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0日從(cong) 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獲悉,2023年西藏計劃落實青稞播種麵積220萬(wan) 畝(mu) ,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60萬(wan) 畝(mu) ,預期青稞產(chan) 量達到84萬(wan) 噸。其中推廣“喜瑪拉22號”等青稞良種麵積200萬(wan) 畝(mu) 以上,推進“藏青17”等耐寒品種在高海拔區域的試驗示範,確保青稞良種覆蓋率達到93%。
有著約3500年種植曆史的青稞,曆來是西藏播種麵積最大、產(chan) 量占比最高的糧食作物。西藏和平解放後,各地先進種植技術傳(chuan) 入高原,加上農(nong) 田水利設施建設、機械化的逐步普及,西藏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逐漸擺脫了原始狀態,加速向現代化方向邁進。
西藏拉薩市林周縣強嘎村的春耕儀(yi) 式(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張汝鋒 攝
3月中旬,西藏各地陸續迎來春耕季。記者在拉薩市達孜區唐嘎鄉(xiang) 唐嘎村看到,村民們(men) 操作拖拉機犁地,婦女們(men) 跟在後麵撒播青稞良種。“10年前,唐嘎村開始普及拖拉機,節省了大量勞動力。”唐嘎村村民普布旦增介紹,他們(men) 家勞動力多,有人在外開車跑運輸,有人在村裏飼養(yang) 奶牛,2022年家庭收入超過50萬(wan) 元。
近年來,西藏堅持“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充分挖掘糧食增產(chan) 潛力,全麵提升糧食生產(chan) 能力。據統計,2022年西藏落實青稞播種麵積218萬(wan) 畝(mu) ,青稞產(chan) 量達83.23萬(wan) 噸。其中推廣“藏青2000”等青稞良種203.75萬(wan) 畝(mu) ,累計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396萬(wan) 畝(mu) ,青稞良種覆蓋率達到92.1%。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