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科技+生態+致富 這條世界海拔最高高速公路背後故事多

發布時間: 2021-09-01 09:26:00 來源: 人民網

  無邊綠翠憑羊牧,一馬飛歌醉碧宵。8月21日,G6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羊八井段通車試運行,該路段227公裏,設計行車時速120公裏。至此,全長295公裏的G6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拉薩段(簡稱“那拉高速”)全線通車,西藏高等級公路通車總裏程達1105公裏。這是首條連接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和藏北草原的高速公路,通車後,拉薩市與(yu) 那曲市之間的車程由過去的6個(ge) 多小時縮短至3個(ge) 小時。

  科技路

  解決(jue) 多個(ge) 世界難題

  那拉高速建設於(yu)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區,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要修建這條高速,科技先行才是硬道理。

  當雄隧道是該項目段控製性工程之一,全程V級圍岩,洞身圍岩主要為(wei) 強、中風化砂岩及板岩等,洞口段為(wei) 碎石及粉土。那羊項目第三總監辦副總監理工程師王同寶介紹:“針對這些難題,我們(men) 按照‘弱爆破、短開挖、強支護、早閉合、襯砌緊跟’的原則,一品一品(一品為(wei) 50公分)往前推進,最快時,一天能開挖進尺2—3米。”


藏北草原上的那拉高速。圖片由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提供


當雄隧道內(nei) 景。圖片由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提供

  長時低溫、溫差大、輻射強的環境特點及重載車輛多的交通特征,對路麵抗疲勞、抗老化、抗低溫及耐久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wei) 此,項目首次在高寒高海拔地區采用雙層改性設計、分層抗裂設計,貫徹建養(yang) 一體(ti) 化設計及全壽命周期設計理念。

  建設中最大的困難是什麽(me) ?“留人難!”那拉高速第三標段二分部中鐵一局項目經理常文軍(jun) 深深地歎了口氣,“高寒缺氧是所有人麵臨(lin) 的嚴(yan) 峻挑戰,比想象中還要難。剛來時都出現了高反,開工頭3個(ge) 月,人員流動非常大,上千號人幾乎大換血。”而他克服了很多困難,選擇留下來,一呆就是四年。

  “給西藏人民修一條高速路,參與(yu) 這樣一條‘天路’的建設,很自豪。”這是常文軍(jun) 和所有築路人的使命。

  生態路

  環保投入超4億(yi)

  沿著那拉高速行進,有一片高原花海。“對環境保護、景觀提升和推動高寒高海拔地區生態修複都具有重要意義(yi) 。”中交一公院那羊項目設計代表組組長王偉(wei) 說。

  在惡劣條件下,是如何打造的?中國中鐵那羊高速四分部項目經理陳永豐(feng) 介紹:“都是在草甸恢複基礎上進行的。剝離的草甸堆放在沿線,覆以遮陽網,定時澆水養(yang) 護。路基建好後,將其複植至邊坡等地。打好基礎後,選用了更適應高原環境的鄉(xiang) 土草(花)種。”

  “在高原上種花種草太難了,比照顧孩子還要悉心。”後期管護工人周玉娟說。


那曲河特大橋。圖片由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提供

  那拉高速原設計路線在阿熱濕地北側(ce) ,為(wei) 保護原有生態環境,後期移到了濕地南側(ce) 邊緣。“為(wei) 減少對濕地的幹擾,采用了橋梁跨越和路基通過兩(liang) 種形式,在路基施工時基本采用換填片塊石,這樣既可以保證施工質量,也不會(hui) 阻斷地下水和毛細水的流通,造成路線兩(liang) 側(ce) 的水草枯萎。同時,施工過程中所有施工機械、材料以及人員嚴(yan) 禁跨越紅線作業(ye) ,且施工中產(chan) 生的廢棄物均外運至指定棄料場堆放,確保濕地原有生態不被再次破壞。”那羊二標總工閆博說。


周玉娟進行花海後期管護。人民網 李海霞攝

  家門口修高速,會(hui) 不會(hui) 擋住放牧的路?這一度讓牧民們(men) 擔心。“後來發現擔心是多餘(yu) 的。”牧民紮西笑著說。為(wei) 匹配當地民風民俗,方便牧民和家畜、野生動物通行,那羊段新增通道涵洞6座,出行鄉(xiang) 村道路23條,涉及資金達1573萬(wan) 元。


動物們(men) 的“生命通道”。圖片由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提供

  “這是一條生態路,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充分考慮高原生態的脆弱性及保護的重要性。”那拉高速那羊段建設指揮長旺傑次仁說。數據顯示,目前,那拉高速全線在環保方麵的投入已超過4億(yi) 元。

  致富路

  百姓靠路日子紅又火

  得益於(yu) 那拉高速修建,那曲市色尼區古路鎮俄瑪村村民索羅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先一家人全靠放牧生活,一年下來收入不到3000元。頭上頂著貧困戶的‘帽子’,心裏特別不是滋味。開始修高速後,我就和其他村民到工地上幹活。”索羅滿臉笑容,“我兩(liang) 個(ge) 兒(er) 子也在這個(ge) 項目上工作,一年下來能賺好幾萬(wan) 。”


那拉高速段上的橋梁。圖片由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提供

  說起以前窮的原因,索羅說:“因為(wei) 不會(hui) 用網絡,信息閉塞。而且自己顧慮也多。到這裏打工後,很多工友還能給我講外麵的故事,讓我很受用。”

  信息暢通了,索羅的心思也“多”起來了。靠著這個(ge) 項目,積累了一點本錢後,他把家從(cong) 山裏搬到路邊,開起了茶館和旅館,收入翻了好幾番,刨去所有支出,一年能有兩(liang) 萬(wan) 多的淨收入。

  那拉高速通車在即,索羅又有了新的主意。“聽說現在旅遊業(ye) 發展的勢頭好,我想買(mai) 個(ge) 車跑旅遊客運。”

  不僅(jin) 如此,那拉高速全線貫通後,還將支撐起拉北環線這一重要旅遊路線。串聯並整合羊八井地熱溫泉、廓瓊崗日冰川、念青唐古拉山、納木錯景區。當雄縣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及各景區年收入預計能突破億(yi) 元大關(guan) 。

  “要想富,先修路”,可以說,那拉高速的修建是這句話的真實寫(xie) 照。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