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典型丨援藏幹部梁楠鬱:為一個產業,他在冰冷的帳篷住了十幾天
結束援藏快1個(ge) 月了,梁楠鬱還時常夢到廣袤的藏北草原。“有幾次做夢醒來,我以為(wei) 還在雙湖,緩了半天才發現自己在北京。”他說。
地處藏北草原腹地的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雙湖縣,平均海拔5000多米,是全國海拔最高縣。這裏空氣含氧量隻有平原地區的40%,每年8級以上大風天氣高達200天,被稱為(wei) “人類生理極限試驗場”。
但梁楠鬱連續兩(liang) 屆援藏都在雙湖縣,把6年的芳華奉獻在了“生命禁區”。
2016年,來自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的梁楠鬱,作為(wei) 第八批援藏幹部來到雙湖縣任常務副縣長。高寒缺氧,失眠頭痛的高原反應,讓他一個(ge) 月便瘦了10多斤。“這裏的苦是意料之中的,但我不能不幹事。既然苦,那就讓這苦變得有價(jia) 值。”梁楠鬱說。
梁楠鬱(右一)在雙湖縣巴嶺鄉(xiang) 調研農(nong) 牧區鄉(xiang) 村旅遊工作。(受訪者供圖)
進藏後兩(liang) 個(ge) 月,梁楠鬱便跑完了全縣所有鄉(xiang) 鎮村莊。他發現,雙湖縣缺乏可持續發展的產(chan) 業(ye) ,群眾(zhong) 長期增收的內(nei) 生動力不足。經過紮實調研,梁楠鬱因地製宜為(wei) 當地長足發展開出一劑“良方”——發展鹵蟲卵產(chan) 業(ye) 。
產(chan) 自雙湖縣其香錯湖區的鹵蟲卵,被譽為(wei) 魚蝦蟹的“嬰兒(er) 奶粉”,是水產(chan) 養(yang) 殖的餌料。但由於(yu) 當地缺乏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規劃,導致鹵蟲卵走不出去,賣不上好價(jia) 錢。
隆冬10月,其香錯湖區幾近結冰,為(wei) 了調研鹵蟲卵產(chan) 業(ye) ,梁楠鬱在湖邊搭帳篷住了十幾天。雙湖縣巴齡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羅布占堆說:“湖邊氣溫零下20多攝氏度,帳篷裏什麽(me) 取暖設施都沒有,梁楠鬱同誌嘴唇裂了,臉也掉了一層皮,大家都勸他回縣城,但他說隻要能把鹵蟲卵產(chan) 業(ye) 做好,都值得。”
一年多時間,梁楠鬱奔走聯係30餘(yu) 家企業(ye) ,對鹵蟲卵的加工技術、客戶鏈條和售後服務等產(chan) 業(ye) 環節進行細致調研,也打通市場銷售渠道。2018年,鹵蟲卵賣出每噸7萬(wan) 元的高價(jia) ,比此前每噸高出8000元,捕撈群眾(zhong) 獲得了更多收益。
2019年,梁楠鬱的3年援藏期已滿。盡管血壓、血脂、尿酸都高了,但他思量再三,還是決(jue) 定繼續留下來,轉為(wei) 第九批援藏幹部。“在脫貧攻堅的關(guan) 鍵時刻我不能走,希望自己參與(yu) 的扶貧產(chan) 業(ye) 更加成熟,再為(wei) 雙湖縣的脫貧做點貢獻。”
在梁楠鬱的積極推動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捐贈建設的鹵蟲卵深加工廠在那曲市投產(chan) ,2021年雙湖縣鹵蟲卵累計銷售4000多萬(wan) 元,捕撈群眾(zhong) 增收1500餘(yu) 萬(wan) 元。
臨(lin) 近援藏結束,梁楠鬱又遠赴廣州,為(wei) 鹵蟲卵的銷售而奔波。“希望這個(ge) 產(chan) 業(ye) 能夠持久帶動群眾(zhong) 增收,成為(wei) 長期、可靠的致富產(chan) 業(ye) 。”
一方麵聚焦培育長遠產(chan) 業(ye) ,一方麵聚焦補齊眼前短板。梁楠鬱緊貼群眾(zhong) 所思所盼,努力為(wei) 牧民群眾(zhong) 辦實事。
2017年8月,首次有記載的5000米海拔地區的剖宮產(chan) 手術連續在雙湖縣成功實施,兩(liang) 個(ge) 藏族家庭的孩子呱呱落地。2018年,雙湖縣3名學生考入區外重點中學,當地多年沒有學生考入區外重點中學的曆史被打破。
梁楠鬱(左一)到雙湖縣協德鄉(xiang) 達吾瑪宗村多吉老人家入戶走訪(2019年5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錦帥 攝
談起這兩(liang) 項“紀錄”,雙湖縣幹部群眾(zhong) 說,這都離不開梁楠鬱的付出。
雙湖縣群眾(zhong) 常年飽受心髒病、風濕、闌尾炎等疾病折磨。“沒有健康哪有小康?”為(wei) 了提升雙湖縣醫療實力,梁楠鬱協調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捐贈資金購置呼吸機、腹腔鏡等醫療設備,選派30餘(yu) 名雙湖縣醫生到其他省市醫院接受培訓學習(xi) ……如今,雙湖縣已經能自主開展闌尾切除等手術。
當地教學質量不高,重點高中升學率較低。為(wei) 了激勵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梁楠鬱協調成立“雙湖中國石油教育基金”,主導製定了教育激勵政策。同時,梁楠鬱還提出將成績相對優(you) 秀的學生選送到拉薩和北京上學。如今,雙湖縣已有60多名學生到拉薩、北京上學。
由於(yu) 出色的援藏工作,梁楠鬱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ge) 人”“最美支邊人物”“央企楷模”等榮譽稱號。
援藏6年,梁楠鬱蒼老了許多,消瘦了許多,也變黑了許多。“援藏是犧牲、是奉獻,也是錘煉、是財富。因為(wei) 援藏,人生更加精彩。”他感慨地說。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隨著高海拔生態搬遷,雙湖縣群眾(zhong) 在海拔更低、環境更好的山南市森布日安置點開啟新生活。梁楠鬱的心始終牽掛著那片雪域高原和那裏的藏族同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近7000名援藏幹部人才助力西藏發展
近日,來自中央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和17個省市的2114名第十批援藏幹部人才進藏,接力第九批援藏幹部人才,開始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詳細] -
藏北高原牧民追憶西藏申紮縣援藏幹部王軍強
“為了解決我們申紮縣極高海拔牧民的吃菜問題,今年年初,王軍強常務副縣長對接協調了外地部門、公司,引進了黑土豆。[詳細] -
三年援藏不悔“藏藍”青春
“楊林,你們在317國道執勤嗎,現在昌都疫情怎樣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