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與(yu) 尼洋河在此相遇、碰撞、融通,河流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漸成浩大水係,交匯出一幅潤澤生命、綿延不絕的圖景。
如同支流匯合一般,藏、漢、蒙、回、門巴、珞巴等多民族群眾(zhong) 在此相聚,踐行休戚與(yu) 共、榮辱與(yu) 共、生死與(yu) 共、命運與(yu) 共的共同體(ti) 理念,繪就各民族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發展、在發展中進步的美好景象。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林芝市完整準確全麵把握和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厚植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沃土,促進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開創了經濟發展、社會(hui) 進步、民族團結、邊疆安寧的嶄新局麵,譜寫(xie) 了民族地區繁榮發展的輝煌篇章。
大力弘揚民族團結主旋律
漫步在林芝市大街小巷,各民族幹部群眾(zhong) 親(qin) 如一家的場景、“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等宣傳(chuan) 標語隨處可見。社區文化牆上,“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主題版畫色彩豔麗(li) ,讓人耳目一新。畫筆勾勒出的象征著民族團結的格桑花、手拉手跳舞的各族群眾(zhong) 等無不彰顯著各民族群眾(zhong) 的新生活、新圖景、新變化和新景象。
林芝市第二小學的學生尼瑪央宗說:“在學校,我們(men) 不僅(jin) 學習(xi) 漢語,也學習(xi) 藏語,我會(hui) 寫(xie) 漢字,也會(hui) 寫(xie) 藏文。希望我們(men) 的國家越來越富強、我們(men) 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如今,林芝市各級各類學校按照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和增進共同性的方向,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融入辦學治校、教書(shu) 育人全過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林芝市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著力健全完善常態化宣傳(chuan) 教育機製,依托愛國主義(yi) 、民族團結、黨(dang) 風廉政等教育基地,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納入幹部教育、黨(dang) 員教育、國民教育體(ti) 係,每年開展愛國主義(yi) 、新舊西藏對比、網絡答題、主題演講等教育活動,持續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理念深入人心。
努力爭(zheng) 當民族團結排頭兵
察隅縣下察隅鎮夏尼村“90後”僜人姑娘阿珍賽的丈夫是一位甘肅小夥(huo) ,在下察隅鎮人民政府工作。“我們(men) 從(cong) 戀愛到結婚,從(cong) 不在意民族差異。雖然我們(men) 是不同的民族,但對中華民族都有著深深的認同感,更有著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努力奮鬥的共同追求。”阿珍賽笑著說。
阿珍賽不僅(jin) 自己開了一家化妝品店,還充分利用察隅縣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yang) 殖業(ye) 的機會(hui) ,在自家田地裏種上了20多畝(mu) 獼猴桃,在夫妻共同努力下,產(chan) 品遠銷各地。(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林芝市先後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4個(ge) 、模範個(ge) 人6名,自治區級模範集體(ti) 84個(ge) 、模範個(ge) 人146名。林芝市本級累計表彰模範集體(ti) 173個(ge) 、模範個(ge) 人259名,各縣(區)表彰模範集體(ti) 564個(ge) 、模範個(ge) 人897名。巴宜區、朗縣、波密縣、墨脫縣先後被命名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區)”,波密縣紮木中心縣委紅樓被命名“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林芝市命名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13家;各縣(區)命名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57家。
共建共享幸福新生活
在波密縣紮木鎮東(dong) 若村的藏天麻野生撫育基地裏,插在地裏的一排排紅色、黃色、藍色小牌子格外顯眼。肥沃優(you) 良的環境中,一顆顆藏天麻種苗正蓄力生長。
西藏波密高原藏天麻產(chan)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福榮告訴記者,截至目前,項目總投資4300萬(wan) 元,藏天麻種植麵積超過1700畝(mu) ,已發展帶動種植示範點16個(ge) 自然村60餘(yu) 戶,雇傭(yong) 當地農(nong) 牧民4100餘(yu) 人次,帶動當地農(nong) 牧民增收300餘(yu) 萬(wan) 元。
東(dong) 若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仁增成培說:“天麻撫育基地用工會(hui) 提前和我聯係,由我組織村裏的勞動力輪流來基地幹活。像收天麻忙的時候一天多的話用工要到20多人,工資是每人每天200元。”
近年來,林芝市推進特色產(chan) 業(ye) 與(yu) 民族團結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把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大力發展茶葉、天麻、羊肚菌種植、藏豬養(yang) 殖等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著力構建形成“2+3+1”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有效延伸產(chan) 業(ye) 發展鏈條,帶領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有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現在,我們(men) 的日子可是大變樣了,有好房子住,吃穿不愁,看病還有醫保,真的跟做夢一樣。”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林芝市人民群眾(zhong) 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底的不到2855元提高到2021年的1.4萬(wan) 元,增長3.9倍;城鎮登記失業(ye) 率保持在2.5%以內(nei)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保持在95%以上,城鎮零就業(ye) 家庭全部動態清零;學前三年毛入學率、九年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4.81%、96.67%、91.34%;醫療保障能力顯著提升,現有醫療機構82所、衛生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1502人、醫療床位1536張,人民群眾(zhong) 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不管是藏族、漢族還是門巴族、珞巴族,都要互相團結互相幫助,這樣才能共同進步、共同富裕……”這在林芝市已成為(wei) 大家的共識。
篤定前行,奮楫揚帆。承載黨(dang) 和國家的關(guan) 心與(yu) 厚望,凝聚各民族的智慧與(yu) 力量,林芝市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站在了新的曆史起點上。各族兒(er) 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密不可分,匯聚起林芝市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和長治久安,各族人民安居樂(le) 業(ye)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強大力量。林芝市各族兒(er) 女將同心協力、砥礪奮進,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