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拉林鐵路施工的父子兵
拉林鐵路施工的父子兵。人民網記者 徐馭堯攝
拉林鐵路電氣化施工現場。人民網記者 徐馭堯 攝
拉林鐵路施工的父子兵。人民網記者 徐馭堯攝
拉林鐵路施工的父子兵。人民網記者 徐馭堯攝
今年過年,張騰終於(yu) 能和父親(qin) 張新鋒一起過年了,這是父子罕有的相聚。相聚的地點,卻在距離家鄉(xiang) 千裏之外的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的拉林鐵路施工現場。
早上天不亮,作業(ye) 隊裏,一排排施工人員就在空地上集中、點名,然後各自上車,前往自己負責的施工區域。林芝的天氣寒冷,路上時常伴隨著冰雨和雪花,清晨溫度有零下十幾度,伴隨著高原的缺氧,讓人的呼吸倍感困難。
“腰帶好好檢查”、“上下杆子一定要慢”走在高架橋上,腳下是滾滾雅魯藏布江,張新鋒正在指揮施工人員作業(ye) ;不遠處,張騰抱著一個(ge) 碩大的器材,展開支架,詳細測量著施工所需要的各項數據。“我們(men) 做測量,每天兩(liang) 三萬(wan) 步,輕鬆搞定。”張騰說。
雖然工作辛苦,但是張騰無比欣慰。自己難得與(yu) 父親(qin) 在春節相聚,工程建設工期緊、任務重,張新鋒常年在外施工,很少回家過年。甚至張騰出生的時候,張新鋒還在東(dong) 北進行工程建設,父子倆(lia) 聚少離多,今年終於(yu) 在拉林鐵路上過上一個(ge) 別樣的團圓年。
這對父子來自中鐵電氣化局,他們(men) 工作的地方,就是預計於(yu) 今年6月30日開通的拉林鐵路。這是西藏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也是我國第一次將一條完整的電氣化鐵路建設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
2019年3月,張新鋒來到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乃東(dong) 區,最早擔任乃東(dong) 區至桑日縣區間的接觸網作業(ye) 隊長。那是他第一次來到青藏高原,剛來的前幾天,他每天晚上都頭疼欲裂,早上起來鼻子裏總是有血跡,攀爬四樓,中間需要在樓梯拐角處休息好幾次。
更讓張新鋒頭疼的是作業(ye) 的施工進度。電氣化建設是技術活,但是建設有需要爬上四五米高架子,在列車行駛的“上空”施工作業(ye) 。“在平原,一組熟練工人一天可以完成二三十個(ge) 支柱組裝作業(ye) ,但是在西藏,大家幹一會(hui) 兒(er) 就要喘一會(hui) 兒(er) ,一天最多十個(ge) 架子,速度慢了一半都不止。”張新鋒說。
高原帶來的問題遠不止施工速度下降,連吃飯喝水這樣起碼的保障都因高原複雜的地形變得困難。張新鋒從(cong) 山南市調動到林芝市施工,為(wei) 了保障施工隊員的吃飯問題,他都想破了頭——在拉林沿線道路交通條件差,從(cong) 施工點到項目部往往需要花費兩(liang) 三個(ge) 小時的時間,如果往返用餐,時間都浪費在路上。於(yu) 是,張新鋒隻能用保溫桶和電飯鍋裝著飯菜,運到施工現場給工人們(men) 食用。
“一路上,車子沿著山坡蜿蜒前進,臨(lin) 著滾滾江水,腳下就是懸崖,我開始都不敢往外看。”張新鋒回憶。
去年,兒(er) 子張騰從(cong) 別的項目調到拉林鐵路,父子在項目上團聚。但他們(men) 沒有多少相會(hui) 的喜悅,更多是對工程項目的關(guan) 心。受去年的疫情影響,張新鋒和張騰所在的施工區域進度異常緊張——在長度超過11公裏的拉林鐵路米林隧道,為(wei) 了搶趕工期,幾個(ge) 施工單位隻能輪流作業(ye) 。而隧道狹窄,施工車輛不能同時進出,大家隻能抓緊自己施工的窗口期,盡可能快地完成任務。張新鋒和張騰一大早就進去,整到次日淩晨才出來,回去吃幾口飯倒頭就睡,第二天繼續如此,最後終於(yu) 按時完成了施工進度。回去,張騰足足躺了一天才緩過勁兒(er) 來。
雖然辛苦,張騰卻覺得自己和父親(qin) 更近了。打小,因為(wei) 父親(qin) 長期在外地施工,自己和父親(qin) 接觸不算多,父親(qin) 的麵目在自己的心目中是模糊的。但是在項目上,父子一起合作,成為(wei) 並肩作戰的戰友,兩(liang) 人的關(guan) 係變得十分親(qin) 密。白天去現場施工,晚上回來圍爐夜話。有一次,張新鋒與(yu) 張騰聊到自己的童年往事,不苟言笑的張新鋒竟然哭出了聲。“第一次,我意識到他的內(nei) 心也是很柔軟的,是生活讓他支撐起父親(qin) 的形象。”張騰說。
張騰說起這樣一個(ge) 故事,有一天,同事的女兒(er) 給同事發來一個(ge) 定位,並說:“爸爸,咱們(men) 搬家了,我給你發個(ge) 定位,你別找不到家了。”張騰看著同事的女兒(er) ,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己,心中十分感慨:自己和父親(qin) 的距離被拉林鐵路拉近了,這對父女有沒有這樣的時刻呢?
拉林鐵路從(cong) 拉薩向東(dong) 經過山南市的乃東(dong) 區和紮囊縣等地,而後進入林芝市朗縣、米林縣到達市區,總計16次跨越雅魯藏布江,穿越無數大山,四百多公裏的長度,橋隧比超過70%。記者在沿線看到,有無數穿著馬甲帶著安全帽工人在忙碌地施工著,他們(men) 當中既有張新鋒這樣的中年人,也有張騰這樣的青年人。
“在工程裏幹著幹著,才明白父親(qin) 是為(wei) 了國家在付出。我們(men) 來的時候萬(wan) 籟俱寂,走得時候萬(wan) 家燈火,一條交通線,也是很多人的生命線。”張騰說,“對我來說,總得有一些後浪,奔湧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林鐵路首座聲屏障特大橋順利架設完成
3月28日下午,由中鐵十一局三公司承擔鋪架任務的傑德秀Ⅰ號大橋順利架設完成。 [詳細] -
拉林鐵路傑德秀1號特大橋鋪架工程進展順利
3月19日,記者隨“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中央媒體采訪團抵達西藏自治區山南市貢嘎縣,見證了拉林鐵路傑德秀1號特大橋鋪架橋梁工程的順利進行。 [詳細] -
川藏鐵路拉林段藏木特大橋成功合龍
曆經一千多個日夜,川藏鐵路拉林段藏木特大橋成功合龍,標誌著大橋主體結構施工取得關鍵性勝利,也為拉林鐵路的順利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