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阿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綜述:闊步小康路 幸福滿高原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親(qin) 切關(guan) 懷下,在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曆屆地委、行署班子團結帶領全地區各族幹部群眾(zhong) ,攻堅克難、艱苦奮鬥、砥礪奮進,各項事業(ye) 取得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
2021年,阿裏地區生產(chan) 總值完成77.65億(yi) 元,是2012年的2.92倍;地方財政收入由2012年的1.6億(yi) 元增加到2021年的3.76億(yi) 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9620元,是2012年的2.15倍;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959元,是2012年的2.93倍。
產(chan) 業(ye) 、基礎設施齊頭並進:生活質量“節節高”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阿裏地區堅持把發展作為(wei) 基礎和關(guan) 鍵,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全麵鋪開基礎設施建設。10年來,投資530.64億(yi) 元謀劃實施重大項目3867個(ge) ;投資61.35億(yi) 元實施重點能源項目54個(ge) ,實施獅泉河鎮熱電聯產(chan) 、新一輪農(nong) 網升級改造、“三區三州”農(nong) 網升級改造、通大電網等重大工程,阿裏與(yu) 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正式投運,結束了電網孤網運行的曆史;實施水利項目159個(ge) ,完成投資31.46億(yi) 元,建成獅泉河、象泉河流域綜合治理等工程;大力實施農(nong) 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加快構建現代通信體(ti) 係,獅泉河鎮實現5G網絡全覆蓋,行政村4G信號覆蓋率達到100%;統籌推進國省道、國(邊)防公路、“四好農(nong) 村路”、景區景點公路建設,公路通車總裏程達到2.1791萬(wan) 公裏,縣、鄉(xiang) 、村公路通暢率分別達100%、95%、86%。
產(chan) 業(ye) 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阿裏地區堅持把文化旅遊業(ye) 作為(wei) 戰略性主導產(chan) 業(ye) ,加快推進岡(gang) 底斯國際旅遊合作區建設,開發劄達土林、普蘭(lan) 神山聖湖、日土班公湖等旅遊景區景點;投資2890萬(wan) 元建成古象雄文化旅遊精品環線公路;創建國家4A級景區1家、3A級景區6家,繼續打響“藏西秘境·天上阿裏”“遊第三極峽穀、品古象雄文化”旅遊品牌。2021年,全地區累計接待遊客135.9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69億(yi) 元。同時,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nong) 牧業(ye) ,加快噶爾蔬菜、普蘭(lan) 糌粑、劄達蘋果、改則野血犛牛和措勤、日土、革吉絨山羊規模化發展,“一縣一品”產(chan) 業(ye) 布局持續優(you) 化、提質增效,2021年實現總產(chan) 值18.84億(yi) 元,不斷充實群眾(zhong) “錢袋子”。
不斷改善民生:群眾(zhong) 樂(le) 享“惠民果”
走進孔雀河畔的普蘭(lan) 縣仁貢村阿崗組,一排排整齊的白色藏式民居掩映在樹叢(cong) 中,屋頂上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孩童們(men) 正在奔跑嬉鬧。
今年64歲的仁青拉姆,是2018年從(cong) 半山腰搬下來的19戶扶貧搬遷戶之一。“以前我們(men) 一家4口人住的是土坯房,冬天冷颼颼的,門前隻有一條土路,大雪一封山就出不去。”仁青拉姆回憶道,“現在我們(men) 家有13間房子,寬敞明亮又暖和,日子過得可舒心了,真心感謝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阿裏地區始終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wei) 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醫療、教育和住房得到全麵保障。統籌整合資金11億(yi) 元建成30個(ge)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101戶7786人全部搬遷入住新房;積極投入運營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82個(ge) ,帶動7283名建檔立卡群眾(zhong) 實現增收。全地區實現7縣摘帽、139個(ge) 貧困村退出,曆史性消除絕對貧困。
同時,阿裏地區教育事業(ye) 取得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形成了涵蓋學前教育、義(yi) 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ye) 教育在內(nei) 的較為(wei) 完整的現代化教育體(ti) 係。目前,全地區各級各類學校144所,在校生24802人。
十年來,阿裏地區堅持把群眾(zhong) 的身體(ti) 健康放在首位,深入推進健康西藏17個(ge) 專(zhuan) 項行動,積極開展包蟲病、結核病、肝炎、風濕病和婦女“兩(liang) 癌”綜合防治工作,包蟲病患者實現應治盡治,“三個(ge) 一批”救治率100%;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醫聯體(ti) 建設二三級公立醫院全覆蓋。
固邊興(xing) 邊富民:邊疆群眾(zhong) 感黨(dang) 恩
從(cong) 公路上遠眺噶爾縣紮西崗鄉(xiang) 魯瑪村,一排排藍簷白牆的兩(liang) 層民居矗立在草原上,家家戶戶屋頂插著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格外鮮豔。
這都得益於(yu) 魯瑪邊境小康村項目建設。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281.66萬(wan) 元,還配套實施了美化綠化村居環境工程,在村子周邊種植班公柳709棵、小葉青海楊11496棵,極大改善了村居環境。
“感謝黨(dang) 和政府,讓我們(men) 住進這麽(me) 好這麽(me) 大的新房,以後我會(hui) 更加努力,永遠做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報答黨(dang) 和政府的恩情!”站在窗明幾淨、寬敞整潔的新房前,村民嘎瑪拉姆激動地說。
魯瑪村的變化是阿裏地區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的一個(ge) 縮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阿裏地區大力實施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wei) 主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強邊事業(ye) 取得全方位進步和曆史性成就。建成37個(ge) 邊境小康村,投資1.7億(yi) 元實施25個(ge) 邊境村供電項目;邊境鄉(xiang) 鎮、行政村公路通暢率分別為(wei) 90%、88.6%,邊境鄉(xiang) 村通郵率100%、行政村通信率100%。2020年9月底,阿裏地區邊境小康村建設任務已全麵完成,邊境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生態富民工作綜述:從“靠天吃飯”到“守綠成金”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詳細] -
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拉薩市經濟社會發展掃描
十年來,拉薩市全力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 [詳細] -
【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道遠且長行必至 凝魂聚力向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瓊結縣文化事業發展成效顯著
十年以來,瓊結縣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文化文物保護和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等方麵精準發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顯著成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