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西藏曆史上有名的人物都是男性,沒有女性,當時女性扮演什麽(me) 樣的角色?”強俄巴·次央在給她的學生講授中國少數民族古代史時,被學生頻繁問及有關(guan) 女性地位的問題,這讓她萌生了研究西藏婦女的念頭,並創辦了西藏婦女研究機構——婦女與(yu) 性別研究中心。
供職於(yu) 西藏大學的強俄巴·次央,是西藏曆史上首位女性教授,也是知名的藏學家和西藏婦女研究專(zhuan) 家,從(cong) 事教育工作數十年。
“過去舊西藏的封建農(nong) 奴製度,製約了婦女發展。”強俄巴·次央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時介紹說,舊西藏,通行數百年的《十三法典》《十六法典》將人分成三六九等,女性被列為(wei) 低等級的人,尤其處於(yu) 社會(hui) 底層的貧苦婦女,其命價(jia) 為(wei) 草繩一根。強俄巴·次央主編的《西藏婦女教育發展及其對策研究》中也寫(xie) 道:“《十善法》中明文規定:‘勿聽婦人之言’,‘杜絕婦女參政’。”舊西藏的地方政府沒有女官員,即使她們(men) 出身名門貴族、留過學、受過很好的教育,回來後依然要回歸家庭。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後,婦女的經濟地位和社會(hui) 地位逐漸得到顯著改善和提高,女性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藏族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瑪,於(yu) 1937年8月出生在西藏日喀則一戶農(nong) 奴家庭,因為(wei) 出身,在她童年的生活中,隻有跟隨父母為(wei) 農(nong) 奴主放牧、種地、紡織的心酸記憶。
西藏和平解放後,才旦卓瑪的命運發生巨變,先是幸運地走進上海音樂(le) 學院學習(xi) 聲樂(le) ,後因一曲《翻身農(nong) 奴把歌唱》而成名,成為(wei) 西藏千萬(wan) 翻身女性的代表。
“如今西藏男女同工同酬、女性參政議政也為(wei) 西藏的發展獻計獻策。”強俄巴·次央說,西藏女性都很愛美,“我覺得從(cong) 女性身上的很多細微變化,也能看出現在的生活狀態,體(ti) 現女性觀念的改變和社會(hui) 的進步。”
強俄巴·次央也通過調查發現,在西藏農(nong) 牧區,許多家庭男子外出打工後,婦女成為(wei) 支撐農(nong) 牧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勞動力,婦女創造的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值已占總產(chan) 值的50%以上。此外,在西藏的脫貧攻堅中,尤其在偏遠的農(nong) 牧區,不乏女性的致富帶頭人。
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南亞(ya) 研究所所長邊巴拉姆坦言,從(cong) 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到自治區成立,再到改革開放至今,婦女的維權意識也在逐漸增強,“發生著從(cong) 無到有,再到自覺的變化。”
邊巴拉姆說,在維權過程中,官方每年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做普法工作,同時有各級婦聯組織投入人力、財力,從(cong) “娘家人”的角度為(wei) 婦女維權。
和平解放之初,中國官方即把辦教育列為(wei) 頭等大事,並創辦許多現代教育學校,掀開了西藏教育的新局麵。
強俄巴·次央研究數據顯示,從(cong) 1951年到1959年,西藏建成462所小學、兩(liang) 所中學和一所中專(zhuan) 學校,大批的適齡女性也開始踏入學校大門,接受現代學校教育。1963年,首屆拉薩中學畢業(ye) 生中,女性畢業(ye) 生就占了30%。
“昔日沒有享受受教育權利,受到歧視的廣大西藏婦女,真正獲得人人平等、人人都可接受教育的權利。”強俄巴·次央說。
據西藏自治區婦女聯合會(hui) 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末,西藏婦女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50.20%。全區女幹部占幹部總數的46.69%。在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中,女性在校生比例均保持在50%以上。
自1985年起,由中國其他省市多個(ge) 省市創辦其他省市西藏班,至今為(wei) 西藏培養(yang) 和輸送源源不斷的人才。現代女性創業(ye) 者卓瑪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卓瑪說:“如今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並沒有覺得性別有很大的差異”,在社會(hui) 中,甚至因為(wei) 自己的女性身份,能夠有更多發聲的平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