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正在挑選“森郭服飾”。
製作完成的“森郭服飾”。
森郭,是指古象雄時期的一個(ge) 小部落,主要分布在阿裏地區改則縣麻米鄉(xiang) 和物瑪鄉(xiang) 一帶。這個(ge) 部落的女性服飾別具一格,主要由紅、綠、黑、黃、藍五種顏色製成,色彩絢麗(li) ,被稱為(wei) “森郭服飾”,“森郭部落”將這一服飾代代相傳(chuan) ,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2013年,“森郭服飾”列入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也成為(wei) 改則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之一。傾(qing) 盡全力
傾(qing) 盡全力
開設手工製作工坊
8月的阿裏天高雲(yun) 淡,在藍天白雲(yun) 的映襯下,阿裏地區改則縣努拉老人的工坊內(nei) ,一件件五彩服飾如同彩虹般絢麗(li) 奪目。工坊內(nei) ,努拉老人正在聚精會(hui) 神地縫製手中的布料,經過他的巧手,一件“森郭服飾”的雛形就此產(chan) 生。
努拉今年66歲,自他曾祖父起,家人就開始從(cong) 事“森郭服飾”製作,並將這項非遺技藝一代一代傳(chuan) 承了下來。努拉告訴記者:“從(cong) 父親(qin) 那一輩開始,由於(yu) 外來服飾的流入,藏民族傳(chuan) 統服飾的發展就不如從(cong) 前了,這對‘森郭服飾’的傳(chuan) 承也有很大的影響。”
為(wei) 了將“森郭服飾”發揚光大,繼續傳(chuan) 承製作工藝,2009年,努拉傾(qing) 盡全力,開了一家“森郭服飾”製作工坊。“小時候,父親(qin) 就告訴我,‘森郭服飾’是祖先傳(chuan) 下來的東(dong) 西,不能丟(diu) ,一定要繼續傳(chuan) 承下去。”努拉笑著說,“工坊剛開始,的確在資金、人手、原料上有很大的困難,但後來在政府的幫助下,訂單慢慢多了起來。除了服裝外,我們(men) 還製作了帽子、香囊等40多種產(chan) 品,生意越來越好,現在工坊年銷售額能達到六七十萬(wan) 元。”
傾(qing) 囊相授
手把手培養(yang) 百名傳(chuan) 承者
工坊內(nei) 的服飾顏色豔麗(li) ,如同一個(ge) 巨大的調色盤,將人們(men) 的生活點綴得五彩繽紛。走進工坊,工人們(men) 正在忙碌著,挑原料、調顏色、手工縫製……每道工序都完成得一絲(si) 不苟。努拉滿臉欣慰地告訴記者,從(cong) 2009年開始,每年工坊都會(hui) 招收工人,為(wei) 當地的農(nong) 牧民提供就業(ye) 崗位,讓他們(men) 既能學到一門手藝,又能實現增收致富。“隻要是我會(hui) 的,我都願意毫無保留地傳(chuan) 授給他們(men) 。現在帶過的學徒已經有100多人了,有8名學成出師,開始獨自製作‘森郭服飾’,這是我最驕傲的事情。”努拉笑著說。
環顧工坊四周,那麵“榮譽牆”最引人注目,牆上掛著“扶貧就業(ye) 工坊”“熱心捐資助學,情係宏誌學子”“優(you) 秀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建設者”等錦旗獎章,述說了老人這十餘(yu) 年的堅守與(yu) 擔當。努拉說:“這些年,我總想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做些實事,就和家人一起資助了改則縣的一些困難學生,幫助他們(men) 順利完成學業(ye) ,這也是我應該做的。”
2013年,“森郭服飾”被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努拉也成為(wei) “森郭服飾”製作工藝的傳(chuan) 承人。努拉告訴記者:“自從(cong) 有了名氣後,很多遊客會(hui) 特地來買(mai) ‘森郭服裝’,市場需求逐漸增大。但由於(yu) 服飾是純手工縫製,製作工期較長,現在我們(men) 愁的不是銷售問題,而是做不完那麽(me) 多的產(chan) 品呢!”
傳(chuan) 承創新
傳(chuan) 統元素與(yu) 現代技藝相結合
對於(yu) “森郭服飾”製作工坊的發展現狀,努拉很滿意,但對於(yu) 未來,努拉有著更多的想法。“傳(chuan) 統服飾的發展,必須有創新,還要和現代技藝相結合,加入一些新穎的服裝設計,才能更好地符合當下的潮流,受到大家的喜歡。”努拉告訴記者:“我有5個(ge) 孩子,目前好幾個(ge) 還在讀書(shu) ,我希望他們(men) 以後能回到家鄉(xiang) ,把這門手藝繼續傳(chuan) 承下去。畢竟年輕人有思想、有活力,能在傳(chuan) 承的基礎上創新‘森郭服飾’的製作手藝,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
邊巴瓊吉是努拉的小女兒(er) ,今年以優(you) 異的成績考上了湖南師範大學,她表示,由於(yu) 家裏人都會(hui) 製作“森郭服飾”,她從(cong) 小就對這種服飾有很深的感情。“對我來說,‘森郭服飾’是童年裏最豔麗(li) 的色彩。逢年過節,我都會(hui) 穿上爸媽手工製作的‘森郭服飾’,別的小朋友都特別羨慕我。”邊巴瓊吉笑著說,“每一件‘森郭服飾’都是爸媽精心製作的,一針一線裏包含了他們(men) 對於(yu) 傳(chuan) 統服飾的堅守,也讓我認識到傳(chuan) 承這門手藝的重要性,以後有機會(hui) 我也想成為(wei) 守護‘森郭服飾’的一員。”
看著眼前那一件件色彩明亮的服飾,努拉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就如同他第一次嚐試用針線縫製“森郭服飾”一樣,滿眼的喜悅和驚豔。穿越歲月長廊,光影裏的老人似乎恢複了年輕時的麵容,在父親(qin) 的指導下,耐心地揮動手中的針線,將那一抹抹“色彩”縫製成永恒,帶著曆史的厚重呈現在眾(zhong) 人眼前。“老祖宗的東(dong) 西不能丟(diu) ,我有義(yi) 務傳(chuan) 承下去。”努拉喃喃地說,他伸手撫摸製作台上的“森郭服飾”,這裏不僅(jin) 凝聚著他半生的心血,更凝聚著一家四代人的堅守與(yu) 傳(chuan) 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