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第三大湖泊紮日南木錯夏日風光。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中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二次青藏科考)“人類活動曆史及其影響”科考分隊,7月26日完成西藏自治區第三大湖泊——位於(yu) 阿裏地區措勤縣境內(nei) 海拔4613米紮日南木錯的水文、生態等考察工作。
在此之前和期間,科考分隊還派出科考小組分別前往改則縣拉果錯(海拔4500米)和措勤縣昂古錯(海拔4600米),完成這兩(liang) 個(ge) 湖泊流域內(nei) 表土樣品采集任務。
科考隊員乘充氣快艇考察紮日南木錯歸來。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科考隊員、河北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賀躍介紹說,紮日南木錯是西藏第三大湖泊,屬東(dong) 西向構造斷陷湖,湖麵海拔4613米,最大水深71.55米,它距離措勤縣城約12公裏,是一個(ge) 東(dong) 西長近54公裏、南北寬約20公裏、麵積約1023平方公裏的高原湖泊。
紮日南木錯最突出的特點是古湖岸沙堤發育明顯,最高一級古湖岸沙堤高出目前湖麵近百米,如此劇烈的湖麵變化說明紮日南木錯對氣候變化具有敏感的響應。
賀躍表示,科考分隊目前對紮日南木錯的研究主要從(cong) 三個(ge) 層麵開展:一是在湖中不同深度放置溫度計監測水溫的變化,這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有利於(yu) 了解紮日南木錯的水文特征,監測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二是科考分隊每年都會(hui) 采集紮日南木錯湖泊表層沉積物,更新和補充已有的青藏高原湖泊表層沉積物樣品庫。青藏高原湖泊眾(zhong) 多、類型豐(feng) 富、差異顯著,分析測試不同湖泊表層沉積物中特定生物標誌化合物的含量及其與(yu) 各環境因子(如溫度、鹽度、酸堿度等)的相關(guan) 性,科研人員可以建立該化合物與(yu) 環境因子的轉換方程,進而用於(yu) 重建過去環境變化。
三是通過重力鑽采樣器采集紮日南木錯湖底深度約1米左右岩芯,可能代表過去幾千年的沉積記錄,利用前述生物標誌化合物含量與(yu) 環境因子的轉換方程,可以重建當地過去幾千年的環境變化,並討論其影響機製。
他指出,由於(yu) 26日當天紮日南木錯湖麵風大浪急,科考隊員乘充氣快艇在湖上對水文、生態等考察近兩(liang) 個(ge) 小時後,出於(yu) 安全因素,未進行湖中溫度計讀取及湖底采樣工作,決(jue) 定後續再擇機實施。
科考隊員在拉果錯湖岸邊采集科研樣品。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科考隊員、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侯孝歡等25日、26日分別前往拉果錯和昂古錯采集湖泊流域內(nei) 表土樣品,沿湖泊周邊每間隔1至2公裏采集表土樣品近30份。
侯孝歡說,利用湖泊相關(guan) 指標重建青藏高原過去氣候環境變化必須開展指標的現代過程研究,這就需要科研人員采集湖泊流域內(nei) 表土和湖泊表層沉積物樣品來分析指標與(yu) 現代氣候要素之間的關(guan) 係,從(cong) 而更準確地重建青藏高原過去氣候環境變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