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出台《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製度的若幹措施》

發布時間: 2021-05-31 09:31:00 來源: 西藏商報

  為(wei) 推動形成健康可持續的社會(hui) 救助長效機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體(ti) 係,日前,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正式出台《關(guan) 於(yu) 改革完善社會(hui) 救助製度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全文共6個(ge) 部分、33條,突出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明確了夯實基本生活救助製度、健全專(zhuan) 項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完善急難社會(hui) 救助製度、引導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創新社會(hui) 救助方式等重點任務。

  構建“一個(ge) 格局”

  全麵建成以基本生活救助、專(zhuan) 項救助、急難救助為(wei) 主題,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為(wei) 補充,分層分類、城鄉(xiang) 統籌的救助體(ti) 係,形成多項製度綜合保障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的救助格局。

  明確兩(liang) 個(ge) 目標

  《措施》提出確立到2022年,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專(zhuan) 項社會(hui) 救助、臨(lin) 時救助為(wei) 主體(ti) ,以信息化為(wei) 支撐,分層分類、城鄉(xiang) 統籌和其他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為(wei) 補充的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到2035年,實現西藏社會(hui) 救助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建成與(yu) 全國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現代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

  劃分“三層體(ti) 係”

  此外,記者了解到,《措施》還劃分“三層體(ti) 係”。

  第一層,通過夯實基本生活救助,保障困難群眾(zhong) 的基本生活。《措施》對低保、特困等現行社會(hui) 救助製度進行適度改革,擴大保障覆蓋範圍,對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喪(sang) 失勞動能力和部分喪(sang) 失勞動能力的,按照“單人戶”納入低保;對邊境縣(區)的低保家庭按照當年低保標準增發10%的低保金;將特困人員供養(yang) 覆蓋的未成年人年齡從(cong) 原來的16周歲延長至18周歲;對低保對象家庭成員通過就業(ye) 、務工等方式實現人均收入超出低保標準後,給予一定時間的漸退期。

  第二層,通過健全專(zhuan) 項社會(hui) 救助,推動全社會(hui) 救助工作統籌發展。《措施》不僅(jin) 對醫療、住房、教育、就業(ye) 、受災人員救助等專(zhuan) 項社會(hui) 救助製度作出了具體(ti) 部署,而且對發展完善其他救助幫扶製度進行了安排,除了針對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等困難群眾(zhong) 提出了相關(guan) 救助保障要求,還提出了積極開展司法救助、心理疏導、關(guan) 係調適、殯葬服務、誌願服務等關(guan) 愛服務措施,涵蓋了困難群眾(zhong) 的多方麵需求,有利於(yu) 把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網織得更密、編得更牢。

  第三層,通過加強急難社會(hui) 救助製度,努力實現高效救助。《措施》明確了急難型、支出型貧困家庭臨(lin) 時救助審核審批程序和辦理時限;同時,對全麵建立鄉(xiang) 鎮(街道)臨(lin) 時救助備用金製度、適度下放臨(lin) 時救助審批權限等內(nei) 容均作出了具體(ti) 規定;並且明確申請臨(lin) 時救助不受戶籍地、居住地限製,由急難發生地實施救助。

  創新救助方式

  《措施》要求,發展慈善事業(ye) ,引導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創新社會(hui) 救助方式,通過政府購買(mai) 服務對社會(hui) 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提供必要的探視、照料服務。加快實現城鄉(xiang) 救助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城鄉(xiang) 差距,逐步推進持有居住證人員在居住地申辦社會(hui) 救助。

  針對基層社會(hui) 救助工作力量不足、經辦服務能力不強的問題,明確提出進一步落實政府購買(mai) 社會(hui) 救助服務政策措施,將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事務性、服務性社會(hui) 救助工作列入政府購買(mai) 服務指導目錄交由社會(hui) 力量承擔。

  《措施》的出台對社會(hui) 救助製度進行了係統性改革完善,對西藏社會(hui) 救助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對於(yu) 推動西藏社會(hui) 救助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具有重大意義(yi) 。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