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叫山南
位於(yu) 西藏自治區南部
湛藍的天空
潔白的雲(yun) 朵
牛羊成群
奔跑在草原上
雅魯藏布江緩緩流淌
靜靜傾(qing) 聽時光婉轉
看歲月倒映在光影深處
西藏山南市澤當鎮全景。新華社發
這裏是
藏民族的搖籃
藏文化的發祥地
這裏 人文燦爛
有西藏最早的農(nong) 田
有西藏最早的宮殿
拚版照片:左上:位於(yu) 山南市乃東(dong) 區的西藏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左下:位於(yu) 山南市紮囊縣境內(nei) 的桑耶寺。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右上:位於(yu) 山南市瓊結縣境內(nei) 的藏王墓。新華社發
右下:山南市浪卡子縣境內(nei) 的日托寺。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這裏 景色獨好
羊卓雍錯、拉姆拉錯、普姆雍錯
一個(ge) 個(ge) 高原湖泊
映了雪山
美了草原
這裏 經典流傳(chuan)
民主改革第一村的曆史回聲
全國海拔最高鄉(xiang) 的不凡堅守
全國人口最少鄉(xiang) 的偉(wei) 大變遷
傳(chuan) 頌著黨(dang) 的恩情
拚版照片:左上:山南市雅江兩(liang) 岸種植的樹林。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左下:雅魯藏布江流經山南市境內(nei) 。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右上:雅拉香布雪山位於(yu) 西藏山南市乃東(dong) 區境內(nei) ,其腳下的冰川和冰河是當地雅礱河的源頭。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右下:山南市浪卡子境內(nei) 的崗布冰川。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這裏的人民
始終不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讓他們(men) 翻身得解放
黨(dang) 的恩情,猶如太陽的光芒
照耀著這片蒼茫的高原大地
閱盡歲月的滄桑
曆經風雨的洗禮
如今的山南
政通人和、百業(ye) 興(xing) 旺、安居樂(le) 業(ye)
如今的山南
生態良好、邊疆穩固、人民幸福
如今的山南
朵朵格桑花綻放,青稞翻金浪
牛羊肥壯滿牧場,天路送安康
勤勞致富,家家戶戶奔小康
拚版照片:上:位於(yu) 山南市貢嘎縣的森布日搬遷安置點。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下左:這是山南市貢嘎縣森布日村街景。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下中:雙湖縣措折強瑪鄉(xiang) 才瑪榮村的搬遷群眾(zhong) 嘎瑪正在采摘蘋果。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下右:森布日幸福家園九年一貫製學校的教室裏,學生們(men) 正在上自習(xi) 。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黨(dang) 的光輝照邊疆
邊疆兒(er) 女心向黨(dang)
35萬(wan) 山南人民意氣風發
要把心中的歌兒(er) 獻給黨(dang)
在黨(dang) 的指引下
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
爭(zheng) 做神聖國土守護者
幸福家園建設者
書(shu) 寫(xie) 雪域高原團結富裕
文明和諧美麗(li) 的嶄新華章
拚版照片:左上: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xiang) 舉(ju) 行升國旗儀(yi) 式。新華社發
左下:新搬入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xiang) 的居民在往新家搬藏式櫃子。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右上: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卓嘎(右二)、央宗(左二)姐妹在“時代楷模”授予儀(yi) 式上與(yu) 主持人和觀眾(zhong) 互動交流。新華社記者 潘旭 攝
右下:卓嘎、央宗姐妹和玉麥鄉(xiang) 幹部群眾(zhong) 合影。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百姓臉上的笑容
越加燦爛
百姓的生活
更加幸福美好
百姓感恩之心,無以言表
山南市群眾(zhong) 幸福的笑臉。新華社記者 普布紮西 攝
《唱支山歌給黨(dang) 聽》
唯有這首歌
才能表達西藏各族人民的心聲
西藏,紮西德勒!
祖國,紮西德勒!
監製:燕紅
出品人:陳凱星 沈虹冰 嚴(yan) 昌枘
策劃:羅布次仁 嚴(yan) 昌枘 羅博 曹健
導演:普布旺堆 次仁龍布
統籌:嚴(yan) 昌枘 普布紮西
攝製:洛桑貢布 普布旺堆 次仁龍布
晉美多吉 洛卓嘉措
《唱支山歌給黨(dang) 聽》
詞:蕉萍
曲:朱踐耳
演唱:白瑪拉姆 達洛 仁青雍措 紮西拉姆
邊巴德慶 白瑪德慶 格桑達瓦 王彬 拉瓊
新華社西藏分社
中共山南市委員會(hui) 宣傳(chuan) 部
山南市融媒體(ti) 中心
聯合製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