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文旅新探|西藏普蘭:在“神山”腳下聆聽遠古的歌聲

發布時間: 2023-09-08 08:55:00 來源: 新華社

    

  從(cong) 拉薩出發,沿著國道天路進入岡(gang) 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的懷抱,普蘭(lan) 即是叩開“天上阿裏”神奇古文明的第一扇門。


岡(gang) 仁波齊峰和湖水交相輝映(8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曹檳 攝

  伴著阿裏第一高峰納木那尼峰一路前行,岡(gang) 底斯山脈的主峰——“神山”岡(gang) 仁波齊巍峨聳立,支撐起印度教、藏傳(chuan) 佛教、西藏原始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的“世界中心”;不遠處,據稱可以洗淨一切煩惱的甘露“聖湖”瑪旁雍錯波光粼粼,藏野驢、藏羚羊、野犛牛等野生動物在視野範圍內(nei) 閑庭信步。  


瑪旁雍錯水鳥成群(8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聶毅 攝

  普蘭(lan) 縣地處祖國西南邊陲,與(yu) 印度、尼泊爾接壤,從(cong) 古至今都是中、印、尼三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交流的重鎮。從(cong) 岡(gang) 仁波齊流淌而下、綿延千年的孔雀河孕育了象雄文明,科迦藏戲、果爾孜舞、宣舞、“柴魯”席歌、嘎爾舞等文化瑰寶更在這處藏西秘境裏誕生並傳(chuan) 承。  


仁貢村村民正在表演“柴魯”席歌(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聶毅 攝

  初秋的上午陽光正好,孔雀河畔的仁貢村,十餘(yu) 名男女舞者在草場中央“化身”孔雀,模仿孔雀搖頭、抖肩、揮手、叉腰,為(wei) 圍坐的遊客們(men) 表演著曆史悠久的“孔雀飲酒舞”。沒有器樂(le) 伴奏,舞者邊唱邊舞,歌聲與(yu) 舞步時而緩慢、時而歡快,最後男性舞者跪地咬杯、起身飲酒、彎腰放杯一氣嗬成,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仁貢村村民正在表演“孔雀飲酒舞”(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聶毅 攝

  仁貢村距離普蘭(lan) 縣城29公裏,海拔約4200米。33歲的村民益西平措告訴記者:“以前我隻會(hui) 務農(nong) 和放牧,但出於(yu) 興(xing) 趣,會(hui) 在農(nong) 閑時跟村裏的老人學習(xi) ‘孔雀飲酒舞’和敬酒歌‘雅爾鬆吧’等。”如今益西平措在村裏也收了十幾個(ge) 學生。  


仁貢村村民正在表演敬酒歌“雅爾鬆吧”(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曹檳 攝

  55歲的白瑪加布從(cong) 小在家中長輩的耳濡目染下,對普蘭(lan) 民間歌舞以及婚俗等有深入了解,長大後參與(yu) 整理恢複了大量傳(chuan) 統曲譜和舞蹈,他表示現在“全村750多口人都會(hui) 唱會(hui) 跳,傳(chuan) 承不是問題。”


科迦藏戲團正在進行藏戲表演(8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聶毅 攝

  沿孔雀河而下,科迦寺曆經千年風雨依舊無恙。寺內(nei) ,木雕、唐卡、壁畫為(wei) 普蘭(lan) 曆史“留影”;寺外,古老的科迦藏戲傳(chuan) 唱至今。


科迦藏戲團團長達瓦洛珠正在表演藏戲(8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聶毅 攝

  今年40歲的科迦藏戲團團長達瓦洛珠帶領演員在村中心的科迦寺廣場上表演《諾桑法王》選段,獨具特色的唱腔和舞蹈絕活讓人拍案叫絕。

  “科迦藏戲都是一代代傳(chuan) 下來的。目前藏戲隊一共19人,7女12男,最大79歲,最小26歲。”達瓦洛珠說。


赤德村的“仲”舞正在上演(8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曹檳 攝

  在赤德村,流傳(chuan) 於(yu) 此的宮廷禮儀(yi) 舞蹈“仲”舞,距今已有百年曆史,其中一幕是舞者頭頂青稞酒壺給客人敬酒,以體(ti) 現崇高的迎客禮儀(yi) 。在西德村,“果爾孜”舞的“將士們(men) ”身著盔甲、頭戴頭盔、手持劍盾,和著由慢漸快的鼓聲,讚美出征的將士、崇拜保家護國的兵器……


西德村“果爾孜”舞非遺傳(chuan) 承人旦成益西正在表演(8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聶毅 攝

  據了解,普蘭(lan) 目前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項,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3項。2021年至今,文化和旅遊部、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阿裏地區文化局、普蘭(lan) 縣文旅局等部門和單位,陸續為(wei) 普蘭(lan) 文化產(chan) 業(ye) 項目投入扶持資金240餘(yu) 萬(wan) 元。

  “原本衝(chong) 著‘神山’而來,最後卻沉醉在古老的歌聲中不能自拔,這也許是普蘭(lan) 之行最大的驚喜。”來自北京的自駕遊客張遠之說。  


仁貢村村民正在前往表演現場(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聶毅 攝

  赴月踏星河,與(yu) 日逐浮光。2021年以來,普蘭(lan) 全縣共接待遊客50餘(yu) 萬(wan) 人次,旅遊收入5.2億(yi) 元,旅遊從(cong) 業(ye) 人員逐年遞增。

  普蘭(lan) 縣文旅局副局長益西旺堆介紹,接下來將打造特色非遺產(chan) 品,讓廣大非遺傳(chuan) 承人、農(nong) 牧民成為(wei) 旅遊業(ye) 發展的參與(yu) 者、受益者。


被青稞田點綴的西藏普蘭(lan) 縣村莊(8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曹檳 攝

  普蘭(lan) 縣委常委、副縣長張巍表示,將以民俗集中的普蘭(lan) 縣城為(wei) 中心,打造集非遺展示中心、文化展示中心、民俗商業(ye) 街等於(yu) 一體(ti) 的普蘭(lan) 國際旅遊集散中心。“把人氣聚起來、遊客留下來。”

  記者:曹檳、聶毅

  視頻/海報:聶毅

  策劃:王黎

  編輯:王黎、李明輝

  新華社國內(nei) 部、西藏分社聯合製作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阿裏普蘭:歌唱幸福新生活

    陽光灑向岡仁波齊峰,它矗立在高原上,靜靜滋養著腳下的大地和人民。光明日報記者 李曾騤攝  冰河消融,匯入孔雀河穀,千百年來,普蘭縣仁貢村的百姓們跳著孔雀舞,既惟妙惟肖地模仿著孔雀飲水的姿態,更表達對母親河的敬畏。光明日報記者 李曾騤攝  普蘭縣仁貢村村民正在表演孔雀舞孔雀飲酒橋段。 [詳細]
  • 西藏阿裏:在拉昂錯偶遇藏野驢

    拉昂錯位於西藏阿裏地區普蘭縣東北部的霍爾鄉,湖麵海拔4573米。 [詳細]
  • 西藏普蘭縣普蘭鎮多油村:孔雀河畔的綠色名片

    順著巍巍納木那尼山腳一路向著南方前行,幾經盤旋,快到普蘭縣城之際,矗立在孔雀河穀之上的一大片平整坡地映入了眼簾,坡地上潔白的屋舍、綠色的青稞、成片的樹林,還有黃色的油菜花構成了一幅仿佛油畫般的田園美景。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