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崗拉山口有個“群老兵”

發布時間: 2021-08-12 13:32:00 來源: 中國軍網

  “‘群老兵’,有幾天不見了,忙些啥呢?”7月20日,一位身著迷彩服的藏族老人出現在西藏山南軍(jun) 分區某邊防連門口,指導員索朗次仁笑著上前迎接。

  “我到山口轉了轉,順道拍了些照片,你看有用不?”被稱為(wei) “群老兵”的藏族老人遞過手機,索朗次仁連聲感謝。

  “群老兵”本名次仁群培,其實並沒有當過兵,可他對部隊一往情深:連隊鋪水泥路、官兵砌堡坎,他聽說後比自家的事還上心,還隔三差五跑到連隊溫室幫忙翻土鋤草施肥……幾十年過去了,連隊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卻始終“常駐”,一來二去,大家都稱呼他為(wei) “群老兵”。

  連隊執勤任務重,最遠的巡邏目的地在68公裏外的海拔4998米的崗拉山口,往返一次需要4天3夜。30年前,次仁群培就跟著官兵踏上了巡邏路。山高路險,馬是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連隊軍(jun) 馬數量有限,次仁群培便主動擔負起為(wei) 部隊征集馬匹的任務。村民的馬平時都放養(yang) 在高山峽穀,為(wei) 了找到合適的馬匹,次仁群培常常翻山越嶺、風餐露宿。有一次,他到民久瑪村征馬,硬是奔波了48公裏,在大霧彌漫的山穀中找尋了5天,湊齊馬匹後才下山。

  征馬不易,巡邏遇險更是家常便飯。有一次,次仁群培頂風冒雨前往崗拉山口巡查時,路遇山體(ti) 滑坡,一股泥石流傾(qing) 瀉而下,次仁群培躲閃不及,連人帶馬被衝(chong) 下崖壁,所幸被公路的擋牆攔住,才避免墜入深淵。不久後,受傷(shang) 的左腿剛剛痊愈,他又出現在巡邏隊伍中。還有一次,官兵巡邏前,次仁群培提前去探路,在距離連隊30公裏的地方發現一座木橋被水衝(chong) 毀,橋下水流湍急,而繞道至少要多花半天時間。次仁群培趕忙找來工具,忙活了幾天將橋修好,確保巡邏官兵按時到點到位。

  30年雪域巡邊,次仁群培早把自己當成連隊的一分子。去年7月,一次巡邏前,索朗次仁送給他2套迷彩服,可把他樂(le) 壞了,立即回家換上,還興(xing) 奮地展示給小兒(er) 子平措看。穿上迷彩服的次仁群培,腰杆更直了,也更喜歡官兵稱他為(wei) “群老兵”。每一次巡邏前,他都高聲回答“到”,還真有“兵味”!

  沐浴發展春風,邊防巡邏道路逐步升級改造。如今,巡邏車可以直接開到崗拉山山腳,巡邏時間縮短到2天1夜。不久後,白拉山隧道即將竣工,巡邏所需時間會(hui) 再減1天。次仁群培看在眼裏,喜在心裏。戍邊條件改善了,但“群老兵”依然閑不下來,一有空便去各個(ge) 山口走走看看。他說:“多虧(kui) 了共產(chan) 黨(dang) 和金珠瑪米,我們(men) 的日子越過越好,好日子要大家守護,我將繼續走下去,一直到走不動為(wei) 止。”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