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在藏東(dong) 南邊境小城墨脫縣,一項業(ye) 餘(yu) 足球賽事能在春節前火爆異常。這項名為(wei) “雅江杯”的比賽,到今年已經舉(ju) 辦13屆。
16歲的門巴族少年旺前羅布是當地最耀眼的“球星”。2014年,他通過選拔進入恒大足球學校。今年回家,他發現這屆比賽換了新場地。由廣東(dong) 佛山援藏力量支持建設的一塊11人製足球場已接近完工,所有比賽都在這裏進行。
墨脫縣新建的11人製足球場位於(yu) 雅魯藏布江邊(2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這塊建在山崖邊上的球場,是墨脫第一塊標準的11人製足球場。這也是旺前羅布不敢想象的“新年禮物”。
“孤島”上的足球
如果從(cong) 空中俯瞰過地形,就會(hui) 明白在墨脫找塊平地修球場有多難。整個(ge) 縣域被世界上最深的峽穀——雅魯藏布大峽穀貫穿而過,縣城和各個(ge) 鄉(xiang) 、村分布在峽穀兩(liang) 岸的狹小坡地上,宛若“掛”在陡峭的山體(ti) 上。
由於(yu) 東(dong) 、北、西三麵被青藏高原邊緣的高大山脈阻隔,且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頻發,墨脫曾長期不通公路,如懸在高原東(dong) 南部邊緣的一塊“孤島”。
西藏林芝市墨脫縣德興(xing) 鄉(xiang) 巴登則村位於(yu) 雅魯藏布江邊的一座山上(2月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ge) 曾經閉塞的地方,卻生出了一片足球的熱土。
旺前羅布的家在縣城以西的德興(xing) 鄉(xiang) 巴登則村。他記得,小時候踢的“球”是用膠帶纏住的紙團,有時也用瓶子代替。隻能在村頭的土廣場上踢,但不敢開大腳,因為(wei) “球”會(hui) 掉到山下。
“小小的墨脫城,有太多的足球故事!”現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阿旺朗傑說。他曾在西藏自治區體(ti) 校接受過專(zhuan) 業(ye) 足球訓練,也是最早將足球帶進墨脫的人之一。
在位於(yu) 西藏林芝市墨脫縣德興(xing) 鄉(xiang) 巴登則村的家中,旺前羅布展示自己獲得的獎牌(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我2002年回來當體(ti) 育老師時,沿途得翻雪山、搭帳篷,4天才能走到縣城。”阿旺朗傑說,那時全縣幾乎沒人知道足球,他就從(cong) 林芝市帶幾個(ge) 球給學生們(men) 踢,“不教戰術,就讓孩子們(men) 拚、搶,那也比光跑步有意思多了”。
漸漸地,愛踢球的人多了起來,他們(men) 開始平整學校的土操場,用木板釘出兩(liang) 個(ge) 球門踢比賽。有些鄉(xiang) 裏的朋友為(wei) 了來縣城踢場球,要走好幾個(ge) 小時。
在西藏林芝市墨脫縣德興(xing) 鄉(xiang) 巴登則村,旺前羅布向弟弟們(men) 展示自己的球技(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旺前羅布也徒步去踢過球。那時,他代表鄉(xiang) 小學去縣裏比賽,和隊友翻了幾座大山,從(cong) 搖晃的鐵索橋上跨過雅江,三四個(ge) 小時才到縣裏。他穿的是25元一雙的回力鞋;沒在草皮上踢過球,踩在剛鋪好沒多久的草皮上“感覺要飛起來”;不懂戰術,完全不退防,就站在前場等隊友傳(chuan) 球,但還真的進了兩(liang) 個(ge) ,幫助球隊完成絕殺。
之後,一行人又浩浩蕩蕩走回德興(xing) 鄉(xiang) ,一路上在山崖上唱著門巴民歌。
在那段幾乎“與(yu) 世隔絕”的歲月裏,足球給邊境小城中單調、孤獨的生活,帶來了珍貴的昂揚精神。
在位於(yu) 西藏林芝市墨脫縣德興(xing) 鄉(xiang) 巴登則村的家中,旺前羅布陪弟弟們(men) 玩耍(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博 攝
新年前的“禮物”
後來,縣裏的中小學陸續修建了五人製足球場,教育局也開始推廣建立陽光足球隊;墨脫隊在林芝市的比賽中屢創佳績,旺前羅布入選恒大足球學校……這些都更堅定了墨脫人對足球的信心。而墨脫與(yu) 外界連通的第一條公路——紮墨公路,也終於(yu) 在2013年修通。
但是,墨脫依舊沒有一塊11人製標準球場。
這是墨脫縣新修建的11人製足球場(2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羅博 攝
2019年,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墨脫縣工作組進入墨脫。發現這裏海拔僅(jin) 1000米左右,適合開展競技類項目,但全縣沒有一處大型公共體(ti) 育活動場地。他們(men) 將這一想法與(yu) 當地幹部交流,決(jue) 定實施墨脫縣公共體(ti) 育運動基地建設項目。11人製公共足球場隻是項目一期,二期將建設公共綜合體(ti) 育館,還將配套建一個(ge) 小型汙水處理廠。
建設中的一些特殊困難令設計和施工團隊始料未及。由於(yu) 盤山路的轉彎角度過大,球場照明燈杆即便拆分成三段,放在卡車上仍無法轉彎,隻能將原定30米的燈杆長度改為(wei) 25米;紮墨公路橋梁有限載,一些鋼結構構件隻能拆成更小的部分運輸;施工期間,公路因雨季地質災害前後封閉一個(ge) 多月,材料運不進來……
“斷路斷網不斷精神,停水停電不停鬥誌,這是墨脫人民教給我們(men) 的精神。”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墨脫縣工作組組長葉敏堅說,克服重重困難,場地在“雅江杯”開賽前投入使用,也是獻給墨脫人民的一份特殊“新年禮物”。
小城裏的憧憬
剛剛結束的“雅江杯”吸引了18支球隊,僅(jin) 德興(xing) 鄉(xiang) 就有4支村級隊伍參賽,一支隊伍還打進了決(jue) 賽,最後在點球大戰中惜敗。
比賽在這個(ge) 人口僅(jin) 14000多人的小城中是過年前的大新聞。去年,墨脫的硬化道路已通到每個(ge) 村,許多鄉(xiang) 親(qin) 們(men) 坐著車來縣裏為(wei) 球隊加油。為(wei) 一場球而徒步翻山的日子,已成為(wei) 曆史。
山體(ti) 上的公路通往旺前羅布位於(yu) 墨脫縣德興(xing) 鄉(xiang) 巴登則村的家(2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未來,公共體(ti) 育場館區域將是縣城一處新的城市活動中心,甚至可以將林芝市乃至自治區級的比賽引入墨脫,打造藏東(dong) 南的體(ti) 育產(chan) 業(ye) 和高原康養(yang) 中心。”墨脫縣縣長魏長旗說。
憑著艱苦奉獻的精神,一代代“高原孤島”的建設者已為(wei) 墨脫打下堅實的發展基礎。未來,這座風景宜人的邊境小城,或許將回饋給她的居民更多幸福感、獲得感,以及更加多元的生活選擇。
在位於(yu) 西藏林芝市墨脫縣德興(xing) 鄉(xiang) 巴登則村的家中,旺前羅布一家人合影留念(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過完年,旺前羅布又將返回廣東(dong) 。他將麵臨(lin) 足球生涯的關(guan) 鍵時期,他希望自己能成為(wei) 職業(ye) 球員,即便不能如願,他也想以後回到墨脫,成為(wei) 一名足球教練。
“不管能不能培養(yang) 出職業(ye) 球員,讓像我弟弟那麽(me) 大的孩子以後能在家門口踢場正規比賽,也很好啊!”他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