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資訊

康巴漢子巧手“畫”出致富路

薛文獻 王澤昊 發布時間:2020-05-02 21:28:00來源: 新華網

  暮春的藏東(dong) 重鎮昌都,青山如黛,草長鶯飛。4月30日晨,洛鬆郎直帶著8名員工,冒著淅瀝的小雨,來到一處建築工地,開始外牆彩繪。

(圖文互動)(1)康巴漢子巧手“畫”出致富路
這是4月29日拍攝的昌都市卡若區卡若鎮卡若村一角(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28歲的洛鬆郎直是一家彩繪公司的負責人。他督促大家戴好安全帽,自己也熟練地爬上腳手架,全神貫注地畫起來。

  在這名身材魁梧、皮膚黝黑的康巴漢子筆下,原本色調單一的牆體(ti) 變得生動明豔起來。

(圖文互動)(2)康巴漢子巧手“畫”出致富路
洛鬆郎直在昌都市一處建築工地進行外牆彩繪(4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洛鬆郎直是昌都市卡若區卡若鎮卡若村的一名普通村民。5年前,他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已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他的致富路,是用畫筆“畫”出來的。

  “我從(cong) 小就喜歡畫畫。”洛鬆郎直說,上初中的時候,學校開辦過一個(ge) 繪畫班,“我在課餘(yu) 時間借來那些學生的畫照著畫,發現自己一點也不差。”

  由於(yu) 家境貧寒,初中畢業(ye) 後,他回到家裏幹農(nong) 活、放牧,挑起家庭重擔,但畫畫的夢想一直沒有放棄。到山裏放牧的時候,他就用燒黑的木棍在石頭上畫白雲(yun) 、樹木、牛羊、花朵等,一畫就是一天。

  有了一些基礎後,洛鬆郎直前往拉多鄉(xiang) 跟隨多嘉老師學習(xi) 噶瑪噶赤派唐卡繪畫,繪畫技藝得到很大提高。

  2017年經政府介紹,洛鬆郎直承接了人生的第一筆生意:為(wei) 卡若區一個(ge) 周轉房建設項目繪製牆體(ti) 彩繪。

  經過兩(liang) 個(ge) 月的辛勤勞動,他領著20多名農(nong) 牧民畫工,完成了7000多平方米的彩繪工程。最後結算,他個(ge) 人收入有20萬(wan) 元。用這筆錢,洛鬆郎直給家裏添置了整套藏式家具,還買(mai) 了一台價(jia) 值13萬(wan) 元的皮卡車。

  2018年10月,在卡若村黨(dang) 支部和村委會(hui) 的支持下,洛鬆郎直創辦了公司,承攬更多的藏式牆體(ti) 彩繪工程。目前,這個(ge) 公司有固定員工28人,來自本村和其他鄉(xiang) 鎮。

  “過去我隻是單純喜歡畫畫,沒想到現在能靠這個(ge) 吃飯。”在卡若村寬敞明亮的新房裏,洛鬆郎直拿出當年跟老師學畫唐卡時的手稿,動情地說,“這一切都要感謝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幫助我走上了致富路。”

(圖文互動)(3)康巴漢子巧手“畫”出致富路
洛鬆郎直在昌都市一處建築工地進行外牆彩繪(4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彩繪行業(ye) 競爭(zheng) 比較激烈,下一步我準備請老師給員工上課、培訓,不斷提高技藝。”洛鬆郎直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將來時機成熟了,我們(men) 希望能走出昌都,去開拓更大的市場。”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紮西分家記:珠峰腳下的脫貧故事

    (脫貧攻堅)(3)紮西分家記:珠峰腳下的脫貧故事
    紮西和德旦生活的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紮西宗鄉藏普村,是離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最近的一個行政村,也是個地道的純牧業村。[詳細]
  • 西藏激活“非遺”資源讓百姓居家致富

    走進多吉位於拉薩市北郊的店鋪,數幅長條卷軸唐卡畫映入眼簾。文成公主進藏圖、尺尊公主進藏圖、大昭寺修建圖……這一總長105米,由數位畫師耗時5年共同繪製的藏族文化發展史“創意係列唐卡”,是多吉創建畫室以來最為得意的作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