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候選項目均為(wei) 各發掘資質單位主動申報,經國家文物局審核,最終確定32項參評,其中西藏有一個(ge) 項目參評,即西藏曲水溫江多遺址。“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始創於(yu) 1990年。據介紹,評選活動辦公室將組織投票推薦產(chan) 生20項進入終評。
根據中國文物報此前報道稱,溫江多遺址位於(yu) 西藏拉薩市南偏西約30公裏的曲水縣才納鄉(xiang) 才納村龐古組東(dong) 南,北、東(dong) 、南三麵均為(wei) 山峰,西麵相距約2公裏處為(wei) 拉薩河,為(wei) 扇形衝(chong) 積穀地貌。為(wei) 確認遺址範圍布局、遺跡結構、遺物特征等信息,搞清遺址性質、內(nei) 涵與(yu) 時代,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21年7—10月,在拉薩市文物局、曲水縣文物局、甘丹寺管理委員會(hui) 的配合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an) 學院聯合對遺址開展了首次科學考古調查與(yu) 發掘,取得了重要收獲。
在調查的基礎上,對西南部大塔基址、西部中段龜趺基址進行了發掘,同時在遺址中部現吾香拉康南北兩(liang) 側(ce) 區域布設探溝對地下遺存情況進行了了解。此次發掘共清理房址、石牆基、塔基、灰坑等遺跡18座,初步搞清了遺址的時代和內(nei) 涵;獲取遺物標本700餘(yu) 件,以不同釉色和不帶釉的板瓦、筒瓦、瓦當、方磚、楔形磚等建材類遺物為(wei) 主。帶釉磚瓦數量較大;釉色以白色、綠色、藍色三種顏色為(wei) 主,有少量青色、灰色、紅色;釉質多為(wei) 較堅硬光滑的琉璃質,冰裂紋特征顯著,少量綠釉呈酥粉狀。
綜上可知,溫江多遺址文化堆積較厚,各時期遺跡保存相對較好,地層及遺跡內(nei) 包含遺物十分豐(feng) 富。遺址主體(ti) 遺存屬於(yu) 吐蕃時期,等級高,在文獻記載中有較明確的曆史傳(chuan) 承,考古發掘也獲得了豐(feng) 富的早期建築遺跡與(yu) 遺物。作為(wei) 首次係統調查和發掘的吐蕃高等級遺址,溫江多遺址的各類考古遺存對研究公元8—9世紀吐蕃高等級建築、手工業(ye) 、佛教、對外交流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價(jia) 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