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重走天路看變遷】紮西曲登,年輕活力的藏戲第一村

發布時間: 2021-08-06 09:14: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咚咚咚……喳喳喳……唉哈哈哈哈……”黃麵白發的麵具形象,咿咿呀呀的唱腔曲調,構成了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雅礱紮西雪巴藏戲的經典元素。

  傳(chuan) 說,明代著名建築師、藏戲的開山鼻祖唐東(dong) 傑布為(wei) 了給西藏建橋,組建藏戲班子四處募集資金,途中來到現在的西藏山南市乃東(dong) 區昌珠鎮紮西曲登社區,在此排練了一種新的藏戲表演方式。這便是最初的雅礱紮西雪巴藏戲,紮西曲登社區也因此被稱為(wei) “藏戲第一村”。

  文化搭台,經濟唱戲。隨著雅礱紮西雪巴藏戲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該社區將這一古老文化和民宿旅遊相融合,走出了民宿“牽手”非遺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路徑。

  黃麵白發,怡然自樂(le)

  麵具蓋住了演出者的表情,卻能從(cong) 說唱歌詞、舞蹈動作中感受到整個(ge) 故事的發展,讓觀眾(zhong) 聚精會(hui) 神地聆聽……這就是戴著黃色麵具表演的雅礱紮西雪巴藏戲。由於(yu) 其曆史悠久,在藏戲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成為(wei) 每年拉薩雪頓節的首演節目。


紮西曲登社區在進行雅礱紮西雪巴藏戲表演。 中新網左宇坤 攝

  傳(chuan) 說中,唐東(dong) 傑布為(wei) 造橋,天天在渡口燒炭打鐵,累得胸口發黑臉色蠟黃,於(yu) 是演出時就用黃麵具表達對唐東(dong) 傑布的敬仰。看似簡單的黃色麵具,其實是用純正的山羊皮做的,羊皮正麵一層一層縫製,要縫製12層布。最外麵縫上黃色氆氌,極為(wei) 精致。

  在紮西曲登社區,路旁的路燈燈柱中間、街頭巷尾的牆壁之上,隨處可見的黃色麵具上微微揚起的嘴角,像是歡迎到社區來的客人。而村中尤為(wei) 惹人注意的,是寫(xie) 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雅礱紮西雪巴藏戲傳(chuan) 習(xi) 基地”幾個(ge) 大字的大樓,每天這裏都會(hui) 有本地村民演員帶來的原汁原味的藏戲表演。

  社區居民委員會(hui) 主任尼瑪次仁是這一古老劇種的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從(cong) 16歲被藏戲隊的老師看中開始學藝,到成為(wei) 主角帶隊參加演出,與(yu) 藏戲結緣的33年,尼瑪次仁一切的付出和汗水,在戴上黃麵具的時刻,都覺得值了。

  歲月流轉,戲如人生。曾經為(wei) 了維持藏戲團的運營,尼瑪次仁還要跑到拉薩八廓街賣唱賺經費;如今,尼瑪次仁已成為(wei) 雅礱紮西雪巴藏戲的第11代傳(chuan) 承人,曾經那個(ge) 不起眼的藏戲隊,在他的帶領下漸漸恢複生機,有了31名成員和470平方米的傳(chuan) 習(xi) 所,遊客多的時候一晚上要演出六七場。

  傳(chuan) 習(xi) 所的建立,讓雅礱紮西雪巴藏戲有了“棲息”之地。而民宿旅遊的振興(xing) ,更是讓古老的紮西曲登社區迸發出年輕的活力。

  民宿牽手非遺,村民在家就能賺錢

  “去年,國家投資3000萬(wan) 元、對口援藏的湖北省投資2000萬(wan) 元,完善了旅遊服務硬軟件設施,組織社區56戶群眾(zhong) 開辦了民宿,帶動年戶均增收5000多元。”尼瑪次仁說。

  近年來,紮西曲登社區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發展鄉(xiang) 村旅遊。2020年6月22日,該社區接待第一批團隊遊客,同年7月入選全國第二批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名錄。


達瓦家的民宿。 中新網左宇坤 攝

  63歲的達瓦家是村裏的6號民宿。去年6月開始時家裏有5張床位,如今規模擴大到了8張,每張床每晚收費50元,熱情的達瓦還會(hui) 為(wei) 客人提供免費的酥油茶、甜茶等當地特色。

  夏季是西藏旅遊旺季,而紮西曲登的氣候不錯,冬天時太陽好也不太冷,“冬遊西藏”的名聲打出去了,達瓦家的民宿四季都是旺季。

  據介紹,2020年6月以來,紮西曲登社區累計接待全國各地遊客1.9萬(wan) 名,村集體(ti) 和村民實現增收190萬(wan) 元。民宿產(chan) 業(ye) 也由最初的7戶22個(ge) 床位擴大到58戶440個(ge) 床位。

  規模越來越大,責任也越來越大。紮西曲登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民宿的床單被罩等的清洗消毒等工作都是由社區的合作社統一標準化進行的,民宿主們(men) 也有專(zhuan) 門的微信群,房間衛生檢查不合格的會(hui) 進行通報。

  村裏人都說,達瓦以前是個(ge) 非常內(nei) 向的人,跟人說話都不敢抬頭。自從(cong) 做了民宿,常常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們(men) 聊天到深夜,還會(hui) 表演吹笛子。很多遊客走了之後會(hui) 給他打電話,說家裏很幹淨很舒服,明年後年還要再來。


達瓦(前排右一)和村民們(men) 在自己家的民宿中。 中新網左宇坤 攝

  “以前的收入來源就是種田、打工,去工地幹體(ti) 力活,一天100多塊錢,很累,手上剩不下錢。現在很輕鬆,隻要搞好衛生就可以了,手上也有了現金。”達瓦估算,做民宿一年他的純收入3萬(wan) 多元。

  “打掃打掃衛生就能在家數錢的日子,之前想都不敢想。”達瓦計劃著,明年還要再添幾張床位。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