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重走天路看變遷丨“日子越過越好,完全超出了想象”

發布時間: 2021-08-05 16:39: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現在的生活真的好。”十八軍(jun) 老戰士陳明英在接受采訪時說。

  陳明英老人出生於(yu) 1938年,是四川省甘孜州白玉縣人。在她13歲那年,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第十八軍(jun) 來到白玉縣一帶準備進藏,小小年紀的她離開家鄉(xiang) 跟隨十八軍(jun) 進藏,從(cong) 此幾乎將一生的時間都奉獻在這裏。


陳明英老人。中新網左宇坤 攝

  耄耋之年的陳明英,依然記得當年第一次見到十八軍(jun) 時的情景:“大家都說來了個(ge) 很好看的很年輕的部隊,衣服穿得也好,特別精神。”

  可以學寫(xie) 字,可以有飯吃,年幼的陳明英報名參軍(jun) ,跟隨十八軍(jun) 下屬一支部隊進了藏。1951年的西藏,還沒有一條真正意義(yi) 上的公路。從(cong) 昌都開始,陳明英隨著十八軍(jun) 一路翻山越嶺,穿越原始森林和沼澤地區,曆經3個(ge) 多月才到達拉薩。

  那是陳明英第一次出遠門,對當年的場景她曆曆在目:“過金沙江的時候,我們(men) 坐的是牛皮船,黃色的江水很深很急,坐到船裏很涼。我抓得緊緊的,生怕船翻了掉江裏。”

  當時因為(wei) 年齡小,組織上安排陳明英負責群眾(zhong) 思想宣傳(chuan) 的後勤工作。“我們(men) 每天都跟群眾(zhong) 一起。白天三到七個(ge) 人一起去群眾(zhong) 家裏,除了宣傳(chuan) ‘解放軍(jun) 好,共產(chan) 黨(dang) 好’,還要幫助群眾(zhong) 做事情,比如劈柴火、挑水、喂牛、照顧小孩等等,隻要群眾(zhong) 需要的事情,我們(men) 都會(hui) 去做。晚上自己搭帳篷,睡在帳篷裏,還要總結白天的工作。”

  偶爾,大家會(hui) 一起開聯歡晚會(hui) 。“你們(men) 來慶賀呀,我們(men) 來慶賀。”陳明英還記得,當時聯歡舞蹈時的曲調。

  到西藏後,陳明英先是在拉薩市人民醫院工作1年,後到中央民族學院學習(xi) 文化知識5年。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後,她來到西藏洛紮縣工作,一幹就是近30年。

  如今,西藏和平解放已經70年,陳明英也回到澤當養(yang) 老。陳明英的小孫女仁增央宗說,除了養(yang) 狗養(yang) 花養(yang) 草,老人最喜歡的就是看新聞,跟家人出去玩也著急回來看新聞聽收音機。她還再三叮囑子孫們(men) ,年青一代要做好本職工作,下基層要跟群眾(zhong) 在一起,對村民細心耐心。

  仁增央宗大學畢業(ye) 後,回到家鄉(xiang) 成為(wei) 了一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人員。“學習(xi) 了這麽(me) 多知識,希望能回報家鄉(xiang) ,能發一份熱發一份熱,能發一份光發一份光,這也是我們(men) 所有西藏學子的夢想。”

  “我的兩(liang) 個(ge) 子女是公務員,我希望他們(men) 永遠跟黨(dang) 走。”同樣對十八軍(jun) 有著特殊感情的,還有西藏拉薩市當雄縣烏(wu) 瑪塘鄉(xiang) 納龍村的索朗多吉老人,他是村裏唯一一位解放軍(jun) 十八軍(jun) 進藏的見證者和參與(yu) 者。


索朗多吉老人。中新網左宇坤 攝

  1951年8月22日和28日,解放軍(jun) 十八軍(jun) 獨立支隊1100餘(yu) 人,分兩(liang) 個(ge) 梯隊,先後從(cong) 青海出發,向西藏行進。部隊渡通天河,翻越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經聶榮至那曲。在那曲休整10天後,經當雄等地於(yu) 12月1日進入拉薩。

  索朗多吉記得,解放軍(jun) 是1951年藏曆九月來到自己村莊的,當時索朗多吉隻有12歲。“當時下著很大的雪,他們(men) 的衣服很破舊,手握上去很粗糙,很虛弱,像是很久沒吃飯。”

  但當人們(men) 問他們(men) 要不要回去時,他們(men) 卻堅定地回答“為(wei) 了解放西藏,再艱苦我們(men) 也不回去”。年幼的索朗多吉好奇地看著他們(men) ,很佩服他們(men) 的勇氣。

  “那時不知道他們(men) 是解放軍(jun) ,隻知道是好人,是好事。”索朗多吉記得,當時強盜土匪非常猖獗,白天都會(hui) 直接把別人的犛牛牽走殺掉。但解放軍(jun) 紀律非常嚴(yan) 明,不拿他們(men) 的任何東(dong) 西。語言不通又沒有翻譯,就用手語說要用大洋換山羊。

  “一定是有好事要發生了,這麽(me) 多人這麽(me) 辛苦過來,一定是有好事要發生了。”索朗多吉的父母和村民都這麽(me) 說。

  好事真的在發生。老人回憶,自己的父親(qin) 當時生了很嚴(yan) 重的病,都以為(wei) 救不活了,是十八軍(jun) 的女軍(jun) 醫冒著大雪免費治好了父親(qin) 的病。回憶起這些細節,索朗多吉合十了他的雙手。

  說起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的變化,老人說那真是一天一夜都說不完。曾經給奴隸主幹活,要交很多很多稅。“解放軍(jun) 來以後,本希望能整治強盜小偷就不錯了,沒想到日子越過越好,完全超出了想象。”

  對老人來說,他最開心的事就是能夠自食其力照顧自己和家庭。民主改革後,在黨(dang) 的政策關(guan) 懷下,老人不僅(jin) 翻身做了主人,還成了一家商店的會(hui) 計,領上了工資。

  通過參與(yu) 青藏公路、鐵路及109國道控製性工程的修建,老人一家收入不斷增加。目前,老人一家8口人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畜牧業(ye) 及石膏礦運輸,去年收入47萬(wan) 元,從(cong) 繳不完的賦稅到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