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今年以來,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壓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食品安全工作穩步推進,全市完成餐飲單位“明廚亮灶”建設1.6萬(wan) 餘(yu) 家,覆蓋率達94%。實施餐飲量化分級管理,量化分級評定1.25萬(wan) 家餐飲企業(ye) ,評定率達72.8%。倡導“公勺公筷”“文明餐桌”,刊播宣傳(chuan) 標語3.5萬(wan) 餘(yu) 條,各類餐飲服務單位文明餐桌自主實施率達70%,群眾(zhong) 知曉率達80%以上,食品安全創建工作群眾(zhong) 知曉度、滿意度逐年上升。
拉薩市市場監管局及相關(guan) 部門組成檢查組在某餐廳後廚檢查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事關(guan) 百姓福祉,事關(guan) 千家萬(wan) 戶。2021年,拉薩市以“四個(ge) 最嚴(yan) ”要求為(wei) 標杆,始終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狠抓全程監管、風險防控、依法治理、社會(hui) 共治,及時發現並有效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堅守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底線,確保食品安全總體(ti) 形勢穩中趨好。
如何牢牢守住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今年以來,拉薩市通過多項行之有效的措施,築牢了堅實的食品安全防線,采訪期間,記者發現了拉薩市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多項亮眼成績。
亮點一:
專(zhuan) 項檢查問題連鎖餐廳
近期以來,“奈雪的茶”“胖哥倆(lia) 肉蟹煲”等一批網紅連鎖餐飲店在網絡上被爆出的後廚環境髒亂(luan) 差、操作不規範、使用過期變質食材等問題,讓群眾(zhong) 咋舌不已。
然而,記者發現,位於(yu) 拉薩市東(dong) 郊萬(wan) 達廣場的“胖哥倆(lia) 肉蟹煲”餐廳,依然有不少消費者進店就餐。
“最近才因為(wei) 食品安全問題上了微博熱搜,您不擔心嗎?”麵對提問 ,市民張女士掏出手機,向記者展示了一份檢查結果通報:“從(cong) 檢查情況看,未發現曝光的‘死蟹當活蟹賣、大量使用過期食材’等問題。因全區禁止進口冷鏈食品經營,該商家並未采購進口及國產(chan) 蟹,也暫未提供‘肉蟹堡’菜品,主要經營‘雞爪堡’‘排骨堡’等菜品;豬蹄、牛肋排等食材為(wei) 當天煮製冷藏,保證2天內(nei) 使用完畢……”
張女士說:“自治區相關(guan) 監管部門動作很快,已經對這家‘胖哥倆(lia) 肉蟹煲’突擊檢查過了,就檢查結果來看,沒什麽(me) 大問題,我相信自治區相關(guan) 監管部門會(hui) 守住群眾(zhong) ‘舌尖上的安全’。”
針對近期區外曝光的“胖哥倆(lia) 肉蟹煲”等知名連鎖餐飲店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西藏相關(guan) 監管部門迅速行動、緊急開展專(zhuan) 項檢查和整治工作,檢查結果第一時間通過區內(nei) 主要媒體(ti) 向社會(hui) 公布,及時回應了群眾(zhong) 對西藏相關(guan) 食品安全問題的關(guan) 切。
“反應迅速、態度堅決(jue) 、結果透明、措施得力,這次監管部門的專(zhuan) 項檢查行動讓我們(men) 消費者放寬了心。”張女士告訴記者。
亮點二:
農(nong) 貿市場實現食品快檢
在東(dong) 嘎農(nong) 副產(chan) 品批發市場,每日的食品快檢結果會(hui) 上傳(chuan) 至農(nong) 貿市場檢測中心信息查詢顯示屏,通過電子屏能清楚看到各個(ge) 菜攤各種菜品的檢測結果。
“看到電子屏上的檢測結果,我就放心了!”拖著裝得滿滿當當的購物小車,市民卓嘎滿意地說,“我就住在東(dong) 嘎農(nong) 副產(chan) 品批發市場附近,平時一直來這裏買(mai) 菜、買(mai) 水果,自從(cong) 這邊設立檢測室後,我每次來市場買(mai) 菜,都會(hui) 先看看電子顯示屏上的檢測結果,這樣讓人覺得買(mai) 得更放心!”
截至今年6月,拉薩市2家一級農(nong) 貿市場已建成以“凡進市場必檢、應檢項目盡檢”為(wei) 目標的“食品檢測室”;拉薩市17家二級農(nong) 貿市場中,已有15家農(nong) 貿市場建成“食品快檢室”,4家縣區所屬的三級農(nong) 貿市場利用“食品檢測車”開展快檢工作,打通“批發——銷售——消費”全鏈條的食品快檢功能。同時,相關(guan) 部門還針對全市農(nong) 貿市場食品快檢員進行了多次專(zhuan) 業(ye) 培訓。
此外,拉薩市市場監管局還充分利用食品安全智慧監管體(ti) 係,通過現場檢測係統數據對接,實現信息公開、交易溯源、聯網監測、智慧監管等功能。實現通過pc端和移動端實時查看監管信息平台的檢測數據,將“互聯網+”技術應用於(yu) 督促食品經營者落實主體(ti) 責任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之中,使市場主辦方和經營戶信息透明,以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和精準度,靶向保障食品安全,推進食品安全由傳(chuan) 統監管向智慧監管轉型升級。
亮點三:
“明廚亮灶”覆蓋率達94%
在拉薩市“明廚亮灶示範一條街”——巴爾庫路的某家餐廳裏,幾位消費者正在玻璃隔斷窗前好奇地張望。玻璃隔斷窗內(nei) ,一位廚師正在裝盤蓑衣黃瓜。
餐飲店負責人發現,“開放式”廚房讓前來就餐的食客們(men) 多了一項“業(ye) 餘(yu) ”活動——趴窗戶。“幾乎每次飯點,都有一些顧客守在操作間的吧台前,觀看廚師烹飪。”
顧客在餐廳大堂,就可以將後廚的一舉(ju) 一動通過透明玻璃、監控視頻畫麵一覽無餘(yu) 。像這樣的近距離“觀景區”,現在已不稀奇,拉薩市乃至全區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ye) 都會(hui) 按照食品安全相關(guan) 規定及要求,以“明廚亮灶”的形式向消費者展現餐廳後廚的衛生環境和師傅們(men) 的精湛技藝。
據悉,今年上半年,拉薩市餐飲單位“明廚亮灶”建設覆蓋率達94%。
隨著“明廚亮灶”工程在拉薩市餐飲店的鋪開,不少市民的就餐理念也悄悄發生了改變。很多市民表示,他們(men) 選擇前往已完成“明廚亮灶”改造的餐飲店就餐,主要原因是為(wei) 了讓自己能夠吃得放心。
“出來吃個(ge) 飯還要提心吊膽的,就很糟心。”市民楊麗(li) 芳女士說,“現在好了,我到外麵吃飯隻選擇那些改造成‘明廚亮灶’的店,他們(men) 不會(hui) 拒絕顧客觀看食物的製作過程,這樣就讓人吃得舒心、放心。”
在楊麗(li) 芳看來,“明廚亮灶”工程,其隱性作用就在於(yu) 讓顧客的角色發生了變化。顧客在就餐的同時,變成了監督者,從(cong) 而督促餐飲店通過提高對自身的要求,提升服務品質。
保障食品安全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並且隻有起點,沒有終點。拉薩市市場監管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全麵踐行“四個(ge) 最嚴(yan) ”要求,著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注的食品安全突出問題,不斷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真正讓群眾(zhong) 吃得安心、放心、舒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