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重走天路看變遷丨走進西藏高原感受藏族古老歌舞魅力

發布時間: 2021-08-02 08:57: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走進西藏高原感受藏族古老歌舞魅力
跳舞前舞者們(men) 正在精心打扮。劉忠俊 攝

  盛夏的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門巴鄉(xiang) 仁多崗村草地上,28歲的尼瑪與(yu) 身著盛裝的藏族牧民們(men) 跳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直孔普堆巴宣舞,迎接遠道而來的遊客,動作優(you) 美的歌舞吸引了大家駐足觀賞,並用手機或相機記錄。


跳直孔普堆巴宣舞的28歲藏族小夥(huo) 尼瑪。劉忠俊 攝

  據了解,“宣”原為(wei) 象雄語,翻譯為(wei) 藏文即歌舞之意。直孔普堆巴宣舞是一種以說、唱、跳相結合的藏民族民間傳(chuan) 統舞蹈,舞姿融合了中藏和後藏民間舞蹈的精華,別具特色。其說唱形式展現了藏族古代語言文學的獨特魅力,涵蓋了藏民族宗教、禮儀(yi) 、風俗、節慶等各方麵的內(nei) 容,舞蹈形式不同於(yu) 其他地區藏民族舞蹈的快節奏,整段舞蹈給人以層次分明、循序漸進、恬靜中蘊涵歡快的感覺。


草原上正在展示直孔普堆巴宣舞。劉忠俊 攝

  據曆史記載,直孔第十二代國師頓珠傑布吸取天下所有優(you) 秀歌舞之精華,然後編入直孔宣舞。也就是說,自直孔寺創寺以來,就有了直孔普堆巴宣舞。800多年以來,普堆巴宣舞在直孔地區迎請直孔法王、坐床典禮、寺院的開光典禮、講經及每12年舉(ju) 行一次的直孔猴年坡瓦欽木等重大慶典上才能表演。


28歲藏族小夥(huo) 尼瑪(後排右四)與(yu) 跳直孔普堆巴宣舞的牧民們(men) 。劉忠俊 攝

  普堆巴宣舞是在直孔一帶傳(chuan) 承已久,區域特點濃厚的古老歌舞形式,其曆史悠久、服飾華貴獨特、歌聲優(you) 美動聽、舞步典雅而穩健,深受當地民眾(zhong) 歡迎。普堆巴宣舞融合了藏戲、舞蹈、說唱等主要的藏民族傳(chuan) 統民間藝術,在此基礎上又增添了新的變化,形成了獨特風格,區別於(yu) 西藏其他地區的民俗藝術形式。


藏族女子們(men) 身著獨特的服飾。劉忠俊 攝

  直孔普堆巴宣舞最早起源於(yu) 民間,並流傳(chuan) 在民間。但由於(yu) 種種原因,曾一度幾近失傳(chuan) 。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羅傑等一批群眾(zhong) 收集整理材料,形成了一套珍貴的直孔普堆巴宣舞原生態歌詞、習(xi) 俗的完整資料。2005年,西藏墨竹工卡縣相關(guan) 部門啟動了拯救和保護工作。2007年,直孔普堆巴宣舞文化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羅傑、覺果、阿吉拉姆等成為(wei) “宣”文化重要傳(chuan) 承人。2014年,墨竹工卡縣門巴鄉(xiang) (普堆巴宣舞)被命名為(wei) 西藏自治區文化藝術之鄉(xiang) 。

  “普堆巴宣舞是祖先們(men) 通過勤勞和智慧創造出來的,舞蹈動作優(you) 美,曲調動聽,展示了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一種形式。”墨竹工卡縣門巴鄉(xiang)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普堆巴宣舞傳(chuan) 承人、舞團團長洛桑紮西稱,普堆巴宣舞主要歌頌聖賢和大自然,音調細長而動聽,手勢樸素、步調協調,給人一種壯觀而樸素的感覺,這是宣舞的主要特色。“跳舞時,男子和女子跳法不一樣。女子須低著頭,動作輕柔緩慢。而男子則站立,動作粗獷而豪邁。”

  洛桑紮西稱,為(wei) 大力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當地已組建了普堆巴宣舞團,現有33名舞蹈演員,設有專(zhuan) 門的排練場所。在不斷傳(chuan) 承“宣”文化傳(chuan) 承基礎上,吸引熱愛表演、具有一定舞蹈資質的年輕人加入,隊伍不斷壯大。

  “將普堆巴宣舞融入牧家樂(le) 旅遊產(chan) 業(ye) 鏈,讓傳(chuan) 統文化成為(wei) 帶動牧民增收,推動扶貧產(chan) 業(ye) 的重要載體(ti) ,吸引海內(nei) 外遊客。”洛桑紮西稱,下一步將邀請專(zhuan) 家組織培訓,為(wei) 地方傳(chuan) 統文化培養(yang) 更多的後備人才。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