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崗巴縣舉(ju) 辦的詩歌朗誦比賽現場。崗巴縣龍中鄉(xiang) 小學供圖
軍(jun) 地一家親(qin) ,軍(jun) 民魚水情。一代代人民子弟兵在日喀則這片熱土上,不惜以生命為(wei) 代價(jia) 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守護人民幸福美好。一批批日喀則兒(er) 女用實際行動擁軍(jun) 愛軍(jun) ,湧現出“國旗老阿媽”次仁曲珍、“擁軍(jun) 老阿媽”確吉、亞(ya) 東(dong) 縣三位送菜老阿媽等一大批擁軍(jun) 模範。
時代變遷,變不了拳拳擁軍(jun) 愛民之心;歲月更迭,掩不住濃濃魚水深情。近年來,日喀則市堅持屯兵和安民並舉(ju) 、固邊和興(xing) 邊並重,大力實施邊境黨(dang) 建“紅色長廊”工程,全麵加強邊境一線軍(jun) 地基層黨(dang) 組織結對共建。
同時,持續鞏固擴大以“共學黨(dang) 的理論固信仰信念,共建基層組織固一線堡壘,共促民生改善固脫貧成果,共樹文明新風固民族團結,共守神聖國土固邊境安寧”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五共五固”軍(jun) 地基層組織結對共建活動成果,著力把邊境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為(wei) 反分裂鬥爭(zheng) 橋頭堡、民族團結工作隊、群眾(zhong) 致富帶頭人,讓黨(dang) 旗始終在祖國邊境高高飄揚,為(wei) 日喀則市乃至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堅守精神高地
11月12日,冬日的薩嘎縣傑村村委會(hui) 內(nei) 暖意融融,軍(jun) 民歡聚一堂。這天,駐藏某部官兵將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送到了傑村。
官兵和村民共同學習(xi) 了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精神,大家紛紛表示,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長期以來,日喀則市堅持軍(jun) 地共建,將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作為(wei) 共同的政治責任,共同興(xing) 起“大學習(xi) ”熱潮,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黨(dang) 員幹部頭腦,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高原戍邊模範營”官兵回信後,日喀則市主要負責同誌與(yu) 邊境官兵共學總書(shu) 記重要回信精神,座談交流心得體(ti) 會(hui) ,帶動軍(jun) 地黨(dang) 組織凝聚起學精神、謀發展、保穩定、固邊關(guan) 的磅礴力量。
今年以來,結合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軍(jun) 地基層黨(dang) 組織結合主題黨(dang) 日和重要節慶節點,充分利用部隊軍(jun) 史館、地方紅色遺跡、軍(jun) 民團結先進事跡等,常態化組織部隊官兵、黨(dang) 員幹部、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青少年接受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愛國主義(yi) 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新舊西藏對比教育等。
同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開展“五共五固”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持續鞏固軍(jun) 政軍(jun) 民團結和民族團結基礎。部隊基層黨(dang) 組織積極開展“交1個(ge) 農(nong) 牧民黨(dang) 員朋友、學100句少數民族語言、學唱1首少數民族語言歌曲、學跳1支少數民族舞蹈”活動;地方基層黨(dang) 組織協調銀行、郵政、超市等部門機構到邊遠駐地和執勤點開設業(ye) 務站點或定期提供組團式上門服務。
聚焦強邊目標 築牢基層堡壘
在聶拉木縣紮西崗村,軍(jun) 地聯合成立了臨(lin) 時黨(dang) 支部,幾平方米的活動板房成為(wei) 了守邊固邊、疫情防控的堅強戰鬥堡壘。
“條件越艱苦,任務越繁重,我們(men) 越要迎難而上,因為(wei) 我們(men) 肩上扛著使命擔當,身後守護著萬(wan) 家燈火。”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諾布斬釘截鐵地說。
像這樣的軍(jun) 地臨(lin) 時帳篷黨(dang) 支部、黨(dang) 小組,今年以來,日喀則市新建了71個(ge) ,實現黨(dang) 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五共五固”工作中,日喀則市委加強黨(dang) 對強邊固邊工作的全麵領導,加強頂層設計,健全完善黨(dang) 政軍(jun) 警民聯防聯控機製,健全軍(jun) 地定期會(hui) 商、季度報告製度,製定加強邊境地區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實施意見,將“五共五固”工作經費納入基層組織建設保障範疇,確保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邊防建設統籌推進、人民生活水平和邊防實力同步提升。
堅持在組織聯建、班子聯抓、隊伍聯育上出實招、用實勁、見實效。軍(jun) 地基層黨(dang) 組織建立結對共建點,實現邊境一線村(社區)全覆蓋,落實“雙向進入、交叉兼職”機製。駐軍(jun) 部隊選派官兵兼任村(社區)“政治輔導員”,積極發揮部隊政治工作優(you) 勢,幫助邊境村(社區)黨(dang) 組織建製度、理思路、強規劃、提素質,開展“同上黨(dang) 課”“同過政治生日”1100餘(yu) 場次,聯合打造基層黨(dang) 建示範點19個(ge) ,培養(yang) 村(社區)“兩(liang) 委”後備幹部42名、致富帶頭人77名,不斷提升邊境地區基層黨(dang) 建工作水平。
彰顯魚水深情 建設幸福家園
今年高考,亞(ya) 東(dong) 縣帕裏鎮老阿媽群宗的大孫女德慶色珍考上了南京林業(ye) 大學。
高興(xing) 之餘(yu) ,群宗老阿媽卻又有些擔心。因家庭變故,老阿媽獨自撫育兩(liang) 個(ge) 孫女,雖然基本生活有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孫女的學費、生活費、路費等讓一家人犯了難。
得知情況後,駐地官兵踴躍捐助愛心,籌集善款4.3萬(wan) 餘(yu) 元,同時,建立每月黨(dang) 員助學機製。“感謝共產(chan) 黨(dang) ,感謝解放軍(jun) ,讓我們(men) 的日子有了更多希望。”8月29日,拿到善款的德慶色珍激動地說。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軍(jun) 地雙方堅持把“共促民生改善固脫貧成果”作為(wei) 檢驗“五共五固”成效的“試金石”。
2021年村(社區)換屆中,115名優(you) 秀退役士兵進入村(社區)“兩(liang) 委”班子任職。換屆後,駐軍(jun) 部隊“政治輔導員”協同村(社區)幹部、第一書(shu) 記、駐村工作隊和群眾(zhong) 代表召開座談會(hui) 34次,聽取意見、分析形勢,研究製定符合本村實際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劃42個(ge) 。依托村衛生室設立174個(ge) 軍(jun) 地衛生保健室,定期組織軍(jun) 醫為(wei) 村醫送教上門,為(wei) 群眾(zhong) 送醫送藥,免費接診群眾(zhong) 3200餘(yu) 人次,推動醫療衛生資源共建共享共用。組織部隊官兵、黨(dang) 員幹部和貧困學生“1對1”結對子、捐資助學,幫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ye) 。
日喀則市大力開展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邊境地區專(zhuan) 合組織達到2059家,帶動建檔立卡人口44265名、實現增收3.7億(yi) 元。同時,推行“1部(營連)+1村,1班+1戶”助產(chan) 模式,用好中央財政扶持壯大村集體(ti) 經濟資金,大力支持166個(ge) 邊境村建設建立、鞏固提升合作社。
軍(jun) 民同心,其利斷金。下一步,日喀則軍(jun) 地雙方將在更廣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廣“五共五固”經驗、共建軍(jun) 地基層黨(dang) 組織,以黨(dang) 建為(wei) 引領,不斷推進軍(jun) 民深度融合發展,讓“愛我人民愛我軍(jun) ”的氛圍愈加濃厚、軍(jun) 政軍(jun) 民團結根基更加牢固,努力實現強邊和強軍(jun) 的有機統一,匯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強軍(jun) 夢的磅礴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