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農(nong) 行定結陳塘支行正式開業(ye) 。
農(nong) 行日喀則分行在臨(lin) 街網點設立“農(nong) 情暖域——愛心驛站”,為(wei) 戶外勞動者提供便民服務。
日喀則是地球第三極的核心地區,是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日喀則走過了非凡曆程,迎來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hui) 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le) 業(ye) 、生態保持良好、邊防持續鞏固的大好局麵。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dong) 風,農(nong) 行日喀則分行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貫徹落實區市黨(dang) 委、政府和總分行黨(dang) 委的決(jue) 策部署,堅持以黨(dang) 建為(wei) 引領,在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服務實體(ti) 經濟、加強普惠民生、助力民生發展、踐行金融戍邊等方麵充分展示了金融國家隊和主力軍(jun) 的責任擔當。
這十年,農(nong) 行日喀則分行各項貸款餘(yu) 額從(cong) 19.92億(yi) 元增加到199.2億(yi) 元,增長了9倍。
黨(dang) 建引領,持之以恒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農(nong) 行日喀則分行旗幟鮮明地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黨(dang) 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決(jue) 捍衛“兩(liang) 個(ge) 確立”,堅定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這十年,農(nong) 行日喀則分行將學思踐悟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作為(wei) 築牢思想之基、把穩行動之舵的重中之重,完善“第一議題”和黨(dang) 委理論學習(xi) 中心組製度,堅持“個(ge) 人自學+集中學習(xi) +專(zhuan) 家輔導+研學探討”,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切實發揮黨(dang) 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健全完善“三重一大”決(jue) 策事項範圍和黨(dang) 委會(hui) 議事規則,深化黨(dang) 內(nei) 民主生活會(hui) ,砥礪奮進,把總分行決(jue) 策部署作為(wei) 日喀則分行提高政治執行力、忠誠度和推進工作的重要方法。不斷夯實基層黨(dang) 組織執政之基,立足長遠發展優(you) 化黨(dang) 支部設置,推動“三會(hui) 一課”“主題黨(dang) 日”常態化、製度化、規範化,進一步規範黨(dang) 內(nei) 政治生活,全麵消除黨(dang) 員空白網點,促進基層黨(dang) 的建設提質增效。
城鄉(xiang) 貫通,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金融力量
“老百姓蓋起了新樓房、開起了養(yang) 殖場、辦起了合作社、買(mai) 了小汽車……他們(men) 用農(nong) 業(ye) 銀行貸款資金,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從(cong) 根本上改變了生活狀況。”甲措雄鄉(xiang) 塔傑村村委會(hui) 主任尼瑪頓珠自豪地講述著這十年的變化。十年來,農(nong) 行日喀則分行牢記服務“三農(nong) ”的初心和使命,圓滿助力打贏全市脫貧攻堅戰,奮力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不斷書(shu) 寫(xie) 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篇章。依托“鑽、金、銀、銅”四卡貸款證,全力滿足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和經營融資需求,農(nong) 牧戶貸款餘(yu) 額近百億(yi) 元。
年楚河畔、青稞飄香、富饒廣闊,地處喜馬拉雅北麓的江孜縣被譽為(wei) “西藏糧倉(cang) ”。在江孜縣的格藏青稞食品公司,小索頓講述著他的創業(ye) 故事。從(cong) 家庭作坊式加工廠到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從(cong) 單純的青稞加工到綠色食品品牌打造,他憑著頑強的拚搏精神,創造了屬於(yu) 自己的一番事業(ye) 。他的成功離不開農(nong) 業(ye) 銀行的金融支持,從(cong) 2000元的農(nong) 戶小額貸款,到2000萬(wan) 元授信額度的生產(chan) 經營貸款,十餘(yu) 年,農(nong) 行江孜縣支行持之以恒地為(wei) 格藏青稞食品公司提供融資服務,一路支持公司成長、壯大、變強。
這十年,該行依托豐(feng) 富的貸款產(chan) 品助力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精準對接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ti) ,紮實做好培育和發展工作。持續加大糧食安全、農(nong) 村基礎設施建設、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力度。目前,該行糧食安全領域貸款餘(yu) 額達55.6億(yi) 元、鄉(xiang) 村建設行動貸款餘(yu) 額18.96億(yi) 元、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貸款餘(yu) 額3.84億(yi) 元。告別十年前手工發放貸款的時代,該行全麵推廣“線上+‘惠農(nong) e貸’”作業(ye) 模式。不斷豐(feng) 富鄉(xiang) 村信貸產(chan) 品,率先落地“農(nong) 機具購置貸”“鄉(xiang) 村振興(xing) ·固邊貸”等金融產(chan) 品,有力提升貸款額度,積極滿足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不斷增長的生活需求。紮實開展“三資”賬戶推廣,著力實現鄉(xiang) 村治理數字化和信息化。
穩企利民,助力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十年,農(nong) 行日喀則分行緊扣地方經濟發展脈搏,始終把服務實體(ti) 經濟、服務人民群眾(zhong) 作為(wei) 出發點,堅持惠民利民普惠銀行建設,保通金融服務血脈,為(wei) 全市經濟發展貢獻農(nong) 行力量。緊密對接國家、自治區、日喀則市“十四五”規劃和各類重點項目,加強與(yu) 重大項目牽頭部門及“兩(liang) 大園區”“三大集團”“三大口岸”等的溝通,重點支持全市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民營小微企業(ye) 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發展,著力抓好交通、電源、電網、軍(jun) 民融合等重點項目建設。圍繞低碳、環保、節能、降耗等領域的融資需求,充分踐行農(nong) 業(ye) 銀行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使命擔當。目前,該行各類重點項目貸款餘(yu) 額達29.6億(yi) 元,較10年前的2.5億(yi) 元增長了10倍,為(wei) 支持地方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血液”。
圍繞“六穩”“六保”工作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guan) 於(yu) 減費讓利和助企紓困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加大民營和小微企業(ye) 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小微企業(ye) 首貸戶、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助力民營和小微企業(ye) 穩步發展。設立“普惠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中心”,與(yu) 市工商聯、科技局等開展了多次融資對接活動,搭建起金融惠企“連心橋”。牢固樹立“普惠金融”理念,著力推進服務渠道建設。製定出台走訪機製,助力不同行業(ye) 、不同規模的各類市場主體(ti) ,拓寬融資渠道,實現穩健經營發展。強化科技賦能,相繼推出“賬戶e貸”“資產(chan) e貸”“快捷貸”等不同融資產(chan) 品,以數字化轉型推動普惠金融發展。
數字化轉型,助力智慧日喀則建設
這十年,農(nong) 行日喀則分行加快數字化轉型,成體(ti) 係開展智慧場景建設,推動智慧係列產(chan) 品融入全市各行各業(ye) 。該行從(cong) 十年前初步探索金融科技,緊跟農(nong) 總行“再造一個(ge) 農(nong) 業(ye) 銀行”的發展理念,如今數字化轉型取得豐(feng) 碩成果,為(wei) 全市智慧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智慧醫院架起了人民看病就醫的“快車道”,智慧廣電為(wei) 廣大數字電視用戶提供了更加安全、優(you) 質、高效的“廣電+金融”服務,智慧停車讓更多的客戶享受到“快人一步”的貼心服務,掌上銀行成為(wei) 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nong) ”的橋頭堡、試驗田,智慧農(nong) 保、“惠農(nong) e貸”等產(chan) 品則打通了農(nong) 牧區線上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裏”……
金融戍邊,一座座金融界碑拔地而起
“老百姓在哪裏,我們(men) 的服務就送到哪裏;國境線在哪裏,我們(men) 的金融界碑就樹到哪裏。”2021年7月30日,農(nong) 行定結陳塘支行在朋曲河畔正式開業(ye) ,該支行是西藏與(yu) 相鄰國家距離最近的全功能金融網點,承擔著滿足陳塘鎮6個(ge) 村、500多戶、2600多人的綜合金融服務需求的職責。
“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這十年,農(nong) 行日喀則分行錨定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站在強邊穩邊的戰略高度,持續做好金融戍邊工作。依托流動金融服務車、便攜式服務設備,推出“濃情暖邊關(guan) 愛心小屋”建設等一係列活動,常態化將流動金融服務送到邊境一線。加強邊境地區網點建設,在設立陳塘支行後,持續推進定日曲當支行建設,轄內(nei) 邊境網點達45個(ge) ,有力保障了邊民的日常金融服務需求,進一步增強邊境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積極履行社會(hui) 責任,有條不紊推進亞(ya) 東(dong) 縣如丙崗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金融戍邊示範村”建設,以點帶麵助力邊境鄉(xiang) 村建設。
“農(nong) 業(ye) 銀行發放的每一筆貸款都是一份對幸福生活的希望,是紮西家裏新買(mai) 的汽車,是多傑家裏新修的房子,是卓嘎家裏的旅館和拉姆家裏的養(yang) 殖場,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都回來了……”邊境鄉(xiang) 村發展越來越好,邊境設施越來越全,邊民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他們(men) 也更願意紮根邊境了。該行著力加大邊境縣信貸投放力度,持續推進“惠農(nong) e貸”“鄉(xiang) 村振興(xing) ·固邊貸”等特色產(chan) 品,有力滿足邊民的融資需求。9個(ge) 邊境縣農(nong) 戶個(ge) 人貸款餘(yu) 額達29.3億(yi) 元,其中,“鄉(xiang) 村振興(xing) ·固邊貸”餘(yu) 額達18.4億(yi) 元。
人民至上,提升老百姓金融服務獲得感、滿足感
一間溫馨的小屋、一套便民服務設施承載了農(nong) 業(ye) 銀行對戶外勞動者深切的關(guan) 懷,這是農(nong) 業(ye) 銀行借助臨(lin) 街網點房間打造的“農(nong) 情暖域——愛心驛站”,內(nei) 設桌椅、飲水機、微波爐、醫療箱等設施設備,小小“驛站”卻“五髒俱全”,囊括了戶外勞動者冬季取暖、夏季避暑、臨(lin) 時休息、熱飯飲水等各項生活便民服務。
這十年,農(nong) 行日喀則分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將“客戶至上、始終如一”的服務理念融入血脈,以無我的擔當和高度的自覺,積極踐行社會(hui) 責任,用行勝於(yu) 言的實際行動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堅持為(wei) 民服務的金融底色,開展神秘人檢查、服務品質提升等一係列服務升溫舉(ju) 措,推進全行文明優(you) 質服務。推進營業(ye) 網點精細化管理和智能化改造,著力打造“星級網點”“標杆網點”,全麵提升服務效能和質量。運用科技力量,全轄手工網點成功轉型電子化網點,有效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建成1645個(ge) “三農(nong) ”金融服務點、1673個(ge) 掌上銀行村,讓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金融服務。利用網點遍布城鄉(xiang) 優(you) 勢,改造供戶外勞動者使用的休息室,打造“農(nong) 情暖域”品牌;常態化開展金融服務“六進”活動,延伸服務觸角,最大限度滿足客戶的金融需求。弘揚和踐行老西藏精神,通過“3+2”服務、流動金融服務車、便攜式超櫃等將銀行服務搬到田間地頭、搬進草原帳篷,切實將“金融活水”引到群眾(zhong) 家門口。(圖文均由農(nong) 行日喀則分行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