巴及大兒(er) 子紮西尼瑪(前右)、小兒(er) 子普巴多傑在帳篷茶館前合影(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搬遷之初,格多有點擔心到這裏沒活幹,好在安置點開辟出來一塊空地,允許家家戶戶自主經營。格多和妻子一商量,就搭帳篷開起了茶館,畢竟這樣的生活簡單而自在,一家人還能在一起。
早晨9點半剛過,就有客人來到帳篷喝甜茶、吃藏麵,格多和洛巴臉上掛著笑容,忙得不亦樂(le) 乎。
“吃過早餐,這批顧客就會(hui) 去種樹,或者去工地幹活。”格多說,政府組織村民參加森布日二期工程建設,很多家庭還專(zhuan) 門購買(mai) 了重型貨車,在工地跑運輸,“跟剛搬來時相比,現在森布日的閑人是越來越少了。”
來自雙湖縣的55歲村民查格也開辦了一家茶館,同樣客流不斷。
搬遷前,查格住在雅曲鄉(xiang) 確爾村,89戶村民分布在方圓上千平方公裏的草原上,戶與(yu) 戶之間近的相距兩(liang) 三公裏,遠的長達十多公裏。
在森布日極高海拔地區生態搬遷安置點,格多一家人在帳篷甜茶館裏吃飯(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現在大家住在一起,天天都能見麵,可能是年齡大了的緣故,我越來越喜歡這種熱鬧的生活了。”查格說,人多了,甜茶生意也好了起來,現在每天營業(ye) 收入平均有500多元。
記者行走在森布日村,每個(ge) 搬遷居民聚居區中央都搭建起了大大小小十幾頂帳篷,裏麵經營著台球室、小超市、小飯館等。正是透過日趨紅火的生意,從(cong) 雙湖縣措折羌瑪鄉(xiang) 搬遷來的年輕人歐珠江村找到了商機。
複印機、打印機、切紙機……歐珠江村新開的廣告公司內(nei) ,各種設備一應俱全。“這裏每個(ge) 單位、每家店鋪都是新開的,我們(men) 接了很多製作門牌、打印店名、加工燈箱的活,都快忙不過來了。”歐珠江村說,“別看公司現在像是個(ge) 打印社,過一陣子各家店鋪的生意旺了,我們(men) 的廣告服務就能派上用場了。”
從(cong)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藏北草原搬遷到海拔3600米的森布日,對於(yu) 4000多名牧民來說,變化的不僅(jin) 僅(jin) 是氣候和氧含量。值守在森布日為(wei) 搬遷村民服務的措折羌瑪鄉(xiang) 鄉(xiang) 長羅布說,大家經曆了搬遷之初的興(xing) 奮和隨之而來的不習(xi) 慣,現在紛紛在努力適應新生活,“在勞動中找到新的人生目標。”
在森布日極高海拔地區生態搬遷安置點,洛巴在自家開的帳篷甜茶館裏忙碌(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往鍋裏倒進奶粉,加上煮好的紅茶水,煮開後再加入白糖攪拌……洛巴每天都要做好幾鍋甜茶。她向記者傳(chuan) 授經驗,甜茶一定要煮開熬足,這樣味道才甘醇,“就像我們(men) 的生活一樣,雖然早出晚歸比較辛苦,但日子越過越有味道了。”
格多透露,這幾天他托人打聽,想買(mai) 下一個(ge) 門市房開店。“根據規劃,森布日還將建設二期、三期,並在附近配套建設工業(ye) 園區。”格多說,“這裏的人氣將越來越旺,我的茶館也要提檔升級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貢嘎縣森布日極高海拔生態搬遷安置點一期工程全麵通電
26日,隨著1條10千伏配電線路的合閘送電,西藏自治區“十三五”重大民生項目——山南市貢嘎縣森布日極高海拔生態搬遷安置點一期工程全麵通電,將為1708戶、5537名居住在極高海拔地區農牧民群眾順利搬遷入住提供用電保障。[詳細] -
西藏極高海拔生態搬遷破解人與自然共生難題
20世紀70年代,為了緩解草畜矛盾,一群牧民趕著牛羊,從西藏那曲市申紮縣向北遷徙300多公裏,來到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無人區繁衍生息,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遷徙,建設了我國海拔最高的縣雙湖縣。 [詳細] -
西藏搬遷群眾暢談新生活:摘帽是新奮鬥的起點
伴著和煦的陽光和微寒的風,記者一行來到那曲市色尼區那曲鎮歐瑪亭嘎村。位於村東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尼瑪拉傑家,在煥然一新的客廳裏,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茶點、飲料,一家四口坐在一起,有說有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