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兩(liang) 位因西藏結緣的老人,時隔56年,奇跡般地又因為(wei) 西藏重逢。
一位是年逾古稀的藏族版畫家其加達瓦,一位是耄耋之年的嶺南畫派第三代傳(chuan) 人梁世雄。2021年6月2日,深圳關(guan) 山月美術館,兩(liang) 雙留下歲月痕跡的藝術之手緊緊握在一起。
其加達瓦與(yu) 梁世雄(背影者)時隔56年再次重逢(2021年6月2日)。新華社記者胡拿雲(yun) 攝
在他們(men) 的筆下,人們(men) 看到了西藏的新生,更看到了西藏人民同步實現全麵小康、過上美好生活的巨變。
相遇:速寫(xie) 農(nong) 奴翻身得解放
兩(liang) 位老人的故事要從(cong) 56年前說起。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當年8月,32歲的廣州美院青年畫家梁世雄隨中央代表團赴藏,成為(wei) 新中國最早一批以現實主義(yi) 題材描繪西藏的畫家之一。
“當時文化部要派幾位畫家去西藏,為(wei) 人民大會(hui) 堂西藏廳繪製巨幅國畫《雪山雄鷹》。”梁世雄說。
一同進藏的還有幾位民族畫家。19歲的藏族青年其加達瓦就是其中之一,那時他剛從(cong) 四川美術學院畢業(ye) 不久。
1946年出生在四川甘孜州的其加達瓦,自小家庭困難、依靠親(qin) 戚鄰裏接濟。13歲時,四川美術學院民族班招生,從(cong) 小喜歡到處寫(xie) 寫(xie) 畫畫的其加達瓦幸運地獲得保送資格,得以入校專(zhuan) 業(ye) 學習(xi) 版畫。
1964年,他畢業(ye) 後被分配至四川省美術家協會(hui) 工作,隨後創作了自己的版畫成名作《開路》。1965年9月1日,其加達瓦作為(wei) 民族美術代表見證了西藏自治區的成立。
其加達瓦1964年作品《開路》。受訪者供圖
兩(liang) 位原本遠隔千山的年輕藝術家,因為(wei) 西藏,在雪域高原相逢。
懷抱嬰兒(er) 的阿媽、騎馬放歌的牧民……民主革命後的西藏人民,洋溢著幸福和喜悅,也感染了其加達瓦和梁世雄。
其加達瓦深入農(nong) 牧區生活五個(ge) 多月,他和另外兩(liang) 位版畫家聯合創作的《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木刻組畫》,在《西藏日報》發表。
梁世雄回憶說,他先後到山南農(nong) 區、藏北牧區、亞(ya) 東(dong) 林區等地,曆時四五個(ge) 月,創作大量速寫(xie) ,真實記錄了農(nong) 奴翻身得解放的喜悅,以及西藏人民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擁護和熱愛。
在舊社會(hui) 的西藏,當農(nong) 奴的年輕人談戀愛、自由來往是不可能的。兩(liang) 匹奔跑的駿馬、兩(liang) 位散步的年輕男女……這是梁世雄西藏速寫(xie) 中常見的場景,反映出西藏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一個(ge) 自由的新天地,這是一個(ge) 根本性的變化。”
分別:創作留下雪域高原深深印記
幾個(ge) 月的西藏之行,對梁世雄和其加達瓦的繪畫生涯帶來深遠影響。
“西藏之行留下一段難忘的經曆,我想這次不單是畫一批畫,而是要在思想、生活、技巧三方麵深刻鍛煉。”梁世雄在日記中寫(xie) 道。
回到廣州後,梁世雄陸續創作了《高原江南》《嘎拉湖畔》《白雲(yun) 下麵馬兒(er) 跑》等反映西藏的作品。中國美術館收藏了梁世雄1965年《西藏寫(xie) 生》冊(ce) 頁10餘(yu) 幅,以及多幅反映西藏新貌的作品。
其加達瓦回到四川後,完成了多幅西藏題材的版畫作品。1977年,他再次到西藏采風創作,後來擔任四川省美術家協會(hui) 副主席。
《金色的秋天》是一位藏族婦女肖像式的特寫(xie) ,飽滿的青稞麥,包裹著豐(feng) 收的喜悅。
《育林人》塑造了一位與(yu) 雪山森林為(wei) 友的藏族育林老人,展現了育林人如雄鷹般極具陽剛之美的性格特征,並獲得國際獎項。
……
“你的作品為(wei) 什麽(me) 總是充滿喜悅和陽光?”有人這樣問。
“那是因為(wei) 我所看到的高原從(cong) 一個(ge) 農(nong) 奴製社會(hui) 一步步走上不斷進步的康莊大道。”其加達瓦說,“和我一樣,千千萬(wan) 萬(wan) 的藏族同胞趕上了新時代,是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我們(men) 過上了幸福美好新生活。”
重逢:鋪開美好生活新畫卷
受當年通訊條件限製,其加達瓦與(yu) 梁世雄拉薩一別後便失去了聯係。歲月如梭,這一別竟快一個(ge) 甲子的時間了。
似乎是為(wei) 了重逢,兩(liang) 人幾十年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近在咫尺。1999年,其加達瓦調至深圳畫院工作,退休後一直在深圳生活。
今年5月底,其加達瓦從(cong) 當地新聞報道中看到梁世雄的畫展在深圳舉(ju) 辦,特別是看到《雪山雄鷹》的底稿,令他興(xing) 奮不已,夜不能寐。
隨後,他通過關(guan) 山月美術館的工作人員聯係上了梁世雄。兩(liang) 位老人時隔56年後,第一次激動地通上了電話。
人世間最過動情處,不是相遇,而在重逢。
6月2日,畫展閉幕當天,已經88歲的梁世雄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畫展,與(yu) 75歲的其加達瓦重逢,兩(liang) 人細數當年進藏情景感慨萬(wan) 千。
其加達瓦至今保留著56年前在拉薩與(yu) 梁世雄的合影,為(wei) 了這次重逢,他特別衝(chong) 洗了一張送給梁世雄。他們(men) 的西藏情結因為(wei)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格外濃烈。
1965年在拉薩參加西藏自治區成立大會(hui) 時的留影(左一為(wei) 梁世雄,左四為(wei) 其加達瓦)。受訪者供圖
這次畫展特意展出的《雪山雄鷹》底稿,正是梁世雄山水畫寄情於(yu) 雪域高原的經典之作。
2021年梁世雄畫展展出的《雪山雄鷹》底稿。受訪者供圖
今年,其加達瓦創作了一幅《阿媽啦,晚上見》的新版畫。畫中,一位西藏女人開著小汽車去上班前,和媽媽、女兒(er) 告別說晚上見,藏族家庭的幸福新生活躍然紙上。這幅畫入選近期舉(ju) 辦的“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美術攝影展”。
曆經歲月滄桑,兩(liang) 位老人用畫筆見證了曆史。
“我們(men) 的藝術創作正好趕上了西藏新生的大時代,現在年輕人的創作趕上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時代。”其加達瓦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