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雪域,雪域展笑顏。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來,從(cong) 黑暗走向光明、從(cong) 落後走向進步、從(cong) 貧窮走向富裕、從(cong) 專(zhuan) 製走向民主、從(cong) 封閉走向開放,西藏社會(hui) 麵貌日新月異,譜寫(xie) 了一首讓高原群眾(zhong) 心裏充滿愛意、眼裏充盈綠意、精神文化生活充裕的春天讚歌。
心裏充滿愛意
“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今天的新西藏,沒有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就沒有今天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剛剛過去的3月28日是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紀念日”,63年前的這一天,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徹底獲得人身自由。家住八廓街社區德勒康“民族團結大院”,今年74歲的巴桑老人每年都會(hui) 以感恩的心情銘記這一天。
在拉薩老城區八廓街周圍,有藏、漢、回等各族群眾(zhong) 聚居的大院100多個(ge) 。他們(men) 在一起經商、生活,互幫互助,共同建設自己的城市和家園。走進一座座大院,處處可以聽到各民族團結的佳話。巴桑說:“西藏今天的繁榮發展,是我們(men) 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
來自內(nei) 蒙古科爾沁的蒙古族小夥(huo) 兒(er) 趙岩,大學畢業(ye) 後,以西部計劃西藏專(zhuan) 項誌願者的身份分配到日喀則謝通門工作。
“初到謝通門,天特別藍,藍得像我的家鄉(xiang) 科爾沁草原的天空。”為(wei) 了緩解鄉(xiang) 愁,趙岩利用專(zhuan) 業(ye) 所長去做有民族特色的手工紙雕,創作工筆畫和木刻版畫等。
在尋找靈感和材料的過程中,趙岩認識了同樣對畫畫感興(xing) 趣但沒有繪畫基礎的雲(yun) 旦頓珠,他是一家藏式家具廠的學徒。“了解到他喜歡繪畫,我就教他畫。他怕麻煩我,總是小心翼翼的樣子,每當他畫完,都會(hui) 反複跟我說謝謝。於(yu) 是,我也學會(hui) 了第一句藏語——‘突吉切’,時間一久,他也成了我的藏語老師。”趙岩說。
工作一段時間後,趙岩了解到,還有很多偏遠地區的藏族老百姓同樣需要幫助。於(yu) 是,他和幾個(ge) 藏族同事一起成立了雪域愛心小組,借助微信平台發起捐助衣服、文具、書(shu) 包的愛心公益活動,把兄弟省市的愛心凝聚到西藏來。
2018年,趙岩被單位派駐到那曲市申紮縣申紮鎮薑戎村任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在準備下村之前,其他省市的愛心物資還在源源不斷郵寄過來,一年裏給那曲市申紮縣申紮鎮4、5、7、8村和雙湖縣多瑪鄉(xiang) 噶卡嗎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捐助了價(jia) 值70萬(wan) 餘(yu) 元的物資和學習(xi) 用品。
截至去年年底,“雪域愛心小組”收到各族各界愛心人士捐贈價(jia) 值共計200萬(wan) 餘(yu) 元的各類保暖物資和學習(xi) 用品等,發放範圍包括日喀則、那曲、昌都等地市多個(ge) 縣區的貧困戶和特殊人群。
民族團結的典範故事比比皆是。早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初,就有大批各族各界人士到其他省市參觀考察。改革開放後,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更加緊密。
眼裏充盈綠意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ya) 洲水塔”,西藏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投入生態保護建設的資金超過200億(yi) 元,重點開展退化濕地保護修複、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天然林保護等工程項目,在“世界屋脊”築起了生態文明高地。
位於(yu) 雅江南岸的拉薩貢嘎國際機場曾飽受災害性風沙的侵擾,據不完全統計,貢嘎機場航班起降受災害性風沙影響天數,最高時每年可達60多天。
經過40多年持續造林治沙,一道長160多公裏、寬1.8公裏的“綠色長城”崛起在雅江山南段,貢嘎機場航班起降受災害性風沙影響降低到了每年10多天。
在珠穆朗瑪峰腳下,當地村民主動報名擔任垃圾管理員,在登山季上山運輸垃圾獲得收入,守好珠峰的同時也鼓起了腰包……
據《西藏和平解放與(yu) 繁榮發展》白皮書(shu) 介紹,西藏自然保護地占自治區麵積的38.75%。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12.31%,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提高到47%,濕地麵積達652.9萬(wan) 公頃。
目前,西藏生態係統整體(ti) 穩定,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綠色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人與(yu) 自然的和諧之景正在這裏徐徐鋪開,人民生態環境權益不斷提升,在高原上生活的各族群眾(zhong) 也享受到了保護生態帶來的紅利。西藏成為(wei) 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精神文化生活充裕
雪山、星空、草原、唐卡、藏醫藥、藏語文、布達拉宮、大昭寺、八廓街等文旅符號形成了高原味兒(er) 十足的傳(chuan) 統文化特色。
國家高度重視保護和發展西藏傳(chuan) 統文化,投入巨大人力、財力、物力,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等多種手段,使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得到了弘揚和發展。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還增設日喀則珠峰文化節、山南雅礱文化節、林芝桃花節等各種文化旅遊節,極大地豐(feng) 富了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精神生活,展示了新時代西藏人民的精神麵貌。
民主改革使西藏社會(hui) 製度一步跨千年,脫貧攻堅讓西藏人民生活方式一步跨千年。隨著西藏脫貧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也不斷提高。
在藏語文方麵,目前,西藏公開發行藏文期刊16種、藏文報紙12種,累計出版藏文圖書(shu) 7185種、4009萬(wan) 冊(ce) 。此外,藏語言文字在衛生、郵政、通信、交通、金融、科技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使用。
在風俗習(xi) 慣方麵,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了西藏各民族按照傳(chuan) 統風俗習(xi) 慣生活和進行社會(hui) 活動的權利。各族群眾(zhong) 在保持服飾、飲食、住房的傳(chuan) 統方式和風格的同時,也吸收了不少新的現代文化習(xi) 俗。
在文化遺產(chan) 方麵,國家持續投入巨額資金對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大昭寺等文物古跡進行維修保護,還重視支持藏醫藥的傳(chuan) 承發展。西藏藏醫藥大學建立以來,累計培養(yang) 了7000餘(yu) 名藏醫藥專(zhuan) 業(ye) 人才。
《西藏和平解放與(yu) 繁榮發展》白皮書(shu) 顯示,截至2020年,西藏已建成區、市(地)、縣(區)、鄉(xiang) (鎮)、村(居)五級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這意味著西藏公共文化服務覆蓋率達100%。
如今,圖書(shu) 館、群眾(zhong) 藝術館、博物館等各級文化活動場所已成為(wei) 西藏人民群眾(zhong) 參與(yu) 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此外,依托10個(ge) 專(zhuan) 業(ye) 文藝院團、76個(ge) 縣區藝術團、153個(ge) 民間藏戲隊、395個(ge) 鄉(xiang) 鎮文藝演出隊和5492個(ge) 行政村文藝演出隊,西藏各項文藝演出活動有序開展,進一步滿足了群眾(zhong) 精神文化需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