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多位藏族阿佳身著民族盛裝參觀山南市博物館。冉文娟 攝
5月18日,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博物館迎來了開館後首個(ge) “國際博物館日”。當日,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展及“埃赤派”藏文書(shu) 法展吸引了大量觀眾(zhong) 前來參觀。
5月18日,觀眾(zhong) 參觀山南市博物館“埃赤派”藏文書(shu) 法展。冉文娟 攝
當天下午,山南市博物館“雅礱文博講壇”開講。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夏格旺堆以半個(ge) 世紀以來西藏高原發現的重要考古材料為(wei) 基礎,從(cong) 西藏高原的史前人群、生計方式(生業(ye) 模式)、聚落文化、喪(sang) 葬習(xi) 俗、器物及其組合、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等方麵入手,介紹西藏史前考古學文化麵貌、特征及其演進,以及物質文化史的大致脈絡。
5月18日,觀眾(zhong) 參觀山南市博物館“埃赤派”藏文書(shu) 法展。
5月18日,山南市博物館展出的距今約2000年的雙耳尖底彩陶罐。冉文娟 攝
資料顯示,山南市博物館展區麵積約5700平方米,館藏文物4000餘(yu) 件,包括考古出土的金銀器、陶器、石器,古籍文獻檔案、傳(chuan) 統造像藝術(造像類、唐卡類)及民俗用品、墓葬隨葬品等,展現了西藏自古以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