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強調,要重視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愛國主義(yi) 精神貫穿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全過程,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ge) 青少年的心靈深處。
道德與(yu) 法治課程是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yang) 學生道德修養(yang) 、法治觀念、責任意識的重要學科。其考試命題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符合新時代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價(jia) 值目標,從(cong) 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際和學生現實生活中豐(feng) 富多樣的情境出發,使學生可從(cong) 多個(ge) 角度分析問題、解決(jue) 問題。
西藏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命題緣起與(yu) 演進
考試命題是深化基礎教育評價(jia) 改革、促進提高育人水平的關(guan) 鍵環節,對學校教育教學具有重要引導作用。其緣起及演進都有深厚的社會(hui) 曆史根源。
(一)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命題緣起
考試招生製度是國家基本教育製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健全考試招生製度,就推進考試招生製度改革、探索考試和招生相對分離等內(nei) 容進行完善,初步形成了基本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特色的考試招生體(ti) 係。
按照國家要求,結合西藏實際,西藏先後製定了《西藏自治區深化考試招生製度改革實施方案(試行)》《關(guan) 於(yu) 印發西藏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相關(guan) 文件的通知》《2020年—2023年西藏自治區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規定》等,對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製度建設進行了科學有效的探索。從(cong) 2021年起,初中學考取代中考,全麵實行畢業(ye) 和升學兩(liang) 考合一;初中學考科目涵蓋國家和自治區所設定的全部科目;考核分考試和考查兩(liang) 種。
(二)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命題演進
學業(ye) 水平考試命題工作政策性極強,關(guan) 乎考生切身利益。2019年11月,教育部《關(guan) 於(yu) 加強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指出,考試命題工作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曆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促進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要依據課程標準科學命題,嚴(yan) 格依據義(yi) 務教育課程標準命題。2022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中考命題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推進省級統一命題、確保命題質量,強化試題政治性審查、確保試題正確的政治方向,嚴(yan) 格依據課程標準命題、確保依標命題和教考銜接。
西藏自治區初中學業(ye) 水平道德與(yu) 法治考試命題變化以2020年為(wei) 分界線。2020年之前,命題範圍特點表現為(wei) 《道德與(yu) 法治》(人教版)七年級約占10%、八年級約占20%、九年級約占40%,《思想品德》(西藏人民出版社)約占10%,西藏自治區教育廳編印的“五觀”“兩(liang) 論”約占10%,時事政治約占10%。考試形式為(wei) 開卷筆試。考試題型為(wei) 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主題探究,滿分100分。試題難易比例為(wei) 7:2:1。考試時間90分鍾。2020年至今,命題範圍特點表現為(wei) 《道德與(yu) 法治》(人教版)七年級約占12%、八年級約占26%、九年級約占42%。考試形式為(wei) 閉卷筆試。考試題型為(wei) 單項選擇題(32分左右)、非選擇題(48分左右),滿分80分。試題難易比例為(wei) 7:2:1。考試時間80分鍾。
現階段西藏初中道德與(yu) 法治考試命題存在的問題
目前,西藏初中學業(ye) 水平考試命題工作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應試思維固化、分值和問題的容量不匹配等問題,應予高度重視,針對性地加以解決(jue) 。
(一)命題思維模式化。傳(chuan) 統中考應試命題思維偏重對課本知識的考查,特別是道德與(yu) 法治,考生通過死記硬背、強化題海戰術就能得高分,通過德育滲透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不佳。
(二)命題路徑程序化。傳(chuan) 統中考應試命題側(ce) 重知識儲(chu) 量和技能成熟度測評,理論聯係實際還不突出。如題幹在情境設計和設問上,形式簡單,幹支之間缺乏客觀的、內(nei) 在的聯係,對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ang) 養(yang) 成效果不佳。
(三)命題隊伍不穩定。考試命題工作中,有的學校因擔心影響教學,對命題教師選派不主動、不積極,不願意選派優(you) 秀教師參與(yu) 命題工作。個(ge) 別教師認為(wei) ,封閉入闈命題工作時間長、任務重、壓力大,存在抵觸情緒,參與(yu) 命題的積極性不高。
(四)命題工作不規範。由於(yu) 西藏專(zhuan) 業(ye) 學科命題專(zhuan) 家緊缺,且一線教師課時多、教學任務重,對課程標準研究不深不透,命題依靠經驗,對試卷的難易尺度把握不準確。
西藏初中道德與(yu) 法治考試命題策略
初中道德與(yu) 法治試卷的命題必須結合課程標準、西藏教育工作實際、青少年認知特點等開展,應注重核心知識、主幹知識考查,通過高遠立意、新穎題型、真實情境體(ti) 現命題工作的時代性、規律性、創造性。
(一)創新命題思維模式。命題準備階段,命題人員要深入研究近三年試題題型結構,認真分析簡單、中等、困難題型考查的知識點,不斷進行命題創新,更全麵考查考生綜合能力。考試內(nei) 容設置方麵,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要素化、具體(ti) 化、知識點化,重點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點、概念內(nei) 容的掌握,尤其是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和理論分析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能力;要著力構建德智體(ti) 美勞全麵考查的內(nei) 容體(ti) 係,將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等融入試題的情景創設中,引導學生增強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同。
(二)突破命題路徑依賴。情境化試題已成為(wei) 基於(yu) 道德與(yu) 法治學科核心素養(yang) 評價(jia) 的熱點題型和考試命題方向。在創設試題情境的過程中,應增加探究性試題和開放性試題,貼近生活實際,提升學生用課本知識解決(jue) 課外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實踐活動,學以致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為(wei) 社會(hui) 服務的本領與(yu) 技能。
(三)建強命題教師隊伍。命題前期,教育行政部門與(yu) 學校統籌協調製定命題方案,最大限度減輕命題教師的教學壓力,鼓勵支持一線優(you) 秀教師參與(yu) 考試命題工作。要積極組織開展命題能力培訓,提升教師的命題水平和能力,提高命題的有效性、時效性和創新性。評卷工作結束後,應及時組織召開命題、評卷教師溝通會(hui) ,對命題思路、命題亮點、不足等進行總結。了解學生對道德與(yu) 法治知識點的內(nei) 化程度,反饋指導教學工作,充分發揮考試“指揮棒”作用,促進教師改進教學工作,提升教學質量。
(四)動態更新命題專(zhuan) 家庫。命題及評卷教師專(zhuan) 家庫應由在編在崗優(you) 秀高中教師、初中教師及教研人員組成。初中道德與(yu) 法治學業(ye) 水平考試命題及評卷教師從(cong) 專(zhuan) 家庫中遴選,按照高中思想政治教師1名、初中道德與(yu) 法治教研員1名、初中道德與(yu) 法治教師3名進行配備,其中2位教師應參與(yu) 過近三年道德與(yu) 法治命題或評卷工作。
(五)科學規範命題工作。在新課標的背景下,選拔學生需要考查學生的核心素養(yang) ,特別是道德與(yu) 法治這門課程,跨學科的綜合性、探究性試題,可以更好地考查學生的基本素養(yang) 。規範命題工作要健全命題管理規章製度,明確命題工作責任,嚴(yan) 明工作紀律,強化安全保密工作,要嚴(yan) 格規範命題程序,堅持試題命製人員和審核人員分離,加強試卷政治性、科學性、技術性、程序性審查和學科交叉審查。(作者單位:西藏教育考試院研究中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