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西藏阿裏:記者親曆直升機高原極限飛行
西藏阿裏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公認的生命禁區,也被世界航空界稱為(wei) 飛行禁區。然而,這裏卻駐守著全軍(jun) 海拔最高的一支陸航部隊,30年來,他們(men) 在這裏不斷突破極限、挑戰各種不可能。日前,新春走基層記者走進這支空中勁旅,跟隨高原雄鷹飛越這片最危險、最難飛的壯美河山。
春節前夕,一個(ge) 緊急情況打亂(luan) 了部隊當天的訓練計劃,一位高原邊防戰士突發心梗,生命危在旦夕。新疆軍(jun) 區某陸航旅迅速調度各空域參訓直升機,采用雙機接力方式,開辟空中救援航線。飛行途中需要穿梭高原峽穀、飛過氣流擾動區,部分航程飛行高度達到海拔5800米,臨(lin) 近直升機飛行邊界。經過三次轉場、跨越西藏和新疆兩(liang) 地總共1500多公裏的飛行,成功將患病戰士運送至山下醫院救治。
救援行動結束後,部隊既定的飛行訓練如期展開。
這場實戰化訓練,將圍繞通道飛行、邊界性能、野外機降、低空突防等實戰化課目展開。記者所在的直升機中,坐在左側(ce) 機長位的是26歲的飛行員玄匯智,而坐在右側(ce) 副機長位的是他的飛行教員賈朝暉。賈朝暉是有著15年駕齡、9年高原飛行經驗的一級飛行員。從(cong) 去年到現在,由於(yu) 邊境緊急任務多,賈朝暉已經連續駐守阿裏高原10個(ge) 月沒下過山了。
冬季在高原飛行,高寒缺氧的狀態對飛行員身體(ti) 素質和直升機裝備性能都是極大的考驗。起飛沒多久,編隊進入峽穀之中。
突然,大量積雲(yun) 封住了山口,天色瞬間變暗,能見度極低,這是峽穀飛行中時常遇到的雲(yun) 蔽山現象,如果繼續往前飛,稍有不慎就可能撞上山體(ti) 。玄匯智提出改變航線、繞飛雲(yun) 團,但賈朝輝沒有同意。
然而,雲(yun) 下貼地飛行並不是簡單的操作,每一團雲(yun) 霧的背後,極有可能就是一座險峻的山峰,非常考驗飛行員對飛行高度和軌跡的把控能力。穿雲(yun) 破霧後,隨著飛行高度持續攀升,直升機遭遇強氣流幹擾,出現異常顛簸。
在阿裏高原飛行,狂風、擾流、風切變、沙揚天、雷暴雨等極端氣象相當常見,比起平原飛行,危險係數呈幾何級數增長。在5年前的一次高原備勤換防任務中,當直升機飛到海拔5800多米,正穿越山穀的時候,突然遭遇風切變,這是高原飛行中最令人害怕的安全威脅。當時風速瞬間達到150公裏/小時,直升機以10米每秒的下降率急速下墜,而飛機兩(liang) 邊都是高聳的山峰,稍有任何處置不當就會(hui) 機毀人亡。緊急關(guan) 頭,機組在短時間內(nei) 進行了100多個(ge) 操控動作,最後安全迫降在海拔5600米的山坡上。幾年來,這個(ge) 陸航旅的飛行員們(men) 一次次穿越生死線、連接生命線,多次執行重大搶險救援任務,被各族群眾(zhong) 譽為(wei) “雪山飛來的吉祥鳥”。
越過群山後,直升機開始逐漸降低飛行高度,賈朝輝卻突然緊張了起來。
按照命令,各機組展開野外機降課目訓練,需要飛行員在野外陌生地域自主臨(lin) 機選擇合適的機降點,根據地形環境選擇懸停滑降、低空小速度跳下和三輪著地等不同機降方式,在實戰中,主要用於(yu) 快速投送特戰兵力和物資。直升機再次起飛,隨即展開的是低空突防課目訓練,要求飛行員盡可能掠地快速飛行,以躲避敵方雷達探測。
直升機群繞過峽穀,穿過雲(yun) 層,眼前豁然開朗——這就是聞名遐邇的班公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新春走基層丨西藏多龍崗村村民:“鄉親們暖了心窩窩”
清晨,多龍崗村的青年格桑尼瑪拿起掛在牆上的裝載機鑰匙,匆匆趕往附近的219國道施工現場。[詳細] -
新春走基層丨西藏西巴村:小康路上,人口再少也不掉隊
西藏自治區察隅縣西巴村,這個以珞巴族為主的村莊僅有18戶居民。衛央的母親、珞巴族村民新央就是村裏曾經的兩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詳細] -
新春走基層丨拉林鐵路施工的父子兵
今年過年,張騰終於能和父親張新鋒一起過年了,這是父子罕有的相聚。相聚的地點,卻在距離家鄉千裏之外的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的拉林鐵路施工現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