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聶榮縣,位於(yu) 世界屋脊的屋脊——藏北高原的中心、羌塘草原的腹地。“聶”在藏語裏是盤羊的意思,“榮”是山穀,聶榮翻譯成漢語就是盤羊聚集的山穀。
4700米的平均海拔讓“盤羊穀”的經濟發展並不容易。2019年2月,聶榮縣才剛剛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長年飄雪,缺氧嚴(yan) 寒的冷酷之地因何而興(xing) ?中新網記者近日來到這裏,看高寒藏北發展起的“熱氣騰騰”的特色旅遊業(ye) 。
獨特的地質結構讓西藏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熱資源,孕育出不少自然溫泉。冰天雪地的場景讓沸騰的溫泉水尤為(wei) 壯觀,也讓西藏有了“溫泉聖地”的美譽。
聶榮縣尼瑪鄉(xiang) 桑瓦玉澤溫泉。中新網左宇坤 攝
西藏那曲市聶榮縣尼瑪鄉(xiang) 銅龍村土地廣袤平闊,其中立起的兩(liang) 座現代藏式風格建築格外引人注目。在拉薩工作的藏族小夥(huo) 嘎瑪多傑和他的親(qin) 人朋友每年都會(hui) 特意來到這裏的桑瓦玉澤溫泉泡一泡。
“大泉眼價(jia) 格是每人58元,藥浴溫泉價(jia) 格是每人68元,不限時間。會(hui) 送一些酸奶等零食,午飯是20元,比起拉薩等的溫泉酒店,性價(jia) 比還是很高的。”嘎瑪多傑說。
桑瓦玉澤溫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熱溫泉之一,它的發現還伴隨著一個(ge) 神奇的故事——60多年前,一隻羊跑到一個(ge) 泉眼裏衝(chong) 泡後,脫毛的毛病慢慢好了,該溫泉藥浴的功能得以被發現。
嘎瑪多傑也覺得,來這裏泡過溫泉後,感覺自己臉上的痘痘消了不少,皮膚好了很多。尼瑪鄉(xiang) 鄉(xiang) 長史宗斌介紹說,銅龍地熱溫泉礦物質含量高,浸泡洗浴各類皮膚病、關(guan) 節炎、通風、胃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聶榮縣尼瑪鄉(xiang) 桑瓦玉澤溫泉。中新網左宇坤 攝
溫泉的熱氣中,蒸騰起的不僅(jin) 是越來越舒適的身心享受,也是越來越繁榮的村民生活。
據史宗斌介紹,目前銅龍村玉澤溫泉農(nong) 業(ye) 合作社服務項目包括大型泳池、溫泉治療房、餐飲、住宿、商店等,溫泉資源大大增加了牧民收入。
“全村參與(yu) 溫泉合作社有75戶35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3戶156人。2020年,溫泉合作社共創收169萬(wan) 元,其中支出37萬(wan) 元,預留周轉資金22萬(wan) 元,為(wei) 75戶牧民群眾(zhong) 分紅90萬(wan) 元,平均每戶分紅1.2萬(wan) 元;發放勞務工資20萬(wan) 元,共解決(jue) 就業(ye) 崗位35人,平均每人工資5714元。”史宗斌說。
尼瑪鄉(xiang) 銅龍村“一村一合”附屬溫泉旅遊產(chan) 業(ye) 的興(xing) 起,是西藏鄉(xiang) 村旅遊業(ye) 融入市場經濟大潮的縮影。
每年8月當地的“沐浴節”到來,桑瓦玉澤溫泉的高峰期也隨之來臨(lin) ,每天會(hui) 迎來近千名遊客,12個(ge) 泉眼都是滿滿的。銅龍村民的生活,也一年比一年忙碌熱鬧。
“水”似乎是聶榮縣特殊的恩賜。7月下旬正是聶榮縣最好的時候,在海拔4700米的聶榮濕地公園裏,聶榮縣副縣長尼瑪德吉望著這片土地說,發展之餘(yu) ,聶榮縣如今越來越重視保護,將發展用地變更為(wei) 濕地保護用地。
聶榮縣濕地公園一角。中新網左宇坤 攝
2015年聶榮縣正式設立並建設縣城濕地一期、二期保護建設項目,保護濕地麵積約為(wei) 1720畝(mu) ,建設景觀廊道、燈飾、圍牆、濕地生態修複、水治理等工程,有效保護了縣城空氣環境,調節縣城及周邊生態環境,涵養(yang) 水源、防洪、防澇、防塵,平衡縣城地下水生態功能的作用。
據尼瑪德吉介紹,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聶榮縣人口由原來的3萬(wan) 人左右發展到3.9萬(wan) 人。當地的特產(chan) 拉拉、酸奶等奶製品也越銷越好、越銷越遠,今年的工作重點是電商銷售和人才培養(yang) 。
“等以後345國道開通後,旅遊發展也會(hui) 更好。”尼瑪德吉期待著,這座高原上的“盤羊穀”能有更精彩的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