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先富幫後富 共築小康夢——革吉縣賽利普村向瓦的脫貧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31 10:28:00 來源: 西藏日報

  記者來到西藏阿裏革吉縣亞(ya) 熱鄉(xiang) 賽利普村村民向瓦家時,他剛從(cong) 工地趕回來。

  這些年,向瓦靠著自己的雙手和聰明的頭腦,成立了亞(ya) 熱鄉(xiang) 第一家農(nong) 牧民工程施工隊,不僅(jin) 自己脫貧,還帶領50餘(yu) 名鄉(xiang) 親(qin) 走上了致富路。

  說起當年的向瓦,不要說帶領大家致富了,就連解決(jue) 自己的溫飽都有困難。亞(ya) 熱鄉(xiang) 群眾(zhong) 大部分以放牧為(wei) 生,而向瓦家的草場麵積很小,牛羊少,生活很貧困。窮則思變,向瓦知道,單靠發展傳(chuan) 統牧業(ye) 是不能發家致富的,於(yu) 是他下定決(jue) 心,立誌闖出一條致富新路子。

  隨著阿裏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大量工地蓬勃興(xing) 建,向瓦果斷抓住時機,開始學習(xi) 工程車駕駛。頭腦靈活的他迅速拿到了推土機、挖掘機的駕照,隨即在工地上務工,收入一下子增長了不少。

  一花獨放不是春。2015年10月,看到鄉(xiang) 裏多數牧民生活貧困,向瓦覺得有義(yi) 務把大家組織起來,共同致富。於(yu) 是,他四處奔走、反複勸說,召集50名牧民成立了亞(ya) 熱鄉(xiang) 第一個(ge) 牧民工程施工隊,其中80%是貧困戶。

  向瓦的牧民工程施工隊發展順利,短短幾年就幫助參與(yu) 的貧困戶順利脫貧,還以點帶麵,影響帶動鄉(xiang) 裏5個(ge) 勞務輸出工作隊迅速崛起,讓勞務輸出成為(wei) 亞(ya) 熱鄉(xiang) 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在施工隊發展過程中,向瓦認為(wei) 擁有一技之長才是農(nong) 牧民通往致富之門的“金鑰匙”。除了利用空閑時間加強對施工隊工人的教育引導和培訓外,他還主動跟亞(ya) 熱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班子協調,讓施工隊參加勞動技能培訓。亞(ya) 熱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對他的想法大力支持,爭(zheng) 取一切機會(hui) 將群眾(zhong) 送去培訓。幾年來,全鄉(xiang) 累計培訓人員75人次,6人通過了勞動人事管理部門的技能鑒定。

  同時,向瓦積極響應革吉縣扶貧辦發起的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扶貧濟困工程,在原有幫扶對象4戶18人的基礎上,又主動增加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幫扶,為(wei) 他們(men) 發放米、麵、糧、糌粑等7萬(wan) 餘(yu) 元的物資,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源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向瓦還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對各戶情況分別進行摸排,製定適合貧困戶的發展規劃,有針對性地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得知賽利普村裏的招待所因年久失修,房屋基礎設施陳舊,安全隱患很大後,向瓦立即出錢、出力,無償(chang) 對招待所進行修葺,花費人工、材料折合人民幣共計4萬(wan) 元,2019年又無償(chang) 對招待所周邊道路進行硬化,讓招待所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這些都是我該做的事,沒有什麽(me) 了不起的,”談到這些年做過的好人好事,向瓦謙虛地說,“雖然我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隻要能多幫一戶群眾(zhong) 過上小康生活,我就感覺值了!”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