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截至2022年3月西藏累計繳存住房公積金超853億元

發布時間: 2022-04-27 09:29:00 來源: 西藏商報

  近日,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住建廳公積金監管處了解到,截至2022年3月,西藏自治區住房公積金使用率為(wei) 111.54%,西藏自治區累計發放異地公積金個(ge) 人住房貸款總額2.89億(yi) 元,異地公積金個(ge) 人住房貸款餘(yu) 額1.68億(yi) 元,與(yu) 全國一道實現繳存互認,滿足異地繳存職工購房需求。10萬(wan) 戶家庭通過住房公積金貸款改善住房條件。繳存職工連續繳存住房公積金滿6個(ge) 月後購買(mai) (或建造、翻修、大修)住房可申請公積金貸款(不限製購房地點)。    

  全國繳存互認 滿足異地購房需求

  “唉,這到底行不行啊?可別不讓異地貸款啊。”想要在成都買(mai) 房的何先生現在最擔心的就是貸不下來款,那買(mai) 房安家的計劃就隻能成為(wei) 一團泡影。

  自治區住建廳的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異地貸款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符合政策規定,何先生完全不用有這方麵的擔心,隻要按正常程序來申請,貸款會(hui) 在規定日期內(nei) 下發。”

  據了解,截至2022年3月,西藏自治區實繳單位6105家43.55萬(wan) 名職工,累計繳存住房公積金853.91億(yi) 元,繳存餘(yu) 額397.8億(yi) 元;共有50.79萬(wan) 人次提取住房公積金456.11億(yi) 元,提取額占繳存總額的53.41%。西藏自治區共發放個(ge) 人住房貸款11.48萬(wan) 筆501.22億(yi) 元,公積金貸款餘(yu) 額285.15億(yi) 元。個(ge) 人住房貸款餘(yu) 額占繳存餘(yu) 額的71.68%。其中,西藏自治區累計發放異地公積金個(ge) 人住房貸款總額2.89億(yi) 元,異地公積金個(ge) 人住房貸款餘(yu) 額1.68億(yi) 元。與(yu) 全國一道實現繳存互認,滿足異地繳存職工購房需求。

  最高貸款90萬(wan) 時長20年

  那要怎樣才能貸到款呢?該負責人細心地解釋道,繳存職工連續繳存住房公積金滿6個(ge) 月後購買(mai) (或建造、翻修、大修)住房可申請公積金貸款(不限製購房地點),目前西藏60%以上的公積金貸款是區外購房,且購房地涉及全國各地。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為(wei) 90萬(wan) 元、最長時限為(wei) 20年(貸款到期日不超過主借款人法定退休時間後5年),且不區分單雙職工,高於(yu) 區外絕大多數省市的貸款額度;西藏執行特殊優(you) 惠公積金貸款利率,即:5年及以下1.76%(與(yu) 全國現行利率相比低0.99個(ge) 百分點),5年以上2.08%(與(yu) 全國現行利率相比低1.17個(ge) 百分點);隨著西藏貸款人數逐年增加,出現了“找自然人擔保難”的現象,為(wei) 此今年已經開始在西藏自治區資金管理中心和拉薩市資金管理中心試點推行擔保公司擔保製度。

  各項便民措施 齊頭並進

  參加工作後,經常聽人說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商業(ye) 貸款相比能省下很多錢,但具體(ti) 能省下多少,該怎麽(me) 核算?大部分人都是一頭霧水。

  針對這些問題,自治區住建廳的相關(guan) 負責人為(wei) 記者進行了演示:打開微信,搜索“西藏住房公積金”,進入“便民工具”欄目,在這裏,無論是貸款利率計算,還是政策法規,又或者是辦事指南等等,統統一目了然。近年來,自治區住建廳積極推進“互聯網+公積金”服務,繳存單位和職工可通過微信、支付寶搜索“西藏住房公積金”、手機APP、網站(zfgjj.zjt.xizang.gov.cn)等渠道辦理公積金繳存、提取、貸款申請、查詢等業(ye) 務,並且西藏自治區公積金所有業(ye) 務已實現區內(nei) 通辦。

  此外,自治區住建廳還深化“放管服”改革。目前,已實現與(yu) 自治區人社廳退休幹部職工信息、房地產(chan) 網簽備案合同信息、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不動產(chan) 登記信息、自治區民政廳婚姻登記信息共享,無需繳存職工提供相關(guan) 證明,同時實現企業(ye) 開辦公積金繳存登記業(ye) 務“一網通辦”。同時,拓寬了服務渠道,在西藏自治區各商業(ye) 銀行延伸服務,共設立住房公積金營業(ye) 網點76個(ge) (其中區直和拉薩市34個(ge) ),方便繳存職工就近辦理住房公積金業(ye) 務,解決(jue) 了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人員少、業(ye) 務辦理窗口不足、職工排隊候時長及審批往返路途遠等突出問題。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