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電網“骨架”日益強起來

發布時間: 2021-03-04 08:47:00 來源: 經濟日報

  在西藏日喀則市薩嘎縣,甘肅人閆曉明經營的酒店大堂裏燈火通明。“要不是接入了大電網,我們(men) 還真不敢這麽(me) 用電。”閆曉明笑著說。

  閆曉明所說的“大電網”指的是阿裏與(yu) 藏中電網聯網工程,2020年12月工程正式建成投運。至此,閆曉明所在的薩嘎縣終於(yu) 接入了穩定可靠的大電網。

  說到電,閆曉明打開了話匣子。2000年,他來到薩嘎縣開百貨商店,當時夜晚照明主要靠油燈和蠟燭。之後,縣裏修建了小水電站,但冬季河水結冰,電力不穩,他又用上了燃油發電機。在薩嘎多年,他先後承包經營賓館、酒店,生意越做越紅火,燃油發電機的功率也越來越大。“那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用上穩定的電能。”閆曉明說。

  之所以會(hui) 出現缺電或供電不穩定的情況,是因為(wei) 當時日喀則西南部的薩嘎、吉隆、聶拉木、仲巴等縣以及阿裏地區東(dong) 部的普蘭(lan) 、改則、措勤縣均未並入國家大電網,當地農(nong) 村電網長期處在孤網運行的狀態,電力主要由當地的小水電和光伏電站提供,供電可靠性較低。

  為(wei) 了解決(jue) 上述問題,總投資74億(yi) 元的阿裏與(yu) 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於(yu) 2019年9月正式開建,並於(yu) 2020年12月建成投運,該工程結束了西藏阿裏電網長期孤網運行的曆史。西藏薩嘎、吉隆、聶拉木、仲巴、普蘭(lan) 、改則和措勤等7個(ge) 縣用上大網電,沿線16個(ge) 縣38萬(wan) 農(nong) 牧民實現了從(cong) “油燈”到“電燈”、從(cong) “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標誌著全國最後一個(ge) 地級行政區接入國家大電網。西藏也由此邁入了主電網覆蓋全區7地市、74縣(區)的互聯互通統一電網新時代。

  從(cong) 西藏和平解放時發電能力為(wei) “零”,到各地市局域電網逐漸形成,再到青藏、川藏、藏中電力聯網、阿裏與(yu) 藏中電網聯網工程四條“電力天路”接連貫通,幾十年間,西藏電力事業(ye) 蓬勃發展,為(wei) 當地經濟社會(hui) 跨越式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從(cong) 主電網的“大動脈”分支向下,連接西藏千家萬(wan) 戶的供電“毛細血管”也日漸豐(feng) 盈。其中,2018年啟動的西藏“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工程,在2020年6月順利完工。工程總投資97.75億(yi) 元,約占全國“三區三州”農(nong) 網改造升級工程總量的三分之一,新建和改造主配網線路約1.9萬(wan) 公裏,惠及西藏69個(ge) 縣350個(ge) 鄉(xiang) 鎮4860個(ge) 村,解決(jue) 和改善了23萬(wan) 戶67.2萬(wan)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用電問題。

  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西藏主幹電網最高電壓等級不斷上新台階,電網“骨架”日益強起來。“十三五”以來,隨著西藏主電網持續改造升級,供電服務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供電範圍不斷向更偏遠地區延伸,西藏農(nong) 牧區電網的麵貌煥然一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也在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中漸漸發生著變化。

  近5年來,西藏電網用電負荷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20年最高用電負荷已達到170.4萬(wan) 千瓦,年均增長19.2%。全社會(hui) 用電量從(cong) 2015年的40.53億(yi) 千瓦時,躍至2020年底的82.45億(yi) 千瓦時。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