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重走天路看變遷|在幸福的路上攜手並進——一個西藏基層社區的民族團結實踐

發布時間: 2021-08-05 08:42:00 來源: 新華網

  高高飄揚的國旗,點綴著藏族裝飾元素的開闊院落,富有生活氣息的民俗活動中心……記者近日在西藏采訪時,來到了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江洛康薩社區居委會(hui) 。

  走進居委會(hui) 辦公室,顯眼位置擺放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牌匾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一個(ge) 生活著漢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13個(ge) 民族的城市社區,怎樣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才能獲得這樣的認可?

  在居委會(hui) 的民俗活動中心,記者見到了做礦泉水生意的藏族居民普窮。去年疫情期間,這位1995年入黨(dang) 的黨(dang) 員做了一件讓身邊人交口稱讚的事情:盡管自己的工廠停產(chan) 一段時間,收入受損,他還是向武漢捐助了5萬(wan) 元,為(wei) 日喀則市疫情防控一線送去800多桶礦泉水,還給租用他店鋪的其他民族兄弟免去了2個(ge) 月租金。

  “我的父親(qin) 是漢族,母親(qin) 是藏族,我本人就獲益於(yu) 民族團結。再說生活在這樣一個(ge) 有民族團結傳(chuan) 統的社區,做這些事其實不算什麽(me) 。”普窮笑著說。

  在普窮看來,民族團結是社區生活和諧幸福的底色。

  普窮說,6月2日是日喀則的“民族團結進步日”,今年這一天,社區召集了不同民族的代表,請大家坐下來,聊聊對民族團結的認識。這一活動讓他記憶猶新。

  “社區裏的老人告訴我們(men) ,他們(men) 小時候作為(wei) 農(nong) 奴,不僅(jin) 每天要放牧,還會(hui) 遭到無端打罵,是共產(chan) 黨(dang) 解放了他們(men) 。”普窮說,“沒有黨(dang) 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一定要感黨(dang) 恩,講團結。”

  普窮還告訴記者,社區每周一都會(hui) 舉(ju) 行升國旗儀(yi) 式。最近,他的孫輩放暑假了,他常帶孩子們(men) 參加升旗儀(yi) 式,教育他們(men) 要像爺爺一樣跟著黨(dang) 走。“現在,他們(men) 的國歌唱得特別好,普通話也說得好。”普窮自豪地說。

  普窮說的話,引起了在場社區居民巴桑的共鳴。他的生日恰巧是7月1日。巴桑說,每年7月1日升國旗後,來參加儀(yi) 式的居民們(men) 會(hui) 一起給他熱熱鬧鬧地慶祝生日,讓他十分感動。

  采訪中,記者還見到了社區裏一戶回族和藏族的通婚家庭。家庭的男主人叫馬尕東(dong) ,是甘肅人。20世紀80年代因為(wei) 做生意來到江洛康薩社區,後來結識了藏族姑娘紮西拉宗並組成了家庭。在鄰居的眼裏,他們(men) 是一個(ge) 美滿的家庭。

  如今,他們(men) 的民族服飾生意做得越來越大,正在日喀則市建一個(ge) 廠房。馬尕東(dong) 告訴社區幹部,如果社區裏有生活困難的居民,不論哪個(ge) 民族,都可以推薦到他的工廠就業(ye) 。

  “大家互幫互助嘛。”馬尕東(dong) 說。

  采訪中,一個(ge) 個(ge) 講述者的笑容,透出生活在這個(ge) 民族團結社區的幸福。

  江洛康薩社區居委會(hui) 主任次旦央吉介紹,社區這些年利用表彰先進、座談等多種形式促進民族團結,社區各民族之間合作經商、建立友誼的現象已經很普遍。社區也在總結做民族團結工作的經驗,將其歸納為(wei) “十促法”:黨(dang) 建引領促團結、發展經濟促團結、深化教育促團結、示範引領促團結、共建共治促團結、文化交流促團結、便民利民促團結、誌願服務促團結、共度節日促團結、強化保障促團結。目前,“十促法”已經在桑珠孜區的不少社區推廣。

  “現在,誰家有困難,首先想到的是請社區裏的各族兄弟姐妹幫一把,大家相互關(guan) 愛、相互扶持,在幸福的路上攜手並進。”次旦央吉說。

  采訪臨(lin) 近結束時,一些社區居民請記者幫他們(men) 合個(ge) 影。雖然來自不同民族,但“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卻是他們(men) 共同的心聲。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