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武警西藏總隊某中隊副小隊長楊友剛——把每次訓練都當作實戰

發布時間: 2022-08-11 10:57:00 來源: 人民日報


楊友剛在教學中。伍富江攝

  在青藏高原上的一個(ge) 山坳裏,官兵整齊列隊,眼神一致盯著150米外的靶子……

  “砰!”刹那間,靶標被精準擊中。這名狙擊手,是武警西藏總隊某中隊副小隊長楊友剛。入伍19年來,他先後獲得“全軍(jun) 備戰標兵個(ge) 人”“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等榮譽,榮立個(ge) 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從(cong) 小聽爺爺講述參加抗美援朝的故事,楊友剛帶著“成為(wei) 一名神槍手”的誌向參軍(jun) 入伍。

  進入狙擊班後,挑戰也隨之而來:第一次打靶,一發未中;第二次,還是一發未中;第三次……之後接連10餘(yu) 次打靶,他的成績依舊沒有起色。

  不服輸的楊友剛每天堅持練習(xi) 閉目出槍500多次,把水壺掛在手臂上練習(xi) 抬臂兩(liang) 小時,在槍管上加掛水壺練習(xi) ,用針尖在大米上練習(xi) 鑽孔……

  兩(liang) 年的時間裏,楊友剛對潛伏、耐力、記憶等課目逐一進行超強度訓練。連續多年,楊友剛參加總隊狙擊手比武接連取得第一的成績。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對狙擊有一股倔勁。”和楊友剛一同在高原戰鬥了10多年的劉定偉(wei) 說。

  一次,在通過窗口靶向外打擊目標時,楊友剛像往常一樣擊發後並未擊中目標。

  聽了戰友用數學理論講解後,他意識到隻靠經驗並不行,理論學習(xi) 同等重要。於(yu) 是楊友剛買(mai) 來數學、物理教材深入學習(xi) ,但理論底子較弱的他學起來非常困難。

  “不學不行,萬(wan) 一實戰中遇到了需要計算的情況怎麽(me) 辦?”楊友剛咬咬牙,從(cong) 射擊急需的力學和運動學知識學起。在他的帶動下,中隊掀起了理論知識學習(xi) 研究熱潮,學習(xi) 室裏總能見到大家討論物理、數學等難題。

  不斷地學習(xi) ,一次次實踐,他發現高原的空氣密度、氣壓、重力加速度等都與(yu) 平原地區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為(wei) 了突破訓練極限,他開始不斷研究高原射擊課題。

  有一年,多國特種部隊受邀進行軍(jun) 事交流,楊友剛負責展示“移動中對移動目標狙擊”這一難度很大的課目。

  觀摩現場,人頭攢動,大家都期待著這位中國軍(jun) 人的表現。楊友剛在來回移動的軌道靶位上認真測量著風速等各項數據,不斷修正彈道。

  1分鍾、2分鍾……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在大家都等得有些焦急時,楊友剛果斷抓住時機,扣動扳機。報靶顯示,子彈正中目標,觀摩團瞬間沸騰,傳(chuan) 來持久的掌聲。

  這些年來,楊友剛把每一次訓練都當作實戰,認真鑽研在不同環境下精確狙擊的方法,撰寫(xie) 了近30萬(wan) 字的學習(xi) 筆記,摸索總結出“長槍追擊射擊法”“‘8’字快反射擊法”等20餘(yu) 種戰法、訓法和數據,被武警部隊乃至全軍(jun) 推廣應用。他還傾(qing) 囊相授自己的狙擊技術、戰術、戰法等,累計培養(yang) 出200餘(yu) 名教學骨幹。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