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國道之行 從雪山奔向大海|尋找亞洲第一高樹

發布時間: 2023-06-18 08:44:00 來源: 新華網

  6月15日,波密縣林草局工作人員西繞(左)帶領大家穿過原始森林尋找亞(ya) 洲第一高樹。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最近一年多時間裏,巨樹的高度紀錄不斷被刷新:2022年4月,由北京大學牽頭的科研團隊在西藏墨脫縣記錄到一棵高達76.8米的巨樹;2022年5月18日,中國科學院宣布在西藏察隅縣發現了雲(yun) 南黃果冷杉原始森林,其中一株高度達83.2米;2023年5月,由北京大學牽頭的生物多樣性聯合調查隊在西藏波密縣通麥鎮境內(nei) ,發現了一棵高達102.3米的西藏柏木,該發現不僅(jin) 刷新了此前中國最高樹的紀錄,也打破了亞(ya) 洲最高樹紀錄。

  有意思的是,這三次紀錄的刷新地點——墨脫、察隅以及波密,都是西藏林芝市所屬的縣。

  林芝究竟有何“魔力”,能夠孕育出如此眾(zhong) 多的巨樹?最新發現的亞(ya) 洲第一高樹又生長在怎樣的環境中?

  6月15日上午,“國道之行 從(cong) 雪山奔向大海”報道組在波密縣林草局工作人員西繞的帶領下,開啟了尋找亞(ya) 洲第一高樹的旅程。西繞此前已經三次到達過亞(ya) 洲第一高樹所在地,對路線非常熟悉。前一天他提醒我們(men) ,這一路翻山越嶺非常不好走,而且原始森林中螞蟥很多,更有可能遇到蛇。波密縣林草局副局長尼瑪次仁也囑咐我們(men) 要注意安全。因為(wei) 生態保護得好,林芝地區最近幾年野生動物的數量和種類都大幅增加,森林中不僅(jin) 有金錢豹、雲(yun) 豹、猞猁,更出現了雪豹的蹤跡。“熊,尤其是熊,特別多!”尼瑪次仁對我們(men) 說。

  在尼瑪次仁和西繞的提示下,我們(men) 都把自己裹得嚴(yan) 嚴(yan) 實實,還把褲腳全塞進襪子裏,以防螞蟥順著褲腳爬到腿上。

  剛開始的路沒有什麽(me) “驚喜”,就是普通山路,路邊還有一叢(cong) 又一叢(cong) 黃色的野樹莓向我們(men) 招搖,摘下來嚐一嚐,酸酸甜甜的,味道十分可口。

  豈料吃完野樹莓幾分鍾之後,我們(men) 就進入了巨樹的領地:聳入雲(yun) 霄的巨樹以及在其身下肆意生長的藤蔓、灌木、野草把我們(men) 團團圍住,不時還有倒塌的巨木攔住去路。沿著一條被踩出來的林中小徑,我們(men) 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挪動,各種菌類以及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在林中隨處可見,在小徑旁邊,記者甚至見到了一個(ge) 比巴掌還大的靈芝——這密不透風的森林中,藏著多少驚奇啊!

  “到了,到了!”在森林中跌跌撞撞行進了大概1個(ge) 半小時後,在前麵帶路的西繞一聲大喊,記者也緊走幾步,轉過一個(ge) 小彎,前方樹木枝葉空隙處突然出現一根巨大的樹幹,目測5、6個(ge) 人都難以合抱,仰頭望去,在大樹距離地麵約30米處伸出很多枝幹,加上旁邊的樹葉遮掩,望不到頂。此時,一個(ge) 如猿猴般矯捷的身影正順著巨樹上垂下的一根繩索向上攀爬。這是攀樹專(zhuan) 家劉團璽,此前在察隅縣發現的83.2米的雲(yun) 南黃果冷杉就是他和攀樹團隊的夥(huo) 伴們(men) 協助科學家進行測量和生物考察的。

  “我今天主要是兩(liang) 項工作,第一個(ge) 叫做攀樹的先鋒掛繩,就是把兩(liang) 根攀樹的主繩掛到90米左右的一個(ge) 高點;第二件事情是在我的攀登以及下降的過程中,給鍾老師、王孜博士,每隔5米,采集少量的葉片和附生植物,他們(men) 會(hui) 拿回實驗室做一些分析對比。”

  巧了,真是巧了!居然能在這裏遇到國家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庫辰山中心負責人鍾鑫和中科院植物所博士生王孜。而王孜正是此前察隅縣83.2米的雲(yun) 南黃果冷杉發現團隊的主要成員。此時,鍾鑫正在亞(ya) 洲第一高樹後麵十多米的另外一棵巨樹上進行生物調查,那棵樹的高度與(yu) 亞(ya) 洲第一高樹相近,但是狀態更好,更年輕。而王孜博士則在等待劉團璽將攀樹的主繩掛到亞(ya) 洲第一高樹90米左右的位置後,上樹進行生物調查。

  在談到這次生物調查時,王孜博士對記者說,對亞(ya) 洲第一高樹進行測量時有了一些新發現,“目前看,樹頂上有一個(ge) 兩(liang) 米左右的枯梢,如果把枯梢去掉的話,會(hui) 影響整體(ti) 樹高的結論。但它依然是亞(ya) 洲最高的樹,不影響樹高的排名。”

  王孜博士從(cong) 2018年開始就在林芝地區進行高樹的一個(ge) 森林調查,這一次來到通麥鎮對亞(ya) 洲第一高樹的調查已經持續了一個(ge) 多星期。“在這個(ge) 區域內(nei) ,100米上下的樹非常多,很有可能還會(hui) 有一些新發現。”王孜博士透露。

  索朗次仁用他的親(qin) 身經曆證實了王孜博士的推斷。索朗次仁是通麥鎮居民,常年在這片區域中采摘野菜、木耳等山貨,對附近的森林了若指掌。今年5月,就是在他的帶領下,來自北大的科研人員發現了亞(ya) 洲第一高樹。“我感覺和這棵樹差不多高的大樹在附近至少還有幾十棵。”索朗次仁對記者說,這一次王孜博士所在的團隊來到這裏進行科考,也是他帶路過來的。

  “我們(men) 這有那麽(me) 多巨樹的一個(ge) 原因就是生態環境保護得好,僅(jin) 波密縣就有59萬(wan) 公頃的森林,而且絕大部分區域人跡罕至。”波密縣林草局副局長尼瑪次仁對記者說。

  “當地環境多樣,讓高樹能夠生長得比較充分。在整個(ge) 中國來看,具備這種條件,又有這麽(me) 多物種的地方是很少的。”王孜博士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這個(ge) 區域的調查還很不充分,需要一些更紮實嚴(yan) 謹的調查。”

  關(guan) 於(yu) 亞(ya) 洲第一高樹引起的話題仍在持續,或許還有更多驚喜在等待著我們(men) ,讓我們(men) 屏住呼吸,靜待科學工作者的佳音。

  6月15日,中科院植物所博士生王孜在亞(ya) 洲第一高樹旁拍攝一株西藏柏木的小樹苗。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6月15日,攀樹專(zhuan) 家劉團璽在攀爬亞(ya) 洲第一高樹。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6月15日,攀樹專(zhuan) 家劉團璽在攀爬亞(ya) 洲第一高樹。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6月15日,波密縣林草局工作人員西繞(左)帶領大家穿過原始森林尋找亞(ya) 洲第一高樹。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6月15日,波密縣林草局工作人員西繞在路程中被一隻螞蟥咬住手指。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6月15日,在尋找亞(ya) 洲第一高樹的路上發現的靈芝。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6月15日拍攝的亞(ya) 洲第一高樹旁邊的三棵巨樹。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6月15日,攀樹專(zhuan) 家劉團璽在攀爬亞(ya) 洲第一高樹(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6月15日從(cong) 空中俯瞰亞(ya) 洲第一高樹(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6月15日,索朗次仁在查看家鄉(xiang) 的西藏柏木。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6月15日,中科院植物所博士生王孜在亞(ya) 洲第一高樹旁拍攝一株西藏柏木的小樹苗。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6月15日,攀樹專(zhuan) 家劉團璽在攀爬亞(ya) 洲第一高樹前做準備工作。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6月15日,國家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庫辰山中心負責人鍾鑫(下)和助手在攀爬亞(ya) 洲第一高樹附近的高樹,采集數據。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6月15日拍攝的亞(ya) 洲第一高樹生長區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6月15日,攀樹專(zhuan) 家劉團璽在攀爬亞(ya) 洲第一高樹(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6月15日拍攝的亞(ya) 洲第一高樹。新華社記者 邵澤東(dong) 攝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國道之行 從雪山奔向大海|白衣天使來到我家

    6月12日上午10點,廣東珠海市人民醫院第七批援藏醫療隊隊長王振疆、隊員陳冰、王彤旭和年輕的當地醫生尼瑪益西一起帶著醫療設備和藥品,離開西藏米林市人民醫院,驅車前往30多公裏外的吞不絨村為患者進行診療。 [詳細]
  • 國道之行 從雪山奔向大海|今日玉麥,如您所願!

    此前,桑傑曲巴父女三人住的房子是他們自己用石頭壘的,要比這些房子低矮、簡陋得多,一棟房子,既是鄉政府,也是他們的家。 就在桑傑曲巴老人許下心願4年後,2001年,玉麥通往山外的公路修通;2009年,玉麥鄉引溪水修建了一座小型水電站,結束了當地不通電的日子。 [詳細]
  • 國道之行 從雪山奔向大海丨珠峰腳下的鋼琴課

    這裏是距離珠峰最近的小學——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紮西宗鄉完全小學,離珠峰隻有40多公裏。四年級三班的旦增吉宗的手指在琴鍵上跳躍,她在上的鋼琴課是該校16個興趣班之一。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