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朗縣拉多鄉紮村種植藏藥材致富小記:藏藥飄香綠滿坡
從(cong)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朗縣拉多鄉(xiang) 紮村沿著逶迤的盤山公路而上,一丘丘梯地上種滿了藏藥材,隨著海拔的升高,空氣愈發稀薄,淡淡的花香仿佛占據了所有的空氣,撲麵而來。
“這是桃兒(er) 七的花香。”紮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貢布指著眼前一處說,“今年,我們(men) 采用“仿野生”的方式進行育苗,花期到來之前再進行移栽,嚴(yan) 格實施規範化、科學化的管理。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在前期提高苗子成活率,又在後期提高掛果量,藥材品質也得到保證。”
據當地老人說,拉多鄉(xiang) 的山野溝穀裏生長著上百種野生藏藥材,它們(men) 廣泛分布卻又悄悄躲藏,林下、灌木下、草叢(cong) 下都是適宜生長之地。
在一輩又一輩紮村村民的開墾下,才有了這三百多畝(mu) 梯地,原先種的是青稞和小麥。幾年前,紮村黨(dang) 支部開始帶著大家試種藏藥材,成活率不高,銷量倒是可觀,讓村民們(men) 嚐到了甜頭。在自治區農(nong) 科院專(zhuan) 家的多次現場指導後,該村自主摸索出一條獨特的“仿野生”種植之路。
微涼的山風拂過,黃精在風中搖曳著優(you) 美的舞姿。這種藥材就生長在田邊壟溝裏,一行行、一列列。早些年沒人把它當回事,現在已成了村民們(men) 致富的“黃金”。“去年村裏賣出了百來斤,增收5萬(wan) 元。”紮村村民仁青高興(xing) 地說。
已經實現脫貧的白瑪德慶正在給藏木香做塊莖繁殖,“藏木香和土豆的種法差不多,很快就能學會(hui) ,賣出去的價(jia) 格比土豆高得多。”白瑪德慶原是低保戶,自從(c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業(ye) 越做越大,個(ge) 人收入水漲船高,“前年我們(men) 村辦起藏藥材種植合作社,全村人都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在這裏打工一天工資200元,年底還有分紅,去年我就分到了2000元。”
2019年起,白瑪德慶主動向鄉(xiang) 裏打過好幾次申請,想退出低保,“靠自己雙手掙得不少錢,心裏很舒服,不吃低保,不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奔小康。”
據了解,2020年,廣東(dong) 省援藏工作隊朗縣工作組在拉多鄉(xiang) 藏藥材種植方麵投入800萬(wan) 元,建設了1000多平方米的藏藥材晾曬間,將藏藥材的種植規模擴大至388畝(mu) ,全部采用“仿野生”的方式進行種植,村集體(ti) 第一年底就實現了收入12萬(wan) 餘(yu)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醫治疑難雜症、研究改良方劑、發掘傳統技術——占堆:傳承藏醫六十年
占堆,第二屆國醫大師,1958年開始係統學習藏醫藥。多年來,占堆致力於藏醫藥文獻的整理研究、藏藥新藥的開發研究、疑難病症的臨床研究。[詳細] -
北京藏醫院藏藥浴專題培訓班開班
6月15日,北京藏醫院藏藥浴專題培訓班正式開班。[詳細] -
全國勞模次仁措姆:生產放心藥品 保障萬家健康
在西藏甘露藏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部,38歲的次仁措姆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在這裏,她從一名普通車間製丸技術工幹起,至今已有18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