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海外版:日常生活中多了“綠色”選擇

發布時間:2022-08-16 16:5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題:可循環包裝箱、智能垃圾分類、線上電子簽約——

  日常生活中多了“綠色”選擇

  隨著綠色生活理念愈加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生活“小事”悄然發生著變化。技術創新與(yu) 觀念更新,讓更多綠色方案走進了日常細節。比如能循環利用的快遞包裝箱、更智能的垃圾分類方式、可線上簽約的電子合同……綠色低碳的日常之“用”,正帶來經濟效益與(yu) 社會(hui) 效益的雙豐(feng) 收。

  可循環包裝箱:

  打包便捷又環保

  張鵬程在一家經營攝影器材類產(chan) 品的企業(ye) 做電商運營主管。如何保證用戶從(cong) 網上購買(mai) 的相機鏡頭不會(hui) 在快遞運輸途中受損,曾是一個(ge) 讓他發愁的問題。

  “鏡頭特別怕摔,所以包裝起來很麻煩。不僅(jin) 要在箱子裏放很多泡沫塑料,還得在外層紙箱上一圈圈纏滿膠帶,防止箱子被雨淋濕或者出現破損。”張鵬程告訴記者,有時候箱子被纏了太多層,用戶收到貨時又會(hui) 抱怨“拆包裝太費勁”。“在打包的問題上,我們(men) 一直想找一個(ge) 安全、方便又更加環保的新方法。”

  隨著電商業(ye) 快速發展,快遞過度包裝問題頗受關(guan) 注。近兩(liang) 年,相關(guan) 政策接連出台,引導快遞包裝實現綠色轉型。

  2020年,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推進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並明確到2025年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wan) 個(ge) 的目標。2021年3月12日起施行的《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提出,“鼓勵寄遞企業(ye) 建立可循環包裝物信息係統”“擴大可循環包裝物的應用範圍”。

  在政策鼓勵下,多家寄遞企業(ye) 加快了綠色包裝的研發和推廣進度。

  去年底,張鵬程的公司就用上了一款由順豐(feng) 集團子公司順啟和科技研發的可循環包裝箱“豐(feng) 多寶π—BOX”。

  這種外觀白灰色的塑料箱,有大小不同的尺寸,平時可折疊起來存放。需要用時,隻需10秒鍾即可完成折疊、封箱。“這個(ge) 箱子自帶魔術貼和封箱鎖扣,不需要我們(men) 再拿膠帶粘貼,減少了打包過程中的人力成本,避免了包裝浪費。”張鵬程滿意地說。

  為(wei) 了能多次重複使用,可循環包裝箱需要提高箱體(ti) 性能。

  “不同於(yu) 傳(chuan) 統的紙箱,可循環包裝箱采用了環保PP材質(聚丙烯)。這種材質在柔韌性、抗衝(chong) 擊性、耐用性等方麵,都具備更良好的性能。”順啟和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銷售部負責人肖雲(yun) 告訴記者,經多次模擬實驗及實地測試顯示,新型可循環包裝箱的抗戳穿、抗衝(chong) 擊性能比紙質包裝提升了2倍以上,同時循環箱自身材質防潮、防水,可用於(yu) 多種郵寄遞送場景。

  “去年7月,豐(feng) 多寶π—BOX投入市場,一年來已覆蓋全國170餘(yu) 個(ge) 城市,截至8月初,累計循環使用1500萬(wan) 餘(yu) 次。”肖雲(yun) 告訴記者,目前,可循環包裝箱的合作模式主要以行業(ye) 客戶為(wei) 主,包括工業(ye) 製造、快消零售、服裝、生鮮、醫療等,覆蓋了線上電商及線下門店的寄遞場景。

  那麽(me)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怎樣保證可循環包裝順利實現“投放—回收—再循環”的全流程呢?

  據肖雲(yun) 介紹,在寄件端,由順豐(feng) 速運主動為(wei) 商家提供可循環包裝;在收件端,客戶簽收商品後,再由快遞員回收該包裝。如果不是當麵派送,快遞員會(hui) 提前和用戶預約回收時間,之後再上門回收。“大部分客戶在了解可循環包裝箱的概念和環保價(jia) 值後,都會(hui) 表示理解和支持,並配合回收。”為(wei) 推進回收工作,順豐(feng) 速運還專(zhuan) 門為(wei) 快遞員提供了相應的補貼。快遞員每成功回收一個(ge) 可循環包裝,都可獲得一定的激勵金。

  “根據對用戶的調研結果,‘包裝的清潔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使用感受。為(wei) 此,我們(men) 已逐步加大循環箱的清潔力度。”肖雲(yun) 介紹,快遞網點會(hui) 對可循環包裝箱進行初步消毒,清除麵單及膠紙等。如果箱子有嚴(yan) 重髒汙,則會(hui) 被運到專(zhuan) 用清洗中心進行二次消毒,並對不同的箱子采取不同的清洗工藝,做到外觀整潔、無汙漬後,再發放給網點繼續使用。

  目前,可循環包裝箱帶來的綠色收益已初步顯現。今年,豐(feng) 多寶π—BOX可循環包裝箱的累計循環次數預計超過2000萬(wan) 次,將減少1.39萬(wan) 噸二氧化碳排放量。肖雲(yun) 表示:“推廣可循環包裝箱是物流行業(ye) 綠色轉型的重要實踐之一,我們(men) 希望能通過每一次循環包裝箱的寄遞,為(wei) ‘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一分力量。”

  智能垃圾分類:

  低碳行為(wei) 兌(dui) 換福利

  眼看又到了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時間段,家住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盈豐(feng) 街道江南麗(li) 錦小區的王先生,收拾好家中垃圾,準備下樓。

  王先生來到小區裏的垃圾分類回收驛站,將一袋易腐垃圾和一袋啤酒瓶先後放到驛站的智能秤上,然後將手機上的二維碼對準掃描區,隨著“滴”的一聲,智能稱量設備自動對投放物品進行拍照、稱重和分類質量評價(jia) 。一放、一掃、一投,此次垃圾分類投放的積分便已計入他的“智能賬戶”。接著,王先生走進小區外的一家小超市,用“智能賬戶”內(nei) 的積分,兌(dui) 換了洗衣液、牙膏等生活用品。

  “現在垃圾分類比以前智能多了,我們(men) 居民分好類,就能攢積分。賬戶裏的積分,到門口超市買(mai) 東(dong) 西就可以用,方便又實惠。”王先生說。

  在杭州市蕭山區,垃圾分類投放點的名字各異,有的叫垃圾分類回收驛站,有的叫“城和街·碳家園”分類驛站,還有的叫“蕭鈴鐺”回收點……但都是通過智慧化設備,實現垃圾分類“智能賬戶”的精準計量和溯源。

  蕭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固廢科負責人樓曉峰告訴記者,蕭山區在每個(ge) 垃圾分類投放點都配置了智能化的垃圾分類設備,設備內(nei) 嵌了掃碼、拍照、稱重、數據傳(chuan) 輸、質量評價(jia) 等功能,為(wei) 居民垃圾分類的精準計量提供了硬件保障。同時,蕭山為(wei) 每戶居民配備了專(zhuan) 屬的垃圾分類“智能賬戶”,主要以“一戶一碼”(即一戶居民一個(ge) 二維碼)的形式呈現,居民參與(yu) 垃圾分類時,在設備掃描區域出示該二維碼,即可實時記錄此次分類的數據信息,並轉換為(wei) “碳積分”計入“智能賬戶”。

  例如,為(wei) 鼓勵節約糧食、積極參與(yu) 垃圾分類,回收易腐垃圾按次計分,一次可計20分;其他再生資源按市場價(jia) 賦分,夏天居民家裏飲料瓶較多,像啤酒瓶1公斤可計10分。在超市購物時,每100個(ge) 積分可以抵扣1元,購買(mai) 任何物品都可折算使用。

  在垃圾分類投放點內(nei) ,還設有全天候的數字感知係統進行智能監控,係統通過自動感知、溫馨提示,對不規範投放或未按時間投放的居民進行語音提醒,不僅(jin) 減輕了人力投入,還能更靈敏、更直觀。樓曉峰說,目前,這種對垃圾分類處理全生命周期進行數字化監管的創新方式,已覆蓋全區55萬(wan) 餘(yu) 戶居民。因為(wei) 智能、低碳且有福利,受到老百姓的喜愛。

  當前,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和低碳節能意識已經貫穿垃圾分類的全流程。城市垃圾經過多重處理,還能形成“垃圾—資源—產(chan) 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再次回到人們(men) 的生活中。上海強豐(feng) 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負責人吳連強表示,目前,公司將無害化處理的濕垃圾加工製成生物菌肥,供養(yang) 殖蚯蚓或用於(yu) 種植無公害瓜果、蔬菜、農(nong) 作物,實現了變廢為(wei) 寶、循環利用。

  記者了解到,除了日常生活垃圾,在舊衣物回收、家電回收、建築垃圾清運等領域,智能化的解決(jue) 方案也提供了便捷又綠色的選擇。

  “家裏的舊衣服沒地方放,最近看到樓下多了個(ge) 回收箱,今天就拿過來回收處理。”近日,家住廣東(dong) 省廣州市白雲(yun) 區棠景街棠溪村的羅先生,在一個(ge) 藍色的AI智能舊衣回收箱前,通過AI智能稱重,將一袋1.9公斤的舊衣服成功投進回收箱裏,並獲得助力碳減排的電子證書(shu) 。首次體(ti) 驗後,羅先生非常滿意:“整個(ge) 過程比較簡單,不到一分鍾就搞定了,方便又環保!”

  據了解,這種舊衣回收箱由廣州市白雲(yun) 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監製鷗燕回收聯合支付寶推出。回收箱使用的材質可防水、防鏽,不需要插電,也不需要日常人工維護。

  鷗燕運營負責人鄒敏燕介紹,回收箱設置以來,回收到的種類包括居民日常穿著的衣服、帽子、鞋子和手袋等。每回收一張訂單,企業(ye) 會(hui) 按每單2元人民幣現金捐贈到支付寶公益項目中,在一定程度上為(wei) 居民解決(jue) 了舊衣處理難題。

  “我們(men) 已經在廣州市鋪設了近4000個(ge) AI智能舊衣回收箱,月回收量在600噸左右。”鄒敏燕表示,未來還將在廣東(dong) 省內(nei) 大量設置回收箱,計劃今年內(nei) 投放3萬(wan) 個(ge) 。市民在社交平台上搜索“鷗燕舊衣服回收”小程序,就能找到離自己最近的回收箱。

  線上電子簽約:

  應用廣泛高效安全

  或許很多人未曾注意,平常簽署使用的各類合同、票據,會(hui) 消耗大量紙張。如果以電子合同替代紙質合同,不僅(jin) 能減少紙質合同製作、保管等環節產(chan) 生的能耗,還將使簽署過程更為(wei) 便捷高效。

  “電子勞動合同簽訂起來很方便,以後還可以隨時可以查看,很不錯。”8月2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陳政禹通過“豫雲(yun) 簽”電子勞動合同服務平台,與(yu) 汝州市牧原農(nong) 牧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電子勞動合同。今年6月,河南省人社廳開展電子勞動合同試點工作,試點範圍包括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鶴壁、濮陽、漯河、南陽等地。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社廳也在大力推廣電子勞動合同,規範統一勞動合同文本,實現電子勞動合同“遠程辦”“就近辦”“掌上簽”。截至6月初,寧夏線上簽訂電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10.6萬(wan) 家,占用人單位總數84.8%;線下簽訂紙質勞動合同用人單位1.9萬(wan) 家,占用人單位總數15.2%。

  不僅(jin) 是電子勞動合同,如今,電子簽約還廣泛應用在金融、物流運輸、房地產(chan) 、教育以及疫情防控等領域。

  8月2日,江蘇省南京市民杭女士拿到了新購買(mai) 房子的不動產(chan) 證,這是南京市首例商品房電子合同交易取得的不動產(chan) 證書(shu) 。今年6月,為(wei) 保障房屋交易安全,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chan) 局對“南京市商品房買(mai) 賣合同網簽係統”實施了升級改造,增加了電子簽名簽章功能,並啟用商品房買(mai) 賣合同電子簽約服務,實現了遠程簽約、網簽備案不見麵。

  今年“五一”假期結束後,四川師範大學依靠電子簽約技術,在24小時內(nei) 就完成了全校3.2萬(wan) 師生的健康申報工作。

  “要保證疫情‘不進校門’,首先得高效收集全體(ti) 師生的健康情況,這對我們(men) 是一個(ge) 挑戰。”四川師範大學網絡與(yu) 信息化管理處副處長何誌龍告訴記者,過去,師生健康情況申報一般采取紙質簽署的方式。“學校下發健康申報表,師生手動填寫(xie) ,但是數據采集慢、易出錯,管理審批效率也比較低,極耗費人力。而且,學校的疫情防控情況是隨時變化的,我們(men) 希望健康申報表能夠收集師生健康狀況、旅居史等多項數據,並且可以實時查看申報進度,而這些是傳(chuan) 統申報模式無法實現的。”

  為(wei) 應對師生集中返校的緊急任務,四川師範大學與(yu) 騰訊電子簽合作,通過數字化的防疫解決(jue) 方案,助力師生返校申報。

  “去年騰訊電子簽小程序在微信上線,主要為(wei) 企業(ye) 和個(ge) 人用戶提供電子合同簽約及相應的證據保全服務。在接到四川師範大學的疫情防控需求後,我們(men) 為(wei) 全校師生們(men) 生成了返校專(zhuan) 屬防疫簽署模板和防疫碼。”騰訊電子簽業(ye) 務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信息收集端,師生掃碼後即可快速填寫(xie) 信息;在學校管理側(ce) ,後台可實時查看申報進度和結果明細。從(cong) 班級管理員、到院係領導、再到學校領導,不同層級各有清晰的管理邊界和數據權限,保障了數據安全。

  此外,電子簽的實名認證能力保證了填報者的身份真實。騰訊電子簽業(ye) 務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目前基於(yu) 騰訊電子簽所簽署的所有合同和文件都直接存證到‘至信鏈’,底層采用國產(chan) 自主可控的長安鏈。實名認證和區塊鏈存證能力可以有效幫校方規避簽署方式不正規、提交數據不真實等潛在風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