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譽為(wei) “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裏高原,一群年輕的移民管理警察常年駐守在海拔4810米的西藏邊檢總站阿裏邊境管理支隊塔爾欽邊境派出所,為(wei) 維護邊境地區和諧穩定、保障民眾(zhong) 安居樂(le) 業(ye) 、服務駐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成為(wei) 遊客口口相傳(chuan) 的“奇警”,轄區民眾(zhong) 心裏的“貼心”警官,岡(gang) 仁波齊腳下的“守護者”。
圖為(wei) 民警救治受傷(shang) 民眾(zhong) 。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阿裏邊境管理支隊供圖
遊客口中的“奇警”
岡(gang) 仁波齊,位於(yu) 西藏阿裏普蘭(lan) 縣巴嘎鄉(xiang) ,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派出所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保證轄區人員的安全,經常會(hui) 接到遊客的報警求救。”民警米瑪次仁介紹說。
因轄區經常發生遊客被困事件,2010年8月,派出所成立了“岡(gang) 仁波齊執法巡邏救援隊”,主要負責景區違法犯罪活動的防範打擊以及對在景區遇險受困遊客的援助。
圖為(wei) 民警救助高反遊客。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阿裏邊境管理支隊供圖
2016年4月,岡(gang) 仁波齊一帶大雪紛飛,晚上11時許,派出所接到報警稱,5名遊客駕車被大雪困在巴嘎鄉(xiang) 和革吉縣交界處。接警後,派出所立即派出警力驅車前往營救受困人員。曆經2個(ge) 多小時的路途顛簸,又經過兩(liang) 個(ge) 多小時徒步搜尋。民警們(men) 終於(yu) 找到5名受困人員,並幫助他們(men) 順利脫險。
2019年1月,西藏阿裏地區普蘭(lan) 方向普降大雪,一輛載有7名遊客的小型旅遊車在巴嘎鄉(xiang) 附近因車輛打滑被困,救援隊民警立即趕赴事發地點,為(wei) 旅遊車輛安裝好防滑鏈將其推出被困區域,並將他們(men) 安頓到安全地方休息。
截至目前,救援隊共開展搜救行動900餘(yu) 次,成功救助民眾(zhong) 1500餘(yu) 人次,收到感謝信100餘(yu) 封、錦旗280餘(yu) 麵。
群眾(zhong) 的“貼心”警官
感情是人與(yu) 人溝通交流的基礎,多年來派出所民警和當地民眾(zhong) 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塔爾欽邊境派出所持續實施關(guan) 愛困難兒(er) 童工程,對轄區小學困難兒(er) 童進行全麵排查登記,建立救助關(guan) 愛困難兒(er) 童檔案68份,定期檢查落實情況,確保困難兒(er) 童有人管、有人問、不斷線,實現了轄區困難兒(er) 童無一人失學。
同時,派出所紮實開展民警兼任法治副校長工作,先後選派20餘(yu) 名優(you) 秀民警兼任駐地小學法治副校長,入校進行法治宣傳(chuan) ,積極整治校園及周邊秩序,打造安全、穩定、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
在塔爾欽邊境派出所民警的眼裏,轄區民眾(zhong) 更像自己的家人,民眾(zhong) 的事就是派出所的家事。
塔爾欽鎮地處高海拔地區,每年到播種季節,派出所兩(liang) 個(ge) 溫室大棚裏總是有民警們(men) 忙碌的身影。豐(feng) 收時,民警們(men) 總會(hui) 將一部分白菜、蘿卜、西紅柿、黃瓜等蔬菜分給當地民眾(zhong) 。
圖為(wei) 民警為(wei) 巴嘎鄉(xiang) 小學生科普溫室大棚種植技術。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阿裏邊境管理支隊供圖
促進地方經濟的“助力者”
與(yu) 此同時,派出所始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幫助轄區民眾(zhong) 發展生產(chan) 創造收益。
塔爾欽邊境派出所積極尋求駐地黨(dang) 委政府的支持,充分利用派出所信息化條件,對牧民分批次、有重點地開辦“掃盲夜校”,通過發放書(shu) 籍、播放科教影片、開展遠程教育等方式,讓轄區民眾(zhong) 能更好地革新觀念、學習(xi) 技術。
派出所借助阿裏地區扶貧政策,多次與(yu) 轄區有關(guan) 企業(ye) 進行溝通協調,分別與(yu) 神山礦泉水公司、崗莎村砂石廠、神山旅遊公司等企業(ye) 達成長期合作協議,解決(jue) 了轄區100多名待業(ye) 青年就業(ye) 問題。
圖為(wei) 民警救助落水民眾(zhong) 。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阿裏邊境管理支隊供圖
隨著前往岡(gang) 仁波齊的遊客日益增多,轄區崗莎村村民自發組織為(wei) 遊客提供旅遊轉山運輸服務,以此來增加經濟收入。為(wei) 促進崗莎村犛牛運輸旅遊服務中心發展壯大,帶動更多民眾(zhong) 致富增收,塔爾欽邊境派出所主動與(yu) 崗莎村村委會(hui) 開展座談交流,從(cong) 製度建設入手,不斷強化犛牛運輸旅遊服務中心的組織建設工作,幫助其建立完善組織章程、規範組織程序和財務管理製度,為(wei) 其發展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截至2022年底,崗莎村犛牛運輸旅遊服務中心實現了364戶1266人農(nong) 牧民的規模覆蓋,犛牛2084頭,馬匹889匹,全年創收2000萬(wan) 元人民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