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西藏,我們(men) 之所以能平定叛亂(luan) ,靠的就是贏得人心,爭(zheng) 取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的支持。”在湖北省宜昌市白龍井軍(jun) 休所,戎馬一生的84歲老兵車炳章聊起當年進藏的經曆,飽含深情。
1955年,18歲的車炳章參軍(jun) 入伍,來到西藏軍(jun) 區第53師,開始了在雪域高原長達15年的軍(jun) 旅生活。
“我們(men) 新兵乘坐大篷車,沿著剛剛修通的康藏公路走了十多天,才來到西藏紮木的傾(qing) 多宗。”車炳章說,高原缺氧,空氣幹燥,住茅草屋,點煤油燈,但官兵沒一個(ge) 人叫苦,沒有蔬菜,他們(men) 就自己種,沒有房子,他們(men) 就自己建,“挖野菜,喝雪水,也是常事”。
惡劣的高原氣候,對車炳章和戰友是很大的考驗。“後來到了藏北唐古拉山一帶,因為(wei) 長時間在雪地行軍(jun) ,我得了雪盲症,發起高燒,一時間眼睛什麽(me) 也看不見。”即便如此,車炳章繼續隨部隊行進,晚上休息時,就用冰水敷敷眼睛。
車炳章回憶,那時他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心裏並不害怕。“剛進藏時,身體(ti) 上的病痛難不倒我們(men) ,讓我們(men) 棘手的是與(yu) 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的溝通交流。”
“部隊剛進藏時,由於(yu) 當地反動勢力長期進行虛假宣傳(chuan) ,散布謠言,說‘紅漢人’見到人就殺,見到牲畜就搶,不少少數民族群眾(zhong) 對我們(men) 持懷疑態度。”談起當時的複雜形勢,車炳章說,雖然那時西藏已經和平解放4年多了,但在藏南一些地區,還有反動勢力對共產(chan) 黨(dang) 、解放軍(jun) 進行造謠汙蔑。
1957年的一天,車炳章所在團接到赴昌都地區剿匪的命令。沿途他們(men) 發現有些村莊的村民都跑光了,“村裏村外見不到一個(ge) 人,家家戶戶大門緊鎖,整個(ge) 村子都靜悄悄的。”後來當地向導告訴他們(men) ,盤踞在昌都的反動勢力此前大肆造謠解放軍(jun) 要來打劫,“因此,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zhong) 在部隊到來之前,連夜逃往外地。”
軍(jun) 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為(wei) 盡快贏得當地群眾(zhong) 的信任,在昌都結束剿匪任務後,上級給車炳章所在連隊派來藏語翻譯,協助部隊開展群眾(zhong) 工作。官兵一邊訓練,一邊幫駐地群眾(zhong) 解決(jue) 生產(chan) 生活困難,幫他們(men) 背水、掃地、打柴、修補房屋,軍(jun) 醫還免費為(wei) 生病的藏族群眾(zhong) 治病。
“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辦好事的同時,我們(men) 還積極宣傳(chuan) 黨(dang) 在西藏的方針政策,讓西藏各族群眾(zhong) 明白共產(chan) 黨(dang) 是為(wei) 他們(men) 謀幸福的,要讓幸福的花朵開遍西藏。”車炳章說,部隊要求所有官兵,無論遇到什麽(me) 困難,都不允許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即使缺糧挨餓,也決(jue) 不能要群眾(zhong) 一粒糧食;寧可在外露宿,也不進老百姓的屋子。”
一次,車炳章所在連隊因取暖需要到當地村民家中借了柴火,離開時留下用信封裝著的感謝信和錢,“他們(men) 真切感受到解放軍(jun) 是一支全心全意為(wei) 他們(men) 服務的軍(jun) 隊,到處宣揚共產(chan) 黨(dang) 好、解放軍(jun) 親(qin) !”
“我們(men) 離開那個(ge) 村子的時候,一名叫卓嘎的藏族小夥(huo) 子專(zhuan) 門來為(wei) 我們(men) 送行。他說‘金珠瑪米’都是好人,以前自己被不懷好意的人利用了。”談起當時的群眾(zhong) 工作,車炳章說,人民軍(jun) 隊的作風和紀律就是一種強大的力量,驅散了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的疑慮,贏得了他們(men) 的心。
車炳章回憶,為(wei) 了讓西藏各族群眾(zhong) 真正相信共產(chan) 黨(dang) ,相信解放軍(jun) ,當時部隊有一條規定,無論在什麽(me) 情況下都不準開第一槍,一些同誌為(wei) 此流血甚至犧牲,“這些付出,西藏各族群眾(zhong) 都看在眼裏。”後來,許多群眾(zhong) 主動給解放軍(jun) 提供情報,甚至冒著生命危險給解放軍(jun) 當向導,當地不少適齡青年也積極報名參軍(jun) 入伍。
在西藏逐步走上和平發展之路時,上世紀六十年代,一場邊境作戰打響。“我們(men) 到西藏去當兵,就是為(wei) 了保衛祖國的邊疆。”車炳章和戰友們(men) 踴躍報名,上了前線。
“當時上級計劃3天內(nei) 結束戰鬥,我們(men) 隻用了20個(ge) 小時就殲滅了敵人。”車炳章自豪地回憶起一場戰鬥,他們(men) 團擔負迂回包抄任務,翻山越嶺穿插到敵人後方,配合主攻部隊一舉(ju) 消滅敵人精銳力量。
在部隊迂回穿插行動中,當地群眾(zhong) 主動為(wei) 解放軍(jun) 帶路,很多人把自家的犛牛、馬和騾子都牽出來,幫部隊運輸後勤補給。“正是西藏軍(jun) 民之間的魚水深情,才讓我們(men) 打了勝仗。”車炳章感慨地說,“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沒有什麽(me) 困難是戰勝不了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