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初心印記|“青藏鐵路精神”是如何鑄就的

發布時間: 2021-08-14 08:51:00 來源: 央視網

  2006年7月1日,全長1956公裏的青藏鐵路全線通車,一張當天北京到拉薩的車票見證著青藏鐵路建設的非凡曆程。在黨(dang) 的領導下,十多萬(wan) 築路大軍(jun) 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生命禁區”,冒嚴(yan) 寒、頂風雪,戰缺氧、鬥凍土,以驚人的毅力和勇氣,挑戰極限,戰勝艱難險阻,並以敢於(yu) 超越前人的大智大勇,拚搏奮鬥,開拓創新,攀登不止,在雪域高原上築起了中國鐵路建設的豐(feng) 碑,鑄就了“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這一精神,是廣大青藏鐵路建設者崇高愛國情懷和自甘奉獻品格的生動表現,是敢於(yu) 挑戰艱險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的真實寫(xie) 照,是善於(yu) 攻關(guan) 克難的崇高科學精神的傳(chuan) 承與(yu) 發揚,具有鮮明的時代價(jia) 值。

  一、“青藏鐵路精神”鑄就於(yu) 崇高愛國情懷和自甘奉獻的品格

  一條青藏線,穿越曆史和未來;一條通天路,寄托夢想與(yu) 期待。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廣大鐵路建設者為(wei) 了國家發展、民族複興(xing) 的需要,高擎著“築國脈、架金橋、揚國威、促團結”的旗幟,滿懷建功立業(ye) 的豪情壯誌,以果敢決(jue) 絕、義(yi) 無反顧的自甘奉獻品格,迅速集合到被世人稱之“畏途”的青藏鐵路建設第一線。有些同誌咬破手指寫(xie) 下血書(shu) 表達心誌,有的請求傾(qing) 家出征……出現了父送子、妻送郎,子承父誌作貢獻、夫妻雙雙上高原的動人場麵。這種崇高愛國的情懷和自甘奉獻的品格,是引領這支建設大軍(jun) 團結奮鬥的鮮紅旗幟,是鼓舞他們(men) 戰勝困難的強大動力。如在施工中,中鐵一局青藏鐵路鋪架項目部承擔了全線一半以上的鋪架任務,創造了鋪軌、架梁的新紀錄,充分展示出“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風暴強意誌更強,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高尚情操。曆時1800多個(ge) 晝夜,五易寒暑,這些築路大軍(jun) ,不辱使命,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給我們(men) 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二、“青藏鐵路精神”鑄就於(yu) 敢於(yu) 挑戰艱險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向上不舍追求,攀登永無止境。青藏鐵路建設大軍(jun) ,以敢於(yu) 挑戰艱險的大無畏英雄氣概,表現出永遠向前,決(jue) 不向惡劣環境屈服的頑強意鬥力。他們(men) 誓言,“笑傲昆侖(lun) 問天下何處是雄關(guan) ,躍馬雪域引青藏高原飛鐵龍”。這種豪言壯語,反映出青藏鐵路建設者對身處“極限”環境的無畏和達觀,體(ti) 現了對克服困難實現宏偉(wei) 目標的必勝信念和對所麵臨(lin) 困難的極大藐視。正是這樣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和樂(le) 觀主義(yi) 態度,鼓舞他們(men) 戰勝了一個(ge) 又一個(ge) 的困難,越過了一個(ge) 又一個(ge) 的障礙,取得了一個(ge) 又一個(ge) 的勝利,並實現了青藏鐵路設計時提出的“凍土區行車速度達到100公裏/小時,非凍土區行車速度達到120公裏/小時”的高標準。同時,青藏鐵路建設者對於(yu) 一流管理、一流隊伍、一流設備、一流標準、一流服務水平等的成功塑造,充分體(ti) 現出建設大軍(jun) 和鐵路部門決(jue) 心達到現有目標和不斷追逐新目標的勇毅決(jue) 心。這種承受著來自自身和自然的雙重殘酷壓力而不動搖的無畏英雄氣概,孕育了“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

  三、“青藏鐵路精神”鑄就於(yu) 善於(yu) 攻關(guan) 克難的崇高科學態度

  人類社會(hui) 是在不斷創新中前進的,有創新就有突破,突破就是對“極限”的突破,就是對“極限”的挑戰。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鐵道科學院西北研究所在青藏高原海拔4780米的風火山上,就建起了高海拔地區凍土觀測站,連續測取了1200多萬(wan) 個(ge) 數據,為(wei) 破解高原多年凍土這一世界性難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留下了“以苦為(wei) 榮、獻身科學”的風火山科研精神。其誌何其大,其圖何其遠。在青藏鐵路格拉段建設中,鐵路勘察設計人員無數次在極度缺氧情況下出色完成了初測、定測與(yu) 設計任務,他們(men) 以人為(wei) 本,自我籌劃,鮮明地表現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創新”的勘探設計尖兵精神。實踐中,他們(men) 認真貫徹“拚搏奉獻,依靠科技,保障健康,愛護環境,爭(zheng) 創一流”的建設方針,把認識、把握和遵循事物規律作為(wei) 設計、施工和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礎,用遵循科學規律的嚴(yan) 格態度,攻克了“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脆弱”三大難題,創造了在“生命禁區”“零死亡”的紀錄奇跡,並最終實現了工程建設的高質量、高水平,譜寫(xie) 了人類鐵路建設史上的技術創新光輝篇章。

  青藏鐵路已達終點,而精神之路沒有終點。新時代,弘揚青藏鐵路精神,推進偉(wei) 大事業(ye) ,並在實踐中不斷豐(feng) 富、升華這種精神,具有偉(wei) 大的現實意義(yi) 和深遠的曆史意義(yi) 。2020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川藏鐵路開工建設時指出,“要發揚“兩(liang) 路”精神和青藏鐵路精神,科學施工、安全施工、綠色施工,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考察時再度強調,規劃建設川藏鐵路是促進西藏發展和民生改善的一項重大舉(ju) 措,雅林段的地形地質和氣候條件更加複雜,修建難度之大世所罕見,要發揮科技創新關(guan) 鍵性作用,迎難而上、敢為(wei) 人先,堅持科學施工、安全施工、綠色施工,建設好這一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程中的標誌性工程。這些重要論述為(wei) 當前川藏鐵路建設者立功高原提供了精神指引。

  今天,站在“兩(liang) 個(ge) 一百年”曆史交匯點,我們(men) 要繼續用青藏鐵路精神托舉(ju) 夢想,進一步激勵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的幹事創業(ye) 誌向,鍛造崇高愛國情懷和自甘奉獻的品格,發揚直麵艱險、挑戰極限的英雄氣概,錘煉艱苦奮鬥、堅韌不拔的頑強毅力,培育遵循規律、善於(yu) 攻關(guan) 克難的科學態度,修養(yang) 尊重生命、珍愛自然的人文情操,鞭策攀登不止、勇創一流的卓越追求,使精神變成力量的源泉,化為(wei) 行動的支撐,以奪取第二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全麵勝利和譜寫(xie)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豪邁壯歌。

  (作者係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hui) 黨(dang) 校 黨(dang) 史黨(dang) 建教研部教師包金運、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hui) 黨(dang) 校 政法教研部教師 張春梅)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