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西藏新聞

西藏山南市紮囊縣羅堆村村民邊久:種出一片綠色希望

發布時間:2021-10-14 09:23: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1959年,邊久出生在西藏山南市紮囊縣紮其鄉(xiang) 羅堆村。那時的村莊周圍土地貧瘠、植被荒蕪,每到冬、春季節刮起大風便滿目黃沙。

  10來歲的時候,邊久在江邊放羊。閑暇時,他把江邊的幾棵小樹苗移栽到半山腰,樹漸漸長起來了,荒坡上便有了一叢(cong) 綠蔭。

  “人有了樹蔭,羊有了落葉,樹真是個(ge) 好東(dong) 西。”邊久便在心裏紮下了一個(ge) 種樹的夢想。從(cong) 此,挖坑埋土、種苗栽樹,便成了邊久生活的點點滴滴。

  隨著雅魯藏布江防沙治沙造林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邊久有了更多種樹的機會(hui) 。在政府扶持下,2004年,邊久帶領村民整地、打井、修水渠,在家鄉(xiang) 建立起首個(ge) 個(ge) 體(ti) 苗圃基地,一步步發展起自己的造林事業(ye) 。

  十多年過去了,邊久把一處處礫石遍野的荒地,變成了450畝(mu) 苗圃,繁育了鬆樹、楊樹、柳樹、桃樹等60多個(ge) 樹種,200多萬(wan) 株樹苗。曾經的“放羊娃”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樹爸爸”。

  邊久的兒(er) 子羅布告訴記者:“爸爸最愛的就是這些樹,泥石流來的時候,爸爸就開著推土機去擋住那些滾下來的泥沙石頭;斷電的時候,爸爸就去江邊運水澆樹,要跑上十幾趟。”

  植萬(wan) 千樹木,造福一方百姓。

  2006年開始,邊久在種樹的同時還承擔起周邊桑耶鎮、阿紮鄉(xiang) 等兩(liang) 鎮三鄉(xiang) 的6萬(wan) 餘(yu) 畝(mu) 治沙工作。通過采用礫石壓沙、草方格等辦法,有效減少了風沙肆虐。如今,行走在紮囊縣到澤當的公路上,不時能看到山上的沙化部分已被草方格鋪滿。

  “江北灌區基礎設施已經建完,但水源不行。沒有水源保障就無法搞林業(ye) 。”邊久說,“新栽種的苗木,每隔一天就要澆水,否則就活不成。”為(wei) 此,邊久專(zhuan) 門雇人在那裏看管,自己也經常去查看苗木的生長情況,精心嗬護著一株株幼苗。

  如今,邊久的園林綠化公司承包工程造林、園林綠化、防沙治沙等項目,企業(ye) 穩定發展還解決(jue) 了當地20多個(ge) 群眾(zhong) 的就業(ye) 問題。

  “現在固定員工有70多人,季節性員工有270多人。”邊久告訴記者,“未來我想往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再去實踐我的經驗,爭(zheng) 取在更高的地方,用自己的雙手種出一片綠,造福更多百姓。”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