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重走天路看變遷|一方水土一方人,藏北牧民就業有特色

發布時間: 2021-08-05 08:55: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就業(ye) 乃民生之本。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西藏那曲市,是全國海拔最高的地級市。世代以農(nong) 牧為(wei) 生的那曲人民,近年也逐漸告別了伏在犛牛背上的傳(chuan) 統日子,增收渠道愈發豐(feng) 富,也愈發科學。

  “一十百千萬(wan) ”的嘎爾德運營模式

  天高雲(yun) 闊,群山挺拔,犛牛肥壯。西藏嘎爾德生態畜牧產(chan)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的示範基地,便坐落於(yu) 這番那曲市色尼區羅瑪鎮的畫麵中。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荒涼曾是這裏的主題。”西藏嘎爾德生態畜牧產(chan)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嘎桑加才說,過去,這裏的老百姓過著傳(chuan) 統的牧業(ye) 生活。2017年,西藏嘎爾德生態畜牧產(chan)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是經國家批準成立的犛牛乳製品生產(chan) 企業(ye) ,是當地重要的高原有機畜牧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


色尼區嘎爾德畜牧業(ye) 示範基地上的犛牛。中新網左宇坤 攝

  色尼區嘎爾德畜牧業(ye) 示範基地扶貧建設工程項目采取“公司+基地+農(nong) 牧民經濟合作組織+牧戶”的運作方法,形成了獨特的“嘎爾德模式”——以一個(ge) 龍頭企業(ye) 帶動十個(ge) 奶源基地,十個(ge) 奶源基地帶動一百個(ge) 村級合作社,一百個(ge) 村級合作社帶動千戶牧民,千戶牧民帶動萬(wan) 頭犛牛、奶牛。

  幾乎每隔一天,老牧民洛次就會(hui) 帶著兩(liang) 大桶牛奶來到這裏。收購員打開蓋子吸出一管,用儀(yi) 器測出數據又品了一口。上秤,共360斤,按夏季價(jia) 格10元一斤算,老人拿到了3600元錢。

  洛次從(cong) 10歲開始一直放犛牛為(wei) 生,今年58歲,家裏6口人,有70多頭犛牛。以前隻能靠賣犛牛掙錢,但一頭犛牛要養(yang) 8-10年才能賣,還不容易找到人賣出好價(jia) 格,一年收入也就2萬(wan) -3萬(wan) 元。而現在,洛次家每個(ge) 月隻靠賣奶就有1.5萬(wan) 元的純收入。

  據嘎桑加才介紹,僅(jin) 今年1月至6月,公司共收奶57.49萬(wan) 斤,兌(dui) 現牧民奶款812.04萬(wan) 元。

  強秋旺堆的“買(mai) 房夢”

  牛奶對於(yu) 藏北的人們(men) 有著特殊的意義(yi) 。25歲的藏餐館老板強秋旺堆告訴記者,自己店裏的師傅每早六點就要起來煮奶茶,煮三、四個(ge) 小時的奶茶是最好喝的。


強秋旺堆的藏餐館。中新網左宇坤 攝

  家住西藏那曲的強秋旺堆畢業(ye) 於(yu) 那曲市職業(ye) 技術學院,在9個(ge) 兄弟姐妹中排行第8。強秋旺堆的父母都是牧民,為(wei) 了養(yang) 大這些孩子過得十分簡樸,連自家產(chan) 的酥油都舍不得吃。

  中專(zhuan) 畢業(ye) 後,強秋旺堆做了一段時間的二手車生意,後來在一家押運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頗具商業(ye) 頭腦的他不甘於(yu) 一直給人打工,便籌錢在母校開了一家藏餐館,一邊的門通往學校,一邊的門通到外麵。

  “學校給我開店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每年隻要出5000元,電費之類的另算。”強秋旺堆店裏生意不錯,一共有包括兩(liang) 個(ge) 廚師在內(nei) 的七個(ge) 員工,也時常有烹飪專(zhuan) 業(ye) 的學弟學妹們(men) 來店裏實習(xi) ,每天流水能達到三四千元。

  “餐館是2019年5月開的,開業(ye) 第一年就盈利10多萬(wan) 元。同時,我現在也是押運公司那曲分公司的經理,年收入超過10萬(wan) 元。”去年,強秋旺堆用自己賺的錢,給父母在海拔相對較低、氣候條件更好的拉薩買(mai) 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公寓,父母已經搬了過去。

  那曲市職業(ye) 技術學校黨(dang) 委書(shu) 記、副校長丁濤稱,近三年學校共畢業(ye) 1225人,其中直接就業(ye) 和升學887人。2012年起,西藏全麵落實15年免費教育政策,為(wei) 眾(zhong) 多農(nong) 牧區學生和城鎮低收入家庭學生創造了敢想敢夢的機會(hui) 。


學生在那曲市職業(ye) 技術學校上課。中新網左宇坤 攝

  從(cong) 貧困生到就業(ye) 領路人

  離強秋旺堆的藏餐館幾分鍾車程的地方,畢業(ye) 於(yu) 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的白瑪赤列正在自家的勞務派遣公司忙碌著。

  這是一家集勞務派遣、家政服務、物流服務、代理招聘、人事外包、人力資源服務、人力資源管理谘詢服務於(yu) 一體(ti) 的綜合公司。2020年完成崗位對接517人,總收入400萬(wan) 元。其中長期工最高年增收3.5萬(wan) 元以上,每個(ge) 貧困勞動力平均增收1.2萬(wan) 元以上。

  “過幾天那曲市的賽馬節就要開始了,會(hui) 有很多搭帳篷之類的工作需要工人。我們(men) 從(cong) 中搭橋介紹,也提供技術、安全、服務意識等崗前培訓,工人每天的工資不會(hui) 低於(yu) 230元。”白瑪赤列說,今年上半年,自己公司已經派遣了近300人,有短期有長期,甚至還有到江蘇等地的跨省工作。

  白瑪赤列對接的工人大多年齡在18-45歲之間。“現在大家的觀念變了,家裏小一點的都去了城裏上學工作,年齡大一點的在家裏經濟來源少,便轉變思想願意打工了。”

  但語言不通也成為(wei) 了農(nong) 牧民用工的一大困難。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白瑪赤列不僅(jin) 會(hui) 對他們(men) 進行相關(guan) 的崗前培訓,還會(hui) 為(wei) 20人以上的用工團體(ti) 配備一個(ge) 大學生領隊進行翻譯和管理。


白瑪赤列公司組織進行的崗前培訓。中新網左宇坤 攝

  那曲市人社局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副主任紮西多吉告訴記者,那曲市政府和銀行簽訂協議,大學生創業(ye) 實體(ti) 隻需提供營業(ye) 執照和創業(ye) 計劃書(shu) 便可最高申請50萬(wan) 元免抵押、免息貸款。

  30歲的白瑪赤列如今已是3家公司的老板,每年營業(ye) 額達120餘(yu) 萬(wan) 元。但剛剛畢業(ye) 時的他還隻是個(ge) 貧困家庭的孩子。得益於(yu) 當地政府的創業(ye) 補助政策,2017年8月,白瑪赤列獲批了首筆5萬(wan) 元免息貸款,且創業(ye) 至今,每年他都能領到2.4萬(wan) 元的房租和水電補助。

  據那曲市人社局統計,2016至2020年,全市全日製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達95.81%,共發放就業(ye) 創業(ye) 補貼5530.232萬(wan) 元,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共計36.29萬(wan) 人,增收31.57億(yi) 元。

  觀念轉變,形式多樣。藏北牧民的就業(ye) 路,也越走越寬。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